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振源振法的操作特点及临床应用

2008-06-19付国兵戴晓晖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5期
关键词:痉挛手掌局部

付国兵 戴晓晖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振法的分类,认为根据不同振源进行分类井采用松振法操作,更适宜临床运用。并重点介绍了不同振源振法的操作方法、特点及临床应用。希望籍此让大家对振法有一个新的认识,并提高振法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振法不同振源特点方法应用

振法又称震法、颤法,振颤法,是推拿手法中比较独特的一种操作方法,其解除痉挛、舒筋通络的作用为推拿界所公认,但因为操作方法上的原因,一直未能广泛运用于临床。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中医药大学臧福科教授等创立了“松振法”操作并形成了独特的振腹疗法。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并参考前人的经验将振法的操作方法进行了分类整理,希望能对这一手法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并能指导临床运用。

1振法的分类

临床上根据操作时着力部位的不同将振法分为掌振法和指振法:根据操作时振源的不同分为肩振法、肘振法和腕振法;根据操作时用力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用力振法和松振法。我们认为不同振源所产生的振颤,其振动幅度、频率和作用层次各有特点,更有利于临床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需要灵活选择。

传统振法即用力振法是以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而产生震颤动作,这种操作方法频率较快,一旦操作者容易疲劳,操作时间短,所以很难在临床广泛运用。松振法是以原动肌的不自主痉挛带动附近关节的轻微运动产生振颤,这样的操作方法操作者不易疲劳,操作时间长,更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本文讨论的振法将根据不同振源进行分类,都采用松振法操作。并重点讨论不同振法的操作方法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

2各类振法的操作

2.1肩振法术者取站位,肘关节伸直,以肩部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腕关节快速而小幅度地屈伸运动,使产生的振颤通过手掌或指端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和穴位。肩振操作主要适用于腰背部和下肢等肌肉丰厚处。

2.2腕振法术者取坐位,要求沉肩、垂肘、松腕,以前臂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腕关节快速而较小幅度地屈伸运动,使产生的振颤通过手掌或拇指、食指、中指指端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和穴位。腕振操作主要适用于腹部、肿胀局部和上肢关节。

2.2.1腹部操作:患者仰卧,术者取坐位,手掌置于患者腹部,以劳宫穴对患者神阙穴,掌根对患者关元穴,中指对患者任脉,食指和无名指对患者肾经,拇指和小指置于胃经,操作时可以全掌、掌根、指端交替着力,使产生的振颤持续地作用于以神阙穴为中心的经络穴位。

2.2.2肿胀局部操作:在急性损伤初期,一般认为肿胀局部不适宜手法治疗,特别是施用挤压类手法,会造成局部渗出加重,不利于水肿的吸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在肿胀局部周围以一指禅手法由近到远轻揉操作,给瘀血打一通路,再以手掌或指腹用轻柔温和的腕振法操作于肿胀局部,促进瘀血消散和吸收。

2.2.3抖振操作:术者以手掌扶托住患者的关节远端,在关节活动至极限时,再以前臂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腕关节快速而较大幅度地屈伸运动,使产生的振颤通过手掌持续作用于关节。

2.3肘振法术者取站位,肘关节屈曲,以肘尖点按治疗部位或穴位,以肘部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肘关节快速而较小幅度地屈伸运动,使产生的振颤通过肘尖持续作用于患者治疗部位或穴位。

振法的要领

①振法操作时要求操作者和患者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操作者的思想集中于着力部位,振颤频率要求400~600次每分钟。

②腕振法操作时要求着力部位轻置于操作部位,动作轻柔温和,保持一定的振幅、频率,使振动波向深层渗透和远端传导,不可重力按压。

③肩振法操作时常与按法配合操作,振颤由轻到重,由浅入深,再由深入浅,使治疗局部在振颤的同时形成有规律的起伏。④肘振法操作时要求肘尖与操作部位保持垂直。力量沉稳,力量由轻到重,由浅入深,再由深入浅,使振颤传导至深层。

产生松振法的关键是激发肌肉的不自主痉挛,而这种不自主痉挛的实质是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快速短促的交替收缩和放松,操作的过程是由主动收缩快速转换为不自主痉挛的过程。所以操作时原动肌和拮抗肌越放松,振法操作就越轻松。振颤频率也就越稳定,持续操作时间就越长,临床疗效也越好。

3各类振法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不同的振法所采用的发力部位不同,操作上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临床上根据病性的虚实,病位的深浅选用不同的振法。一般来讲,腕振法偏于补,多用于调理脏腑功能:肘振法偏于通,多用于筋伤治疗:肩振法通补兼施,两者皆可选择应用。

3.1腕振法是振法中作用最广泛的手法,尤以掌振操作最为常用,是臧老所创振腹疗法中的主要手法,其操作幅度小、压力小、刺激量小,通过手法与操作局部的共振传导到深层组织和远端。具有益气健脾、温阳散寒、和中理气、消积导滞、升阳举陷、利湿通淋、调理冲任、交通心肾、宁心安神、消肿散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脘痛、泄泻、便秘、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小便不利、脱肛、月经不调、不孕不育、阳萎早泄、失眠、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

抖振操作为推、按、扳、摇法与腕振法的结合,幅度大,类似于抖法,不局限于在牵引拔伸下操作,使用更加广泛。主要用于上肢关节的功能障碍,具有松解痉挛、舒筋通络的作用,常用于中风后遗症的上肢肌肉痉挛、肩周炎的功能障碍等。

3.2肩振法为按法与振法的结合,其传导距离长,频率相对较慢,幅度大,按压力较大,可直接作用于治疗局部的气血郁积处,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指端操作常用于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各种筋膜炎等;手掌操作常用于腰背部的生理屈度变直或后突。

3.3肘振法为肘点法与振法的结合,幅度较小、按压力大,力量深透,作用层次深,主要作用于肩、背、腰部,具有舒筋活络、解除痉挛、祛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肩背腰腿部深层的软组织炎症、肌肉劳损和陈旧性的损伤或顽麻痹痛等。

现代医学认为,低频振动对人体最为敏感,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反应,从而影响生理功能。振法操作频率400~600次每分钟,属于低频振动。振法产生的振颤可以由操作局部向人体深层组织和远端传导,同时经过医者的诱导,医患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治疗局部产生同频共振,使人体快速进入放松状态,具有解除痉挛,减轻疼痛,调节胃肠蠕动,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安定情绪的作用。

4讨论

振法是一个通补兼施的手法,运用肌肉的自主痉挛产生震颤的“松振法”较传统振法简便、持久、省力。使用手掌、肘尖和指端,其着力部位由大到小:腕振、肩振和肘振操作层次由浅入深,刺激量由轻到重。临床上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根据临床观察点振法较点按法;肘振法较肘点法;抖振法较单纯的推按扳摇手法更能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更能有效地放松肌肉,解除痉挛,松解粘连。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目前,和振动有关的诸如体感振动音乐疗法,物理振动疗法都进行了相关的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并且进入了临床应用,在这一点上我们走在了人家后面。作为传统中医推拿的振法较之物理振动,它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臧福科教授对振腹疗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并把振腹疗法广泛运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及某些伤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整理,让我们对振法进行一次重新的认识和学习。

猜你喜欢

痉挛手掌局部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摊开手掌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考拉吧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乌贼吧
丁学军作品
局部求解也生动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