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
2008-06-10张毅周英峰
张 毅 周英峰
控制物价: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
物价关乎民生,民生涉及社会和谐与稳定。物价的持续上涨,不仅可能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关系群众的生活质量。解决这一问题,对于2008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改善人民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6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前所料,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月略有回落,但仍然同比上涨8.3%。第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高出上年同期5.3个百分点。这是最近十几年单季CPI涨幅首次超过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认为,当前我国价格形势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但同时我国财力基础较好,粮食储备比较充裕,主要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控制物价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价格总水平延续了去年的走势,继续高位运行,1月份CPI上涨7.1%,2月份上涨8.7%,3月份上涨8.3%。3月份CPI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是去年12月以来的首次环比下降。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我们面临着国际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价格形势比较严峻,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
李晓超说,2007年CPI对2008年全年翘尾影响3.4个百分点,要达到将今年CPI涨幅控制在4.8%左右的预期目标,新涨价因素就需要控制在1.4个百分点以内。这意味着,今年后9个月CPI同比上涨不能超过4.2%。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产品价格从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开始攀升。工业品出厂价、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都有所扩大,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在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增加企业成本推动了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些都增大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
李晓超说,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行为,当价格处在较高的水平,经济相对来说是比较脆弱的。社会上一旦存在囤积、哄抬物价等现象,将传导不确切信息,使价格产生波动。所以,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把物价降下来。
2007年5月以来,食品因素对价格上涨产生了较大地拉动作用。各级政府因此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的支持力度。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九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最近财政部又增加了252.5亿元财政资金直补农民,支持农业生产。同时,国家还采取措施支持生猪散养,增加生猪的供给。今年第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1917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1284万吨,增长2.3%。
李晓超认为,物价上涨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供求平衡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总量上力求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摘自2008年4月16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