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团打工走俏市场

2008-04-29

农家参谋 2008年3期
关键词:打工者皮毛抱团

随着政府对劳务输出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农民自身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家门,踏上打工路。而打工者之间无序竞争,打散工、找零活的不稳定和竞争力弱的状况,使河北省阳原皮毛打工者开始思索,并开始寻找更好的打工组织形式。

如今,在浙江、北京等20多个省市,阳原县皮毛打工者自主搭配各技术工序的人员集体找工作,为用工老板提供一条龙的技术服务,备受各地老板的青睐。皮毛老板称之为“阳原皮毛团”。

老乡与老乡抱团打工。一条龙技术配套模式初始

过去,阳原皮毛打工者也曾因为工作岗位竞争激烈,为“明天该去何方”而发愁。打工者因不能融入其他地方的团伙,工资低,被老板炒鱿鱼是家常便饭,被骗钱空手而归也时有发生。

阳原西城镇北关村农民刘文青在打工过程中发现,老乡抱团打工优势十分明显,一走走一片,一坑坑一伙,大多老板都不愿这样做,于是他开始尝试组织从家乡一块出来的几个人抱团打工。但由于几乎全是机缝工,技术单一,在“裁”这个技术活上受制于人,薪水依然很低。于是,他特地找来几位有裁皮技术的老师傅,成立一个由7人组成的裁、剪、缝、染、烫、钉一条龙加工团体,开始在北京小南口一家公司打工。

新集体成立后,走出了个人单兵闯荡处处受制于人的困境。老板投资办厂,一个团体就可以负责一条流水线,因成员都是熟人,配合更默契,和其他流水线相比,技术优势十分明显。能为老板生产出好产品,工钱自然不会低,况且老板也想留住他们,为下年做流水线技术样板。2004年,这个7人组成的团体第一次挣回15万元,人均不低于2万。2005年,和他们联系用工的大客商络绎不绝,阳原第一个“阳原皮毛团”在皮毛业用工淡季时就被老板抢先挖走,而且条件优越:放3个月假,干3个月活,开半年的工资,为家属安排合适的工作,打工者在异地实现夫妻团聚。

7人团体打工的成功之路,引起了阳原县广大打工者的关注,他们纷纷效仿。仅在2005年,该县西城镇西目连村就成立“阳原皮毛团”15个,团体人均收入2万多元。带动该村农民劳务输出300多人,创产值200多万元。

阳原县因势利导出台服务措施。引导打工农民向“集体军团”转变

最初的抱团打工,大多是农民的自发组织,他们的就业范围很小,大多是过去的老客户,技术也不是很全面。阳原县针对皮毛等传统优势项目,加强了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培训班20余期,引导打工农民由“单兵作战”向“集体军团”转变。该县以皮毛加工为龙头,倡导农民每六七人为一团体,组成裁、剪、缝、染、烫、钉一条龙技术团体,根据用工市场的发展形势,加强农民的就业培训,并将就业范围逐渐向基层延伸,实现家门口就业再创业模式。抱团打工,团体中的成员大都是亲戚朋友,各团体成员之间合得来,一起交流的时间多,团体中主要成员的技术能够及时被其他成员接受。实现了边打工边学技术,技术成熟后可以繁衍出更多的团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打工就打工、培训就培训的单一模式,找到了市场经济形势下发展劳务经济的新路子。

目前,该县的抱团打工已涉及皮毛加工、机械制造、室内外装潢、建筑业等10多个领域,打工团体发展到270多个。据了解,春节前,前来阳原签订用工协议的外地老板络绎不绝,签订长期用工合同的外出务工团体有180多个。“阳原皮毛团”使阳原的打工者开始自由选择用工单位,有了向用工老板“说不”的筹码和勇气。

(刘俊春)

猜你喜欢

打工者皮毛抱团
“无主”打工者受伤谁担责
字母浓汤
天冷了,让我们抱团取暖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天冷了,抱团取暖吧”
先看皮毛
靠违法手段获利的打工者没有生存空间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取暖
2015年打工愿景调查
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