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基础上的主问题设计

2008-05-14章国华胡来正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品味赞美黄金

章国华 胡来正

编者按:本刊第二期《让文本解读走向深入》一文,给读者介绍了追问式时文评点教学案例,从整体上概述了一种文本解读模式。该模式是否能真正使解读走向深入,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深入,二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是否科学。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走进文本深处,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下文作者以具体教学为例,阐述了自己对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思考。

一、《夏感》教学设计背景

《夏感》是人教版七年级新入选的课文,手头现成的资料很少。为了让这篇新课文上出特色。我们在网络上搜寻了很多资料,下面这个教学设计有一定的代表性。

《夏感》设计主要问题:

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夏天的感觉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色的?

3.在描写夏景的文段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优美的句子,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理由。

4.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初看这个案例,觉得很好,它既有整体感知又有语言品味,既能紧扣文本,又能课外拓展。但真正在课堂上上起来却很枯燥,学生没有兴趣。

究其原因,这几个问题是从文章中表面的景物描写和修辞作用入手来设计的。这些问题没有深入到文章内部,没有从解读作者独特表现夏感的方式来提问,也没有抓住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来设计,因而不是课堂上真正高效的问题。这些问题把完整的文章简化成了简单字句的理解,割裂了文章的主体性和整体性。

这里,我们以主问题设计理念来重心设计教案,把文本解读作为教案设计的开始。

二、《夏感》文本解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从根本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尽可能深入的解读。下面是我们在讲课前对文本《夏感》做出的文本解读。

在一般人眼里,金黄的色彩总是和秋天联系在一起的。而作者却用金黄来形容夏季。是不是不符合实际呢?其实,这就是文学,文学遵循的就是心灵感受的真实。这篇文章就可以围绕“黄金”一词来解读文章。

首先,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它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翻滚麦浪的金黄色上,更体现在这个季节的重要性上,这个季节如黄金般珍贵。其次,夏天是宝贵急促的,也是紧张的。劳作的繁忙透露的是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让人们感受到勤劳的品质犹如黄金般可贵。再次,夏季还是热烈的。在作者眼里,夏季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和酝酿已久的磅礴之势。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赞美黄金般的夏季,赞美夏季黄金般的色彩,赞美夏季黄金般的时间,赞美夏季人们黄金般的勤劳品质,赞美夏季不可遏止的生命力量。通过对自然之夏的赞美,我们更看到了作者对生命之夏的赞美。

有了这样的文本解读,我们也就有了《夏感》独特的教学内容,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基于这样的解读和教学内容,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主问题设计。

三、《夏感》主问题设计(设计者:路桥实验中学俞仙台章国华)

主问题一:文章题目叫夏感,找出文中集中表现作者对夏天感受的一个句子?

明确感受:我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

追问:作者赞美的夏天是怎样一个夏天呢?

明确: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夏天。

追问:文章中哪里能看出,如何体会?

明确:紧张(结合第4段语言品味)、热烈(结合第2段语言品味)、急促(结合第3段语言品味)。

主问题二:一般夏天是绿色的或深绿色的,作者为什么用金黄色来形容夏天呢?

明确:第一,作者眼中的夏季,展现了生命的磅礴之势,如黄金般宝贵(追问写了哪些景物,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二,作者眼中的夏天承前启后,生命交替,如黄金般珍贵(追问为什么夏天的颜色是中性的?);第三,作者眼中的夏天,蕴含了人们勤劳的品质,如黄金般可贵(追问从人们的繁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主问题三:在作者眼里,夏天是热烈、紧张、急促的,作者要赞美它们什么呢?

追问:夏季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是紧张的,作者要赞美什么?夏季是急促的,作者要赞美什么?夏季是热烈的,作者要赞美什么?

明确:赞美夏季黄金般的色彩,赞美夏季黄金般的时间,赞美夏季人民黄金般的品质,赞美夏季不可遏止的生命力量和生命气息。

主问题四:作者既赞美了自然之夏,也赞美了生命之夏,在文章中,又写到了“扑打扑打”与“快割快割”。据此,作者还要赞美什么?

总结明确:这里,自然的节奏与人的劳作是同步的,所以,作者还要赞美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和谐律动。

四、案例设计对比后的思考和启示

1.主问题设计源于文本且富于层次

案例中的几个主问题都源于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在设计第一个主问题时,我们抓住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因为句中的“赞美”与“黄金”两个词语在文本解读中居于重要地位。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又能为下一个主问题的预设做好铺垫。

我们设计的四个主问题之间有一个严密的逻辑关系,前一个问题的预设是为了下一个问题更好地生成,而下一个问题的生成又能为更下面的问题预设服务。这里通过主问题螺旋式上升的设计,使得教学内容逐渐深入,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既利于学生获得具体的问题指向,知道如何回答,又利于学生逐渐深入,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2.主问题设计要求在文本解读基础上浅出

虽然我们设计的第一个主问题很简单,但对深入解读文本很关键,因为我们只有聚焦“赞美”与“黄金”这两个词语,才能解读出文本的深沉含义。第二个主问题看起来也很简单,但这个问题是在对文章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引导学生对夏天景物的品味,这里的品味不是支离破碎、就语言品味而品味语言,这不同于案例1中对夏天的品味。

3.主问题设计不能照搬自己解读的结果,而要帮助学生获得解读的过程与体验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解读文章,讲了一系列的道理,解读也很深,但却无法转化成学生的阅读体验。这就需要我们还原解读的过程体验,并且站在学生的认知规律上来体验学生的理解进程。

在我们主问题设计的案例中,我们就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提问的问题都是学生能够认知又不能完全认知的问题,正是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有了学习的可能和必要。所以,要使教师的文本解读转化为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教师的问题设计和生成就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学情,渐进深入。可以说,正是文本解读的层次带来了问题设计的层次,也正是文本解读的深入带来了问题设计的有效开放和集中,带来了有效主问与追问。

4.解读与问题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文本解读基础上的主问题设计,对教师在文本解读和问题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一方面要有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这是问题设计的前提;另一方面还要还原学生的解读过程,这是设计问题的着力点。同时,在问题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好问题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整个问题设计是一个整体,问题与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主问题没有设计好就有可能影响后面所有问题的解决,这就对教师追问和化解问题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问题设计中,教师应把握好三点原则:第一,在问题设计中,包含在主问题追问中的小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主问题;第二,主问题的解决是为了预设生成下面的主问题,以便更好地深入文本;第三,当主问题遇到障碍时,追问的小问题要能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便有效地化解主问题的难度,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另外,文本解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解读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文本,这些文本仅靠我们个人的解读能力,往往无法解读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他人的解读成果。但在利用他人的解读成果时,我们需做出自己的再理解,并且无论哪种解读,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解读与主问题设计的关系,这样,阅读发现才能顺理成章。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

编辑 杜 锐

猜你喜欢

品味赞美黄金
远离否定式赞美
盛逝
品味桂峰
六连跌后,黄金何去何从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品味四季
买入黄金好时机到了吗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