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多维度宣传生态文明

2008-06-06徐孙正

绿色中国 2008年5期
关键词:衢州市新桥文明

徐孙正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的明确指示,这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十三亿人民的心愿。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我们的新闻报道,应该多维度宣传生态文明,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以典型事例 宣传生态文明

什么是生态文明?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狭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市,是浙江省的重要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全市共有林地面积9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9%,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100%。衢州市虽然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不够强,一些地方利用和破坏资源发展经济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记者在深入基层、调查采访中,悟出一个道理:靠空洞的说教,将会事倍功半,无法取得好成效。只有以典型事例去教育、去實施,才会取得好效果。

盛产毛竹的常山县新桥乡经历过从破坏生态搞经济阶段,到保护生态,经济大发展的双赢过程,很有教益。新桥乡用毛竹做腌料造土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几年前全乡有星罗棋布的392个竹料腌塘。当地竹农30%的年收入来自这些腌塘,可腌塘每年产生的污水高达7万多立方米。腌塘放水时,离溪边三百米的地方都臭气熏天,溪里不光鱼虾不见踪影,就连石头都变得焦黄焦黄的。

深受污染痛苦的新桥乡竹农,痛下决心关掉了破坏生态的竹料腌塘,引进了保护生态没有污染,综合利用毛竹资源的13家竹加工企业。与腌塘关停前相比,新桥乡竹农在毛竹上的收入翻了一番多。

毛竹面积扩大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下降,新桥乡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瞄准时机,新桥乡竹农在竹林里开起了农家乐特色游。最近两年“五一”和“十一”黄金周,他们光接待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就达7万多人次,纯收入52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

抓住这一典型事例,我先后采写《一条生态溪带出一串农家乐》、《竹林里开起氧气吧》、《保护生态,竹农收入翻番》等七篇稿子,在全国和省、市等新闻媒体上发表。结果,前来新桥乡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游客日益俱增。

常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生态文明,一方面总结新桥乡的做法,进行推广;另一方全面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域镇、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六大工程,把常山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青山绿水、自然和谐”的“浙江绿源”。

接着,我又深入衢州市各地农村、社区、山区调查采访,从中发现不少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事例。例如:开化县推出生态立县成效显著;衢江区开展生态文明“十个一”活动;柯城区施行生态农家乐;衢州市推行“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发展生态经济;江山市投入大量资金,节能减排,改善水质,确保下游钱塘江水质等等,从中精心筛选这些典型事例中生动的小故事和感人的细节,以专题、录音、访谈、口述、现场新闻、消息、通讯等形式在浙江电台新闻台和其它媒体刊播。由于这些典型事例,看得见、摸得着,具体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刊播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抓舆论监督 促进生态文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舆论监督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新闻工作者担负的一项职责。

三年前,龙游县新的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引进了十多家污染较重的企业,致使塔石溪下游的16个村2万多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农民反映强烈。

当记者接到农民来信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了解。然后,将采访到的事实,写成内参。这篇题为《龙游县16个村庄遭受水污染》,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内参》上刊登后,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并当即作了批示,要求龙游县党政领导尽快解决好农民水污染问题。

坚持正确的导向,进行舆论监督,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同时,也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近年来,我先后写出了《江山市须江水被严重污染》、《溪口镇化工厂噪声扰民》、《戴家村三千村民三年来在灰尘中生活》、《三重困难困扰生态乌溪江》等10多篇舆论监督稿件。这些稿件在浙江电台新闻台和其它一些媒体上刊播后,都引起了相关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收到良好社会效果,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

开展现场直播

推动生态文明

在抓好典型事例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同时,开展现场直播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去年底,浙江电台新闻台“阳光行动”就杜绝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问题,专程来到衢州市,和衢州电台联合进行现场直播,邀请了衢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环保部门负责人到直播室,利用中午黄金时段与市民、农民就生态文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现场对话。

这场直播,衢州市各地电台进行现场转播,有关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收听,并开通热线电话。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市民、农民们纷纷打进热线电话,提意见、建议,气氛十分热烈。

这场直播,在衢州市引起强烈反响。紧接着全市6个县(市、区)纷纷开展宣传生态文明、整治环境污染的一系列活动。有的发放资料,广泛宣传;有的举办活动,进行宣讲;还有的制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讲生态文明、个个讲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开化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424条,总长3522.7公里。2007年11月以来, 县里大力实行“防 、治、造”三位一体生态文明河道的开发与建设,到今年4月,已建成景美、鱼欢、人和的生态清水河道130多公里,全县18个乡镇已有50个村自觉制订了河道管理村规民约,村民自主管护河道长达70公里,境内地表水水质常年保持在一、二类水平,马金溪、池淮溪等五大溪流水资源均能达到饮用水质要求。

柯城区不仅在社区、农村大力推行生态文明,而且在“农家乐”村重点推广建设“空气负离子吸呼区”20个,以进一步发挥生态公益林的功效,提升“农家乐”的发展,为山区生态经济发展创出一条新路子。

为使生态文明卓有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化下大力气,投大资金防治环境污染,发展生态经济,确保钱塘江源头水质。目前已引进和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低排放、抵污染、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和高档特种纸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全市建成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面积120万亩,初步形成了毛竹、名茶、柑桔胡柚、蜂产品、花卉、食用菌、水产品、禽畜等特色主导产业。与此同时,日前又在全市各地农村广泛开展“五整治一提高”工作,整体推进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污染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池塘污染整治和提高农村生态绿化水平。如今,全市已有1933个村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占村庄总数的74.3%;完成705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化治理,占污染总量的85%;建成户用沼气池30667个,40万立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48%;通过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大量的垃圾,污水和畜禽粪便,转化成农民厨房里的燃气和农业无公害生产的有机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与此同时,衢州市还通过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庭院绿化,生态经济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600公里,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9个,202村已达到省、市级绿化示范村标准,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呈现出一派良好的生态文明的形象。

作者单位:浙江人民广播电台

(责编:耿国彪)

猜你喜欢

衢州市新桥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从函数的视角巧证一道竞赛题
新桥擂茶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小蚂蚁过河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