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全心投入中实现主动发展

2008-05-14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小数专业数学

于 萍

幸运的我,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北京小学。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在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我更懂得,一名教师要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全心地投入。

投入热情

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在我眼里,数学绝不是枯燥的数字,运算,而是一门艺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艺术。正是因为对数学的热爱,我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与数学有关的专业书籍装满了我的书架,它们都是我经常翻阅的枕边读物。

走上讲台后,我又着迷于对数学教学的研究。新课程理念倡导让数学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于是,我便乐此不疲地从生活中品味数学的味道。在我的数学课上,楼与楼之间的水平通道成了孩子们理解公倍数的直观例子;不同角度的滑梯成了孩子们感受角度的生活素材;不同款式的电视屏幕成了孩子们学习比例时的研究对象;甚至一个三棱柱的酒瓶包装、一条关于“新型地铁在设计中消除锐角”的报道,都成了可供教学使用的生活素材。

以前教“小数乘除法”这一内容时,总感觉“小数乘(或除)以整数”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这类算式的含义。而“一个数乘(或除)以小数”的情况在生活中就不很常见了,这也成为了学生理解中的一个难点。然而,在一次外出旅游兑换货币的时候,五颜六色的汇率兑换屏幕让我眼前一亮。不同币种的兑换不正是一个用到整数乘(或除)以小数的真实情境吗?这一灵感的闪现,使我的学生在学习小数乘除法时有了真实的研究素材。

我相信,一个专业的数学教师应该是心中有数学的。教师要具有捕捉生活现象、挖掘数学思想、提升数学价值的意识和能力。我不断鞭策自己,要成为数学教学的有心人。

投入真心

“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身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们在积累知识的历程中,能够收获更丰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教师专业层次的体现。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育人能力,我努力向优秀的班主任学习,从锤炼语言入手,关注评价,以此倾洒我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真情。

“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你的这段描述真有数学味儿,你善于运用数学语言。”

“你的发言总是让我那样期待!”

“你不经意之间打的这个小比方,却为大家带来了一种特别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大家一定非常感谢你!”

我在数学课上细心地捕捉着学生思维中一个又一个的闪光点,精心地呵护着一个又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我努力把学生学习中的精彩点滴加以提升,在给予指导的同时,更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今年教师节的那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已毕业学生的来信。她在信里这样写道:

是您当初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让我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很明白,初中和小学的衔接没有一点困难;是您对我的鼓励,让我对数学学习有了信心;是您对我们的严格要求,让我的好习惯到现在还在保持。

最难忘的,是那次您说这学期有可以免考的同学,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才符合要求。那个学期我的最低分96,但我不敢举手。没想到,我那一个犹豫的表情竟被您敏锐地看到了。于是,您望着我说:“没事,勇敢些,举手吧!”我这才举起了手,这次机会真的就属于我了!从此以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我可以!

有一次期末考试前,我在一张考试卷子背面写了几个大大的字:“我这次一定要考100分!”为了不让您看到卷子背面的字,我特意把卷子折得小小的。当您判完后,我打开卷子,看到那行字下多了这样几个字:“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感谢您,您不仅教给我们数学知识,还教给我要树立信心。

我被孩子的“清晰记得”感动了,真没有想到,我不曾留意的细节却给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点滴付出能给孩子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在无比欣慰的同时,我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专业追求,我要用热情回应每一双求知的眼睛,挽起每一只需要帮助的小手,敲开每一扇心灵的窗户,搭起一座座走向成功的桥……

投入智慧

要想实现专业发展,只会照搬别人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鲜活而富有个性的孩子,怎样才能让我的数学课更适合他们?怎样才能让数学学习更受他们的喜爱?这需要我投入智慧,开动脑筋,实践创新。

教师的智慧是挖掘,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教师的智慧是创造,创造揭示“为什么”的机会。百分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但教材中的百分数问题离学生生活都比较远。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百分数呢?如果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它,一定会是个有效的途径。我根据市场上常见的返券规则设计了《返券中的秘密》一课,让孩子们经历了用数学的过程。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最初分析对广告语的感觉,如“满100返50”应该是优惠了50%。然后对广告语进行正确剖析,原来花100元买到150元的商品,只优惠了约33.3%。最后,再计算消费者在实际购物中真正能够享受到的优惠程度(优惠幅度比33.3%还要低)。学生在一步步的分析中恍然大悟,原来消费者真正享受到的优惠程度与广告给我们的感觉相差甚远,从而发现商家的“秘密”所在。学生在这样的“揭密”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性”,更深化了对百分数这一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比例和比例基本性质》一课前,我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怎样教学这样的内容,成为了我备课时思考的核心问题。于是,我在本节课“比例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这两个教学重点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什么内项积一定会等于外项积?

就是多问了一个“为什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问题的机会。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弄明白了为什么会有比例的基本性质,而且经历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要敢于提出问题,并努力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它。

要想让学生善于思考、思维灵活,教师首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是双赢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倾注心血,必然也会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我曾在连续3年教同一个年级之后,撰写了3大本整体思路完全不同的备课笔记。这里记录着我的成果,也记录着孩子们的发现,是我们共同积攒的财富。如果工作中不投入自己的智慧,不进行创新研究,怎么能有如此丰硕的成果呢?

投入精力

学习的深度将会决定实践的深度。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寻求专业发展的教师,离不开自主的学习意识。学习不仅意味着提高和超越,更意味着努力和付出。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驱使着我去克服各种困难,投入精力学理论知识、学专业技能、学教学艺术。

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电脑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我为自己制定了继续学习的计划。白天忙碌于日常事务之中,晚上就成了我备课和复习准备考试的时间。最终,我赢得了在首师大进修的机会,并利用3年的休息日,完成了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这使我在教学中对计算机的操作更加游刃有余了,不仅能够独立完成课件制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还一度成为身边老师们操作电脑的助手。

为了不耽误正常教学,我要求自己把白天的时间尽量都给学生,力求细致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读书和思考就只能留到8小时以后的晚上了。夜深人静时,电脑屏幕前,滴滴答答的键盘敲击声记录下了我几年耕耘的历程。如果问我工作几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说:“是思考,是学习。”如果问我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则一定是:“思考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每当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一双双闪亮的眼睛、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新思路、一个个突发奇想的新创造,我总能得到一种无穷的力量、一种继续全心付出的力量。这些收获将让我一如既往地投入热情、投入真心、投入智慧、投入精力,在全心投入中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本文作者于萍,系北京市宣武区北京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宣武区1-4-1骨干教师,区先进教师,区科研骨干教师,多次获区课堂教学评比、市区论文评比一等奖。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小数专业数学
小数加减“四不忘”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