“电子雾”威胁人类生育能力
2008-06-26
今参考 2008年6期
近年来全球男性不育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美国的一位名叫詹姆斯·库克的学者指出,除了已知的疾病因素外,电子雾也是威胁人类生育能力的“无形的杀手”。
美国华盛顿技术评定部门的一份报告披露,家用电器和各种电线所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细胞有害,这份报告的结论恰恰与詹姆斯·库克的研究相吻合。库克研究发现,各种电子设备包括空调机、电子计算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激光照排设备及电热毯等,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都有大量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形成了一种电子雾。这种电子雾充斥在空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容易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头痛、失眠、健忘、孕妇流产、胎儿发育不良等症状。詹姆斯·库克特别观察到,受电子雾长期包围的青年男人,其睾丸内生精细胞严重异常,致使精液中精子数量骤减甚至无精;当切断电子雾的影响3个月后就可看到生精细胞发生明显变化,并有精子产生;脱离电子雾影响两年后,其精子的质量达到了正常生儿育女所要求的标准。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一些学者就已经对电子雾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与调查。1984年德国的研究人员对14735名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每周使用录像机、显示器等超过20小时者,身体出现不适者比其他不使用者多出两倍以上,而孕妇出现不良反应率高达92%以上。
詹姆斯·库克近两年专门跟踪观察了27名在荧光屏前工作的孕妇,其中14人发生流产,1人早产,3人生出畸形儿,遭受电子雾危害人数竟达到66%以上。他为此建议人们,在看电视、玩游戏机、听收录机、看录像时都不要距离太近,时间也不宜太长,尤其是孕妇和儿童更应该注意;处于育龄期的青年男女,最好远离有电子雾的工作环境。 (肖祥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