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规划首都中小学德育的新发展

2008-05-14关国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德育工作重点

关国珍

2007年11月,北京市第二次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作了题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首都中小学德育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个中心,以“奥运精神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机制”为重点任务,并提出八项具体举措。首都中小学德育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8号文件精神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是在深入研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青少年教育的内容、深入研究比较国内外青少年教育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首都中小学生德育的发展机遇和现实基础,特别是深入研究学生的道德成长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突出了教育的主题,要求学校教育把基本道德培养、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德育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中小学德育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教育他们在自觉的道德判断、价值选择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等各学科教育的指导作用,形成教育内容指导序列,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责任、诚信、奉献、尊重、合作等优秀品质”等等,这些都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当今世界,道德教育关注的领域更为丰富,更加重视研究教育问题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在学校教育中,人们开始注重不同文化、不同群体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把社会普适伦理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更注重人本化和生活化,注重实践、体验和感悟,强调知行统一等等。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学校和家庭、社区协作教育机制建设,形成合力,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国内外青少年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发展趋势。

对18个区县58所学校19327名中小学生成长需求的调查显示,渴望多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成为当前中小学生的迫切需求之一。报告以此为重要参考,按照“以学生为本”理念部署了今后的德育工作,提出:“整合、利用首都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大力建设服务中小学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的资源平台。”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德育工作的着力点,更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蕴含着加强与改进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刻思想内涵

在整个工作报告中,“一个中心”是核心、是目标,“三项重点任务”是支撑和努力点,“八项举措”是保证,它们蕴涵着深刻的思想。

一是“大处着眼,基础抓起”的教育思想。报告提出:继续坚持“大处着眼,基础抓起”的德育工作理念,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展工作,评价实效;坚持以鲜活生动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主体参与、榜样示范、实践体验,以多样化的方式使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是充分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近年来,全市中小学高度重视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开展课程德育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经验,如颁布了27个学科《学科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等。在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要在继续抓实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着力于抓住‘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这段论述表明,学校德育既要继续抓好课堂教学、教书育人,又要着眼于抓住教育时机,争取社会支持,力推实践育人。

三是凸显学校德育社会化、系统性的思想。“三项重点任务”的提出进一步突出了德育的社会性特点,它涉及到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努力做到引导学校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三项重点任务”的实施既需要学校主导作用的发挥,更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需要三者协同合力。“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是树立现代学校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要求,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更是营造全社会共同育人氛围的必然要求。

三、“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观点明确、指导措施具体,具有统筹协调的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如何深化公民素养教育,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何定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三个关系等等,报告提出的要求都体现了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每一项工作的表述都注重了思想的引导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

在阐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深化学生公民素养教育”时,报告首先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教育,奥林匹克教育和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合作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要引导、教育青少年学生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活动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报告特别指出:“要大力开展社会礼仪、观赛礼仪和交往礼仪教育,引导他们把道德知识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学生学会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一表述明确了在引导中小学生迎接奥运、参与奥运过程中的着眼点。

在谈到“推动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一任务时,报告第一句话明确表述了一个重要观点,并阐述其价值意义: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认识与实践交互促进的过程,在德育工作中注重让学生实践体验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自我培养和发展,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行为;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德育脱离实际的现象,使德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在解决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在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学生实践活动的条件上下功夫,善于利用课内外、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供更多的学生实践活动场所;要在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列入计划,排入课表,形成不同学段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系列。报告要求明确,切实可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谈到“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协作教育的有效机制”时,报告突出强调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教育系统只有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协作,才能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进而明确了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任务: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要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访、网上家长会等家校联系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传递教育思想,倾听家长的需求,形成相互协作制度;要大力提倡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创造条件,选派教师走进社区担任辅导员,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北京市第二次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八项举措”规划了学校德育发展的新蓝图,时代发展、教育改革、学生需求、社会氛围等已经为实现这个蓝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培养学生爱国、责任、诚信、奉献、尊重、合作等优秀品质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不断引导和促进全市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夯实做人的基础。目前,奥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机遇和丰富资源,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和载体,以家校协同为环境和条件,“八项举措”将引导区县和学校进一步推动德育工作的新发展,有效地落实“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将促进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继续迈上新台阶。

(注:“一个中心、三项重点任务、八项举措”的具体内容请参看本刊2008年第1期第14页。)

(作者系北京市教委德育处处长)

编辑 王雪莉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德育工作重点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重点推荐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