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得有尊严”矫治“丑陋”
2008-06-24张敬伟
张敬伟
2008年4月29日凌晨1时12分,《丑陋的中国人》作者、著名作家柏杨病逝于台湾新店耕莘医院,享年89岁。有人将柏杨比作现代的鲁迅,认为他指出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使得华人世界有了自律自省的精神武器。
柏杨已逝,纪念斯人最好的方式不是给予他身后的哀荣,亦非以宏大的葬礼盖棺。而是铭记其文,传承其思想,继承其独立思考的文风人格。至为要者,吾人亦当三省吾身,扪心自问:今天我还丑陋否?
只要你还随地吐痰,只要你还大声喧哗,只要你还闯红灯,你就依然摆脱不了“脏、乱、吵”的丑陋。而且,按照柏杨先生的阐释,仅仅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脏、乱、吵”,尚属于“酱缸文化”的内向丑陋。随着国人走出国门,这种孳生于内部酱缸的丑陋文化也外溢出国门,在欧陆吐痰,在华尔街骑牛,在自由女神涂鸦,在澳大利亚随地便溺……可见,“脏、乱、吵”的丑陋不但没有消弭,声名还远播世界。
至于柏老夫子所谓的“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的丑陋行为,只要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稍作反省,也屡屡可见丑陋的幽灵弥漫附着于现实生活之中。以“窝里斗”为例,中国最新一期的《竞争力》杂志透露了中国彩电行业从朝阳产业到辉煌不再的主因,就是价格战的“窝里斗”,斗到多败俱伤而集体死亡。而外贸企业为了抢夺外贸市场,也习惯了压低价格的幼稚方式,到头来害了国内同业,利好了外商。“窝里斗”就“不能团结”,“不能团结”就很容易让外人抓住机会各个击破,搞得全盘皆输。再说一个“死不认错”外加“不能团结”的例子。
上周有香港网友发帖揭露内地人在港陋习一事,近日同一香港论坛出现一篇针锋相对的帖子,披露港人在内地陋习。香港人嘲弄内地人小孩子在地铁上小便,内地人反击香港人在内地“包二奶”。两地网民互揭陋习,像泼妇吵架,又像是五十步笑百步。这样吵来吵去,虽都“死不认错”,但掩不住一个事实,内地和香港都存在着陋习。在旁观的老外看来,就成了“中国人丑陋”。
可以说,柏杨是以中国人的如炬法眼,将华人骨髓里的文化劣根性给抽出来,曝晒于阳光之下。
如果说鲁迅通过《阿Q正传》指出国民劣根性的抽象的“精神胜利法”,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则条缕清晰地列出了中国人(华人)具体的丑陋行为。从对中国人(华人)的警醒反照作用看,鲁迅是贫弱时代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大师,柏杨则是现代的华人行为矫正大师。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智者。
柏杨上世纪80年代恨铁不成钢的“丑陋”斥责,使得华人世界有了自律自省的精神武器。可以说,柏杨以《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一书(被称为《丑陋的中国人》续篇,2002年在香港出版,2003年在内地出版),矫正了“丑陋的中国人”。
忆念柏杨,不需要歌功赞德的颂词,也不需要悲恸欲绝的悼词。你、我、他,只要脑髓里带着反省的“问号”,默念着“我今天是否丑陋?”,“我们是否活得有尊严?”,就是对柏杨最好的纪念。
摘自《青年参考》2008年5月6日
编辑/麻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