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学领域几个术语的探究

2008-05-19王亚俊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2期
关键词:沙漠化荒漠化定义

摘 要:阐述了正确使用科技术语的重要性。对地理学领域一些常用术语的使用进行了探究,以期引起使用者的关注,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术语。

关键词:科技术语,定义,生态,荒漠化,沙漠化

自然科学的专业术语是本学科领域定义明确的专业用语。它反映了本学科的基本特征及其释义。规范和正确使用学科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国内外学术交流,而且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学科专业术语的完整和成熟,也必然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传播科学知识,必须使用规范的术语,不可“各执一词”,不可任意变通。[1]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人们正确使用专业术语以传承祖国先进的科技、文化。科研工作者和媒体尤其应注重规范科技名词的使用与宣传。下面是地理学领域几个有争议和易用错的术语,笔者试作一辨析,以期引起使用者的关注,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术语。

1.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一词,是由黄秉维院士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的“保护生态平衡”一条中提出的,斯大林著作中讲,环境就是围绕人的自然界,这个对人讲有好也有坏的意思,所以黄院士建议将“平衡”改成“环境”。这是有针对性地将原来的“生态平衡”改成“生态环境”。后来,黄院士认为不妥,立即给有关负责宪法起草的人写信,但没有改正。他说,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包括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这个提法是错误的。现在大多数人用“生态环境”这个词并不包括环境污染,以区别于污染。[2]生态就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据此,笔者认为不应再沿用过去“生态环境”的提法,把生态与环境分开。从严格意义上讲,应当用“环境与生态”或归总为“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一词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在1987年召开的乐山会议上提出的。以后把“生态环境建设”专用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总称。在后来的国际交往中,发现这个名词不能为国外学者所接受,其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国际的共识是应去除或减轻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破坏,应保护、恢复或修复(即部分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而不是人为地“建设”一个生态系统。

事实上,“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在国内已经产生了一些错误的导向。一些地方,不是努力认识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天然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不是着眼于如何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去保护、恢复或修复天然的生态系统,而是热衷于建设大规模的人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资金和劳动力的浪费,更有甚者由于违反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但徒劳无功,反而事与愿违,增加了对自然生态的破环。为此,建议用“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或“环境与生态的保护、修复与改善”来代替“生态环境建设”。

2.“荒漠”与“荒漠化”等词

荒漠(desert)作为一种自然地理景观的名称,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按土壤基质类型,可分为岩漠、砾漠、泥漠、盐漠和沙漠等。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一词是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第一次全球性讨论荒漠化问题的大会上提出的。在1994年6月完成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明确解释了荒漠化的概念:“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3]。在中国分布面积最广、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最深远的荒漠化有两类: 一类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沙漠化土地, 另一类是南方岩溶区的石漠化土地。

岩漠(rock desert)也称为山地荒漠,是荒漠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干燥山地地区,以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为主。岩石裸露,植被稀少,多蜂窝石和石蘑菇等风蚀现象。常见于封闭的无水山涧洼地、中为岩石碎屑覆盖。中国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甘肃河西走廊的马鬃山、合黎-龙首山以及祁连山的山前地带都有分布。今年,把中国南方云贵高原和广西的干燥山地也纳入岩漠的范畴。

砾漠(gravel desert),荒漠的一种类型。地表全部为砾径2~10cm、带有棱角、具有漆面的砾石所覆盖的荒漠。无土壤发育,植被极端稀少,改造利用十分困难。 “戈壁”来自蒙古语gobi,即为砾漠。中国有砾漠约5.7×105km2[4]。主要分布在中国暖温带干旱区,塔里木盆地边缘、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的嘎顺戈壁比较典型。甘肃的河西走廊,特别是走廊的西段,以及内蒙古的阿拉善也有分布。砾漠景致枯燥单一。

盐漠(salt desert)又称盐沼泥漠,盐水浸渍的泥漠,也是荒漠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荒漠地区或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沿海一带的低洼地段或地方。干涸时可形成龟裂地,如新疆罗布泊地区、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地区、黄河入海口地区、内蒙古居延海地区、甘肃民勤湖区、新疆艾比湖、艾丁湖地区等。盐漠分布地段仅能生长少数盐生植物,如盐节、盐穗木、细枝盐爪爪、芦苇、大花野麻、茶叶花等,土壤贫瘠,景观荒芜。

泥漠(argillaceous desert),是荒漠的一种,又称黏土荒漠。主要由细粒黏土、粉沙等泥质沉积物组成的荒漠。分布于荒漠中较低处,如湖沼洼地、冲积-洪积扇前缘等。地面平坦,富含盐碱,龟裂纹发育,植物稀少。局部地表盐分大量聚积,可成盐漠。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较广。[5]

石漠化(rocky desertification)又称石化、石山荒漠化或石质荒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广义的石漠化指由流水侵蚀、溶蚀等作用导致地表出现岩石裸露的荒漠景观的土地。狭义的石漠化指岩溶地区的石质荒漠化。中国滇、黔、川、桂、湘、粤、鄂、渝8省、市、自治区涉及的热带、亚热带岩溶区是土地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区域,而在地处暖温带的秦岭、太行、吕梁等山区,以及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西北高、中山区等岩溶区或有岩溶现象的地区,也有零星的石漠化土地分布。[6]

3. “沙漠”与“沙漠化”

沙漠(deser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沙漠,就是荒漠,其外延组成成分较多。狭义的沙漠,就是地面完全被大片沙丘(或沙)覆盖,缺乏流水,植被稀少的地区,是荒漠的一种。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不分清广义和狭义的沙漠概念,就很容易混淆,甚至产生错误。例如“撒哈拉沙漠的面积为9.96×106km2,鲁卜哈利沙漠面积6.50×105km2。撒哈拉沙漠的面积是鲁卜哈利沙漠面积的15倍”。但实际并非如此,撒哈拉沙漠面积使用了广义概念,而其狭义沙漠面积只有1.56×106km2;鲁卜哈利沙漠则使用的是狭义概念。

沙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向类似沙漠景观退化的现象。沙漠化是一种环境退化过程,土地是承受这种退化的主体,沙漠化土地是这种环境退化的结果。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3]

4. 关于“沙漠化”与“沙化”

近年来,有些部门和作者经常使用“沙化”这个词,以“沙化”错误地替代“沙漠化”。沙化指的是土壤粒度经分选,细物质损失,粗颗粒相对集中的过程。沙化涵盖不了大气、土壤、植被、水分、养分等组成的整个陆地生产力系统在沙漠化过程中生态及水文过程发生变异和土地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受损的情况。

5. “荒漠植被”(deserta)

很多作者往往把“荒漠植被”误写成“荒漠植物”。“荒漠植被”指在极端大陆性干旱地区,因物理干旱或生理干旱,由旱生或盐生灌木、半灌木或肉质植物所组成的植物群落。[7]荒漠植物是由一些特殊适应荒漠生存环境的植物所构成。“荒漠植被”包括“荒漠植物”,但不等同于“荒漠植物”。

参 考 文 献

[1]云帆.使用术语 首要规范——从“二什么英”谈起.中国科技术语,2007,9(3):34.

[2]《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XV-XV1.

[3]王涛.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2-123.

[4]朱振达,陈广庭.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8-70.

[5]辞海(彩图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552.

[6]李森,董玉祥,王金华.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中国岩溶,2007,26(4):279-284.

[7]《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00.

王亚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830011

猜你喜欢

沙漠化荒漠化定义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沙漠化,你还能hold得住吗?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