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蓑衣
2008-06-06钱国丹
钱国丹
蓑衣分两类。
一类是休闲的,像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像一幅山水画,很美。可少小时的我却疑惑:蓑衣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莫非是用什么叶子编的?又觉得这“斜风细雨”用得妙,若是风雨再大点,钓者就没那么潇洒了,他完全有可能被风雨裹挟起来,扔进桃花流水里喂他的鳜鱼去了——蓑衣的面积大,像一面兜风的帆。至于《红楼梦》里贾宝玉的那套蓑衣,我说的“套”,是因为它上面配的是可以装卸的斗笠,下面配的是昂贵的棠木雨鞋;而蓑衣本身呢,更是精致轻巧异常,连最会挑剔的林妹妹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一问,原来是北静王送的。这样的极品蓑衣,只能伴着王孙公子雨夜吟诗、伴着小姐太太踏雪寻梅,自然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另一类是农家的蓑衣,是厚重的,是一身水一身泥的。它背负着全家的吃口,背负着生存的重任,也背负着子孙的繁衍和渺茫的希望。大凡三十岁以上的人,对农家蓑衣不会太陌生;五十岁左右上过山下过乡的知青兄弟姐妹们,或多或少地和它们有过牵连和纠葛。蓑衣在农家的地位,仅次于耕牛和犁耙。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耕牛和犁耙都变成集体的了,农民们差不多没有自己的东西,惟有这蓑衣,还忠心耿耿地跟着老主人,永不言弃。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穿农家蓑衣的。首先,你得有个健壮的体魄,像巩汉林这样的小鸡身材,穿上蓑衣恐怕走不动路了;也不是每一个农民都置得起蓑衣的。首先,你得有制作蓑衣的材料,就是那些从棕榈树干上剥下来的“棕衣”。
棕衣,我们家乡叫“棕榈布”,棕毛细长,纵横交叉,经经纬纬的颇像一片片坚韧无比的棕色粗布。等你积攒了足够的棕榈布,积攒好不菲的制作蓑衣的工钱,你就侧着耳朵,捕捉那些走街穿巷的匠人那绵长悠扬的吆喝声:“缝蓑衣来啊!有蓑衣要缝蓑衣要补啊!”
蓑衣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蓑衣披”,颇像古代妇女穿的坎肩儿,圆圆的领口,前开襟,有细细的棕绳可供系牢;下面的叫“蓑衣裙”,很像现代美眉穿的吊带裙,有两条棕绳供吊在肩上。但裙腰很大,随意摆动,方便主人甩开大步走路,攥足力气挑担。蓑衣的缝制比较讲究,下面的棕毛却随意披散着,为的是让雨水迅速坠落。从前的人穿衣服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蓑衣的坚韧足够陪伴主人一辈子。
我的父亲是29岁那年被“打入”农村的,当起了正经的农民,可是他却多年置不起蓑衣。不管是雨水淅沥的春耕,还是淫雨绵绵的秋收,父亲只戴一顶小小的箬笠,一任雨水把他的前胸后背浇得湿透。每每看到父亲落汤鸡般的样子,看到他脱光衣服拼命摩擦身子取暖的时候,我的心总是隐隐作痛,心想,什么时候我们家也能拥有一领自己的蓑衣啊。
也许是天可怜见的,我家的园角里忽然冒出了一棵小小的棕榈树,它才一岁孩子那么高,而且非常羸弱,巴掌大的叶子,薄得透明,软软的棕毛,像个发育不良孩子头上的胎毛,在风中微微飘荡。
我和弟妹们把这棵棕榈当作宝贝,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瞧瞧它有没有长出新叶子;隔三岔五的,我们给它培土,给它施肥。棕榈没有辜负我们,它在努力地成长,第二年,我就从它身上收获两片薄如蝉翼的棕榈衣了。
年复一年,棕榈长成大小伙子了,身上的棕衣又大又结实,我得架着梯子,一年更比一年高地去割棕衣。一片,两片,我的心在幸福地颤动,我真想一口气给父亲割足一件蓑衣来。可每每割下三四片时,父亲就在树下喊:行了行了,再割你可是要它的命了。
父亲挨冻受淋了五六年之后,终于穿上了自己的蓑衣。
我们都非常珍惜这件蓑衣,父亲一把它脱下来,母亲就立即把它挂在墙上,让它沥尽水渍,让它吹吹风;晴天,我們及时地把它弄到太阳下晒晒,省得它发霉腐烂长虫子。我的二弟是队里的放牛娃,有一回他想尝尝蓑衣的滋味,就偷偷地把父亲的蓑衣穿走了。十岁的弟弟穿着父亲的蓑衣很是滑稽,蓑衣披遮住了他的小手,蓑衣裙拖到了他的脚背,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棕褐色的蛾子。这蛾子扑楞扑楞地飞着,把牯牛带到草儿青青的河岸上。
才一会儿,外边就有人尖叫嚷嚷说我弟弟掉到河里去了。我和父亲疯了似的向河边跑去,只见那件蓑衣在波浪里旋转扑腾,幸亏父亲水性好,他跳下水去,把蛾子连同里面的弟弟一块儿救了上来。
看着湿漉漉的却无大碍的弟弟,我说,只听见过飞蛾扑火的,怎么变成飞蛾扑水了呢?弟弟打着喷嚏说:我也不知道,一阵风我就飞起来了。从此,我们知道小孩子在家的时候是不能随便穿蓑衣的,更不能穿大人的蓑衣。
有一次我到一位同学家里去,发现她家墙上一字儿排开四领新旧不一的蓑衣。四领!我被震撼了,发了会愣,才想起她家有一位四十出头的父亲,还有三位二十岁上下的哥哥,全都身强力壮的。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位同学的书包总是最新的,衣服总是最漂亮的,为什么她父亲说话可以像打雷似的。我慢慢悟出,蓑衣是农家的地位和骄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轻俏的塑料薄膜取代了老实本分的蓑衣。塑料雨衣虽然轻便,虽然洋气,但不透气,还粘身,更有一种怪怪的味道。它一磨就破,穿着它们很难劳动的。所以,一些老农还是坚守着自己的蓑衣,像坚守着同甘共苦了一辈子的结发老伴。坚守着,就是一种安全和踏实。
父亲平反后,蓑衣从我们的生活中隐退了,我很久很久没再见它们的风姿了。母亲归西的那天,我在那久不住人的老屋里,发现一领衰老的蓑衣,它的棕毛已经苍白,以往的风采都被磨尽了。我默默地读着它,读出了历史,读出了沧桑。
(责编:胡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