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毁掉儿童作文的兴趣
2008-04-24滕衍平
滕衍平
当学生第一次满怀欣喜和期待地交上来自己的第一篇习作的时候,我们发怒了,因为看到的景况不如我们所想的美好:最多的可能也就是一百来字,有的五六十个字,更有甚者只有四五行,怎么才这么少的字呢?怎么就没话说呢?语句大多不通顺,错别字一箩筐,这样的作文我怎么改呀?简直就是流水账,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哪里有中心可言,哪里有具体可圈,这样的学生怎么教呀?总之,这———哪里像作文?于是一个个红道道、红圈圈,满带着老师的怨气与“责任”,留痕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第一次的“初识”就这样在学生的惨败和老师的失望之中过去了。接下来的是老师的加压,大有恨铁不成钢的迫切。字数不能少于×××,否则撕掉;必须有重点,写具体,否则重写……当我们以老师的本位思考,一味埋怨的时候,有没有以“同理心”去想过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呢?他们可能会想,我就是这么想的,我写的就是我看到、听到的呀?作文咋就这么难?我怎么就这么差?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老师的笑脸?我还能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吗?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不要告诉低年级的孩子,‘你们要好好学习,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好好学习的。”可是,在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之下,学生原本的兴趣全消。当这样的结果出现的时候,我们恐怕迫切拾起的一句話就是:重新唤醒或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实,孩子是喜欢表达的,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事件一五一十地在课堂以外的地方炫耀,他们会就一件事情滔滔不绝地争论半天……可是,一旦到了我们这里,到了我们的作文课上,就成了“万马齐喑”。试想,当学生真诚地把自己第一次习作写出来的时候,他们憧憬着成功,幻想着老师的赏识和鼓励。然而这样的期待遭遇的多是老师们“潜标准”下的严重不过关。这里的“潜标准”就是学生的作文太不像作文了,在老师的眼里,作文字数是有规定的,不能少于多少字,作文是需要中心突出,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没有错误的。凌龙华老师在《重要的是思想———泡沫的论文与论文的泡沫》(《教师博览》2002.11)一文中说:看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你能说味同嚼蜡吗?一代国学大师,论词谈美说境界,竟用如此清丽的辞章挥洒,这在而今的“硕学”看来能合格吗?这哪像论文的样子?看来,“像作文”的“潜标准”、拔苗助长的心态和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兴趣磨钝了,使得他们的童真不敢释放了,童言变得谨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