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2008-05-16郎咸平

IT时代周刊 2008年20期
关键词:零配件海尔产品设计

郎咸平

制造业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以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零售价是9.99美元,这9美元的差价就是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

那么这就是一个叫“6+1”的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这就是国际分工。我们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因此我们越制造,美国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的分工。以产业链的价值而言,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而我们只是九分之一,而且还负担了沉重的代价,比如环境、资源等问题。

举个例子,中国资源这么匮乏,竟然还敢砍树,做成毫无附加价值的筷子卖给日本。这种毫无附加价值的筷子,砍了中国多少的森林?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本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

大家要知道,日本跟韩国目前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已真正做到产业升级,科技含量要高很多。比如产品设计,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制造业做不了设计,但日韩企业已进到“6+1”的6,它们做产品设计,甚至还有非常高端的订单处理,或者是仓储运输的能力。

别的不谈,就以产品设计而言,中国几乎做不到。但是日本、韩国都做得到。它们在升级,我们一直没有升级,这是最大的问题。

你说日本有资源吗?韩国有吗?都是属于没有资源的国家,比我们这边还要差劲。以台湾地区为例,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以这种低层次的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引入了新竹高科学园区的概念,提升了整个台湾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以通过劳力密集型产业,积累大量资金之后,通过对人才的培养,资金的积累,就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条件,但在内地极少看到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资金的积累,更多的不是用在升级,而是炒楼、炒股。

从今年3月份开始到6月份,短短几个月时间,广东、江浙的企业迅速倒闭,而且是加速度倒闭。如果不遏止这种趋势的话,我很担心,到年底这种加速度倒闭有可能到达40%到50%。

问题是我们今天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全面的,而不是少数几家,也不是少数几个行业,整个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正在急速恶化。

2005年,企业的利润是10%左右,2006年是5%,2007年仅2%左右,到了今年基本是负的。所以我们今天所谓的产业升级本身,已经不是说去西部,去越南找寻更廉价的土地,更廉价的劳工,而是从做1进到6,这个才是未来我们制造业应该走的路,否则去西部也好,去越南也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再告诉你一个数据,我们的汽车零配件业是很发达的,但高端零配件业90%基本上是外资在做。那么,我们再做个预言,汽车零配件业的内资企业,将来一定会被淘汰,全部被外资所席卷。

像海尔这样的标本企业会一样做不下去,所以发生“海尔现象”,那么家电不赢利怎么办呢?就拿出大量的资金当开发商去了,做地产去了。表面上看,是海尔的战略转型,实际上是制造业碰到了危机。

大型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通通走不出去,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公司,包括海尔曾经想收购美泰,美泰就是“6+1”的6,是做最有价值环节的,想收购它,一定会失败。

如果“6+1”真能够创造出这么多的价值的话,它凭什么卖给你,为什么要卖给你,你留在制造业不是对它更有利吗?再看看TCL,它成功地收购了阿尔卡特和法国的汤姆逊,也走不出去。

当初他们的战略是这样的,要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配上国外的品牌技术走出去,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回到我刚刚讲的“6+1”的产业链中去,你会发现劳动成本只占2.5%,它根本就不重要,因为今天的企业战略已经不是在制造业方面下工夫了,而是要透过“6+1”的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压缩成本,你才会有机会。想在1上面下工夫的,基本上都会碰到类似海尔、TCL的厄运。

联想也不是真正意义上国际化的企业,只是收购了IBM的一个电脑制作部门,可是要注意,联想收购IBM本身,还是在1上面下工夫,还是在做制造。那这个就比较悲哀了,我倒希望联想能够考虑进入6,这才是真正能够走出去的本质问题。

中国的经济是三七开,70%是制造业,它是萧条的,30%是什么呢?就是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所推动的地方基础建设,每一年10%(GDP),大部分是30%所创造出来的,不断地修桥铺路,“开膛破肚”,我们的GDP是非常畸形、非常扭曲的。和美国、欧洲相比,它们70%都是消费,我们只有不到35%是消费。

猜你喜欢

零配件海尔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新版《海尔兄弟》第一季有望暑假上线
浅谈汽车零配件仓储中的保养
你瞧人海尔
海尔自曝频上热门背后的运营秘密
青花·木 产品设计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零配件机械加工工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