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银行高管天价薪酬折射所有者缺位

2008-06-10

金融博览 2008年5期
关键词:高薪银监会天价

在近日披露的上市银行2007年年报中,某商业银行董事长以2285万元的年薪,创下了国内银行高管薪酬的新纪录。其他数家商业银行的高管也以动辄数百万元的薪酬,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在金融机构中,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以每天收入18.12万元,年薪高达4616.1万元引起公众一片哗然,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社会争议。

天价薪酬愈演愈烈

从已经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看,某商业银行董事长以2285万元的年薪继续蝉联银行高管收入排行榜的冠军,去年他的年薪还只是995万元。

而在金融机构中,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收入冠军。2007年他的税前收入达到6616万元,这意味着即使包含全年所有的节假日在内,他的日薪也超过了18.12万元。在2006年,马明哲的年薪是1338万元。

从995万元到2285万元,从1338万元到6616万元,金融机构高管天价薪酬现象愈演愈烈。

有银监会人士认为,按照有关规定,银行高管的报酬由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定,只要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批准了高管的报酬,目前并没有外部的监管程序来干预,银监会也没有权力干预银行高管的薪酬。

据有关人士反映,目前银行高管的薪酬并没有与银行的经营业绩相对应,业绩好的银行高管未必拿的是最高的薪酬,而业绩并不怎么好的银行高管反而被授予高薪,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排名靠后,其2007年税后净利润仅为26亿元,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几乎是最少的,甚至低于与其资产规模相当的北京银行(2007年税后净利润33亿元),并且其拨备覆盖率仅为48%,但其高管却拿到了600万元的高薪。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银行高管的天价高薪并非由于银行是垄断行业。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和数以千计的农村信用社,银行业显然不能被称为垄断行业。况且即使在相对垄断的石油行业,其高管的年薪也并非如此之高,比如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2007年的薪酬为91.6万元。

无论是各年度的纵向比较还是各行业的横向比较,银行业高管的薪酬显然在进行“大跃进”。但与银行高管薪酬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普通员工的收入却增长缓慢,尤其是某些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员工,收入甚至比前几年还要低。

所有者缺位是重要原因

“银行高管领高薪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这个高薪是谁授予的,有没有制衡机制。”北京赛诺经典咨询公司总经理曹文博士分析说,“在公司治理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高管自己给自己定高薪就显得很不正常了。”

银监会是否应该对这种天价高薪进行监管?银监会有关人士认为,银监会与国资委不同,国资委可以对央企负责人的薪酬进行管理,因为国资委行使的是国有出资人的权力。正因为有这样的管理制度,央企负责人就没有出现天价高薪现象。

“董事会应该是一种约束力量,但现在银行的董事长也享受到了这种天价高薪,银行的董事也大多有份,因此董事会肯定不会约束这种高薪议案。”曹文认为,“由于银行真正的所有者缺位,股东大会也难以对高管的天价薪酬进行约束,这导致银行高管的薪酬越来越离谱。”

曹文认为,高薪要与高管承担的责任相对应,这种责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责任,高管如果没有尽到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荣誉和职业责任,高薪人士一旦没有作出与自己的高薪相匹配的业绩,职业生涯就会受到影响;三是经济责任,高管如没有完成考核目标,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很多拿高薪的高管被迫辞职,这说明在美国银行家的高薪是与责任对称的,而在中国这种与责任对称的高薪体系目前尚没有形成。(摘自2008年4月8日新华网)

猜你喜欢

高薪银监会天价
噜噜拒绝“高薪”
银监会: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天价足浴盆
同步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