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2008-05-16李晓静
李晓静
摘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课程的文化建构使命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建构体育新课程的生命形态和过程模式的阐述,指出对体育课程文化建构即一种文化反思观,其根本目的在于超越与发展。构建具有超越品质的体育新课程,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世界运动地图”中引领健身航向的“指南针”,即让学生拥有一种反思批判的精神,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超越自我与现实的智慧。
关键词:体育课程;文化建构;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4.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32-03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当体育课程不再是作为技术性训练的工具而作为文化主体存在的时候,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体育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体育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把体育课程从文化的层面加以建构是一个新课题,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形态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人们对体育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也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建构体育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一种价值取向观
生命形态与技术形态是相对而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生命形态的体育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尺度,追求人的生命内涵与生命意义;技术形态的体育关注的是人的外在尺度,追求体育的工具价值与功利目的。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摆脱了外在的束缚与限制,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它的根本目的。
1.1建构体育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体育课程的目标取向价值取向的更新是建立一个真正能彰显其生动充实的课程体系的先决条件。
就体育新课程的目标取向来看,文化内涵是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的底子,是体育新课程的文化使命,也是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体育课应该追求什么?应该让学生在体育新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是系统化的体育知识,专项运动运用的技能、技巧,还是体育活动本身?这些说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不能赋予体育新课程以生命形态。从根本上说,体育新课程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文化品格,是一种以价值判断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活动或文化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与他所学的内容融为一体,学习要成为他生命的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是在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理解生命,提升生命。学生学习体育,实际上就是在实践一种交流文化,是把外在于学生的客体活动内化为学生体育文化的过程。在这种双向的运动过程中,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得以融合。此时,客体文化作用于主体的心灵,主体的力量显现在客体文化之中,于是,彼此获得一个扩大了的文化视野。所以,体育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应是“文化过程”,而不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文化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运动实践中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是人的生命在肢体语言世界里自由展现的一个过程。体育新课程应把对学生进行完整性建构和发展主体精神作为目标取向,让学生在体育文化的领域与运动的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体育文化素养。
1.2建构体育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体育课程的内容取向就体育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取向来看,选择主体以文化的眼光,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体育新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体育知识的选择与传递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的,体育学习的过程应是人在肢体语言的世界里获得生命体验的过程。
师生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主体,是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当然,赋予某种权力,也就意味着要承担起某项责任。行使选择权的教师,要具有深厚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文化素养;行使选择权的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与价值判断能力。当这种理想状态中的师生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课程内容时,他们也真正是在建构着一种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此时,以生命为载体的新课程资源化为独具个性特色的文本及电子产品。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他不再呆在限定的教材里“戴着镣铐跳舞”,而是自由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形态的新课程。这些带有文化特质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文化窗口,让学生在体味体育运动所带来乐趣的同时,经受一种精神的洗礼。构建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学生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行使相应的权力,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实践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即在一种“原生态”的体育运动中,展示出体育运动所应有的本质力量。
2建构体育新课程的过程模式——一种文化过程观
无论“课程”还是“文化”,都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静态的、客观实体的存在;一是创造的、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我们认为,把“课程”“文化”作为动态的、意义生成的过程来理解更能体现课程的文化本质。课程本身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就是意义的生成与创造。课程是文化的“净化浓缩班”,它不仅是文化集成与延续的重要媒介之一,而且自身就是一种教育学化了的文化。体育课程则不仅是对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的体育文化的反应,而且还担负着体育文化创新的责任。
从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取向来看,它追求的是课程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追求的是生命的自由与解放,而不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盲从与追随。所以,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一种课程意义的动态建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出生命的流动性、变通性与创造性,完全有别于“搬运工”式的,重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方式,其特性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把握。
2.1把课程视为“文本”,即“课程文本”“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生产性过程”,是“把受众引入本体构成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文本概念引进新课程领域。体育新课程“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表征'(symbo1ic representation),越来越成为一种‘文本'(text),通过这种‘文本'解读建构出多元意义"。当我们将新课程视为文本,也就将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引入了一个创造性解读这一“文本"的过程之中。在这里,新课程的意义已经独立于课程编制者的意图,教师与学生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参与到新课程意义的理解与创造之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体育新课程以一种鲜明的结构、悠久而富有意味的民族传统体育召唤着师生的参与。可以说,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人与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符号表征的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课程文本与人进行对话。所以,文本意义上的体育新课程,消解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僵化,让体育课程跳出了封闭的圈子,走向了实施者(师生),走进了一种动态意义的建构过程中。
2.2把课程作为一种“事件”,即“课程事件”“课程不再只是一些于教育情境之外开发出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内容与意义”。体育新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师生共同创建课程事件,一个事件的结束引发另一个事件的开始,而每一个事件也具有自身展开的过程。于是,体育新课程更多的从关注知识获得的结果转为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正如彼得斯所认为的,“知识以及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无需通过教育的结果来加以证明"。由此可以看出,课程事件实际上就是师生置身于情境性活动之中创建课程意义的一系列过程,体现出师生的课程参与意识与自主自觉的探究、创造意识。
2.3体育新课程是一个有待填补、确定的框架,是一种期待师生参与、建构的呼吁,从而确定体育新课程作为一种动态过程与意义生成的特性只有以这样的眼光来思考体育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才会感到“过程”在这些因素整合中那沉甸甸的分量:
1) 体育知识,特别是内隐性的体育文化,要在过程中内化、吸收与表达,即便是外显的知识,也不能脱离内化的过程直接以结果的形式呈现;
2) 体育学习的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运动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形成和提高;
3) 体育学习的方法,只有在情境性的活动中才能领悟和掌握;
4) 体育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无一不是体现在言语实践与教学过程之中。
可见,抓住了新课程实施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也就自然而然地整合统一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关注过程而不只是关注结果“过程”赋予体育新课程教学以全新的意义和境界,使体育新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沟通、理解与对话过程。体育新课程教学重在师生一起经历体育学习与沟通对话的过程,而不在于确切地达到某个预定的结果。其实, “过程”体现的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因此,体育新课程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种与人的生命意义密切相关的文化呼吸运动——一种文化的过程。
3建构体育新课程的超越品质——一种文化反思观
3.1体育新课程的根本使命在于为未来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追求超越是体育新课程的内在品质,这种超越品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层面:
1) 就每个个体自我发展而言,师生要超越现实的自我,追求自我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
2) 就与课程的关系而言,师生要超越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制度课程,从而建构一种包含自身经验与对未来构想的新课程;
3) 就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学生的“学”要不断超越教师的“教”,从而不断展示学习主体内在的创造力量;
4) 就与体育文化的关系而言,体育新课程要通过反思、引领、超越现实存在的体育文化,从而追求一种理想的、面向未来的体育文化。
概括地讲,体育新课程的超越品质在于它的“未来意义”(为未来社会培养人)与建构本质(建构发展一种课程新文化)。体育新课程是面向未来的课程,它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体育文化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所培养的个体应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与建构者,而不只是既定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说,具有超越品质的体育新课程必须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文化建设者。
3.2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后喻型”文化倾向我国的体育课程建设较多表现出一种被动地适应现实的倾向,对体育西方文化的过度依赖和因袭,“强调稳定、贬抑变化,于是,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就体育教材来看,编制者更多地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模仿上,而较少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教材的编制与设计隐含了一种“后喻型"的文化观念:过去的、他人的文化具有一种典范性,是立于师生之上的不可企及的“艺术标本"。这种验证式的体育课程立起的是“文化权威",学生要做的只是认同。这样的体育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积累型',少‘发现型',多‘继承型',少‘创造型'”。如果只是以对文化传统的积累、继承与保存为宗旨,那么体育课程将永远作为一个滞后者的角色而存在,它既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3.3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储存以及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这对体育教育提出了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体育教育应大量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体育教育还应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可以这么说,体育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运动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健身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1) 体育新课程所提供的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运动地图”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份“世界地图”,就是体育新课程所内含的复杂的、不断变动的“知识”——一种人文知识。这种人文知识,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并不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而是文化建构的、价值涉入的和具有境域性的。
2) 体育新课程所提供的能够让人在这样的健身世界上自由航行的“指南针"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即一种文化反思力。人文知识的获得,需要的是人文教育方式,即一种“培养真正的人"的教育方式。人文教育给予或试图帮助学生形成的是从个体的或人类总体的、历史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这些实际知识、技能、态度及相应行为模式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样的一种人文教育,让人超越了个体,超越了社会,从而达到人的“类特性"的境界,即“作为人类的一员真正地体会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局限,在社会生活中肩负并实现人的使命"。
4结语
对体育课程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与发展。构建具有超越品质的体育新课程,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拿到那在错综复杂的“世界运动地图”中引领健身航向的“指南针”,即让学生拥有一种反思批判的精神,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超越自我与现实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美〕克利福得·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北京:艺林出版社,1999.
[3] 黄爱峰,顾渊彦.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 陆作生,刘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