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诠释大爱
2008-04-24张泽科李帆
张泽科 李帆
2008年5月12日,一场百年不遇的8级地震悄然袭来。四川省汶川、北川等重灾区,霎时成了一片废墟。倾泻而下的泥石瓦块,无情地砸向正在上课的师生!
为了营救学生,无数普通教师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死神作着生死较量。他们,用不屈的生命,为学生打开了生命的通道,更用生命诠释和升华了真实的师爱、不朽的师魂!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和往常一样,早上6点,谭千秋就起床了。过了一会儿,他一岁半的小女儿醒了,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抱”。从妻子张关蓉手里接过小女儿,谭千秋亲了亲孩子的脸颊。前一天,他刚给孩子买了两双鞋、一条裤子。平时工作忙,对女儿关心得少些,这几件新衣物,算是爸爸对女儿的“补偿”。
谭千秋是四川省德阳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平时总是早早赶到学校,今天也不例外。走进校园,远远地,他看到地上有一块玻璃渣子,赶紧走过去把它捡了起来,担心学生在玩耍的时候会受伤。
下午有谭千秋的政治课,上课铃响了,谭千秋微笑着走进了教室……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北川中学高三的学生还沉浸在昨天的欢乐中。尽管准备高考很紧张,但学校还是决定让学生有一个难忘的高三。在校长刘亚春的支持下,昨天高三年级举行了一次师生共同参加的趣味运动会。
运动会上,夹球跑、投篮、趣味乒乓球,师生们欢畅地玩着,大汗淋漓。场外,刘亚春笑呵呵地看着孩子们。在他心里,每个孩子都是北川中学的骄傲。
第二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高三年级的学生高高兴兴踏进了课堂。今天,他们感到自己充满力量,想着应该为理想再努力一些……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安县佳欣幼儿园园长张红梅,一大早就站在了幼儿园门口,迎接孩子们。张红梅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孩子们一见到她,就争着抢着要她抱。一位送孩子的家长,和张红梅聊了几句。她说,家长最担心的,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27岁的张红梅拉着家长的手:“你们把孩子平平安安地送来,我们就有责任平平安安地把孩子送到你们手中。”
天气热了起来,午饭后,孩子们要在教室里午休一段时间。张红梅和另一位老师,守护着熟睡的孩子。
嘀嗒,嘀嗒,墙上的挂钟,悄悄走向14点28分……
“同学们,地震了,快跑!”
14点28分,一个被历史定格的时刻。突然,地下发出巨大的吼叫,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地板开始剧烈摇动,天花板发出咯吱的声响,整个教室开始摇晃,墙体不断抖动……
正在上课的谭千秋大喊一声:“同学们,地震了,快往楼下跑!”在他的指挥下,学生沿着楼梯蜂拥而下。谭千秋走在最后面。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喊道:“教室里还有人!”
没有丝毫犹豫,谭千秋立即跑回了教室。一看,教室里还有刘红丽等4个学生。他们被吓得不知所措,竟然呆呆地站在了教室中央。谭千秋连忙拉起一个学生的手:“快,快跟着我下楼!”
话音未落,“轰”地一声,大楼剧烈震动,中间裂开了一条缝,楼梯也裂成了两半。
逃生的路被堵死了!
谭千秋急忙叫学生躲到课桌下。由于太惊慌,孩子们躲进课桌下时,挤翻了课桌。随着震动的加剧,天花板发出可怕的“嘎嘎”声,眼看就要砸向孩子们,谭千秋奋力扑过去,张开双臂,趴在了课桌上。
不知过了多久,刘红丽听到了谭老师的声音:“不要哭,男同学要坚强,女同学要坚韧。现在我们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啊,谭老师还在这里守护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听到谭千秋的声音,学生们心里一稳,哭喊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可是,他们不知道,是谭老师用身体为他们挡住了水泥板和烂砖,也被死死地压住了不能动弹。
一股热热的、黏黏的液体滴在学生田刚脸上:“谭老师,您受伤了?”
“我手臂给蹭破了,受了点儿小伤,不要紧。这么大的地震哪能不受点伤呢?你们要沉住气,保存体力,等待救援!”谭千秋平静地回答。
天黑了。暴雨,坍塌,断裂……又一次余震发生,又一块水泥板砸了下来。一声沉闷的巨响,孩子们再次惊恐地哭喊起来:“谭老师,谭老师!”
这一次,他们的谭老师再也没有回答。
孩子们的眼泪涌了出来。谭老师,亲爱的谭老师,你为什么不回答我们的呼唤?谭老师,亲爱的谭老师,你为什么不和我们坚持到最后一刻?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离自己亲爱的谭老师是那么近,近在咫尺;却又那么远,远得相隔天涯!你是我们在危难时刻的支柱啊,谭老师,亲爱的谭老师……
地震来临得这样突然,张红梅感到自己一阵眩晕。
身体的不适还没消失,张红梅的心里紧了起来,“孩子!孩子!必须马上把孩子转移出去!”
她一把抱起两个孩子,踉踉跄跄冲出了剧烈晃动的教室。一个、两个、三个……她恨不得自己能生出几十双手、几百双手来,一下子把所有的孩子都抱到教室外。
教室里,尘土飞扬。在这个教室里,还有张红梅自己的儿子。看着平日疼爱自己的妈妈,抱着一个又一个小朋友跑出教室,就是一直没看自己,吓坏了的孩子,放声大哭:“妈妈,妈妈,我在这里,抱我!”
“妈妈,抱我!抱我!”
来来回回跑着的张红梅,嘴里不停地安慰自己的儿子:“儿子,马上!马上!”“妈妈就来了!”
在幼儿园附近干活的三位家长也赶来了,他们和张红梅等老师一起,冲进了教室,力气大的抱两个、三个,力气小的抱一两个孩子。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几十个小生命获救了。
这个时候,教室里还有最后三个孩子,张红梅的儿子就是其中一个。张红梅和一位老师、家长再一次冲进教室。这是最后一趟了!
“你们先走!”张红梅大声喊着,她抱着自己的儿子跑在了最后。
突然,一声巨响,跑出教室的老师和家长回头一看,教室已经坍塌,尘土四处弥漫,张红梅和她的儿子不见了踪影……
家长和教师们哭喊着冲向废墟。大家用手刨呀刨,终于,看到张红梅的衣服了!
在一根重达数百公斤的横梁下,那是时时都带着微笑的张红梅老师和她的儿子啊!一根裸露的钢筋刺穿了她的身体,在她的怀中,还紧紧抱着已停止呼吸的儿子……
安全了的孩子们,站在幼儿园外,哭着,喊着:“老师妈妈,老师妈妈!”他们呼唤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张红梅,希望她能够像往常一样,听到他们的叫喊就会马上跑过来,帮他们擦掉眼泪,帮他们整理好衣服,然后温柔地说:“孩子,别怕,老师在这里。”
可是,这一次,不管孩子们哭得如何撕心裂肺,脸上总带着微笑的“老师妈妈”,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唤,再也不能帮他们擦眼泪,再也不能把他们抱在怀里了。
“老师妈妈,老师妈妈”,是您用自己的生命给了孩子们第二次生命啊;“老师妈妈”,孩子们的呼唤,您在天堂听见了吗?
灾难来临时,北川中学的张家春老师正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教室是一层的第一间教室,跑到操场上,对张家春来说,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可他却迅速退到了讲台后面,指挥学生向外撤退。教室摇摆得越来越厉害,无情的水泥碎块纷纷砸下来,孩子们被吓呆了,挪不开脚步,张家春就一个一个往外拽。
碎石、土块倾泻而下,教室门框承受不住越来越大的压力,变形了,生命之门马上就要关闭!
张家春一个箭步冲过去,用自己的身躯托起门框,撑起了孩子们求生的希望。
一个又一个的学生从他的臂下穿过,四十几个孩子逃过了死亡厄运。可是,为他们留下“生命通道”的张家春老师,却被灰尘包围着,石块落下来,额头砸伤了、手出血了……看着还留在教室里的学生,张家春着急:“快!快!再快些!”他没顾及,自己头顶的楼板马上就要坍塌。
一声闷响,张家春被石板掩盖了起来。年轻的羌族儿子啊,张家春老师,就用这种方式,用自己的生命讲完了人生“最后一课”!
和张家春一样,在山崩地裂的塌陷中,北川中学的李佳萍老师奋力把学生往外推,成功地疏散了30多名学生。
突然,一个猛烈的震动,李佳萍摔倒在地。当她慌忙爬起来再推学生时,只听“轰”地一声,教室坍塌了。她和没来得及逃出的学生,一下子陷入了黑暗中。李佳萍和3个学生被水泥板压住,头不能动弹,腿也被乱石卡住,鲜血直流。
学生们吓得大哭起来。忍着身体的疼痛,李佳萍和学生拉家常、讲故事。即使面临灾难,即使面临死亡,李佳萍也没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老师,应该是给学生信心和希望的人,应该是给学生温暖和力量的人!
时间一点点流逝,李佳萍的意识逐渐模糊了。她知道,这是流血过多产生的后果。她用自己还能动弹的双手,摘下爱人送给她的戒指和手镯,委托学生交给她的家人。最后,她拼尽全身力气,叮嘱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坚持……必须活着出去!”
这是一位普通老师给学生布置的最后一份“作业”啊。不管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境地,都唯愿学生安好,健康成长!
地震來临时,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教师。他们,用自己的肩膀,为学生顶住从天而降的灾难;他们,用自己的怀抱,给了学生最广阔的温暖;他们,更用自己的真爱,给学生留下生之光明。
苟晓超,这个刚满24岁的年轻教师,去年刚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成为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的一位人民教师。地震时,他一次又一次从教室里抱出学生。在他第三次冲上三楼教室时,教学楼轰然坍塌,砖块、混凝土、门窗玻璃劈头砸来,他迅速将两个孩子抱在自己怀中。
两名学生得救了,他却被砸断双腿,胸部、头部遭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飞速赶来的老师和群众搬开压在他身上的砖块时,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上……上面……还……还有……”16点20分,在转往医院的路途中,伤势过重的苟晓超老师停止了呼吸。
张米亚,这个总爱唱着“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地震中,抱着两个孩子被掩埋在废墟中。他的双臂,左右张开,一边护翼着一个孩子。
向倩,什邡市龙居小学的女教师,身体断为两截,还一手搂住一个学生拥在自己身下,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吴忠洪,崇州市怀远镇中学的老师,他冲进教学楼,与其他教师一起抢救出700名学生,自己却和4名老师永远地留在了废墟中。
……
灾难面前,生命如此脆弱,令人动容。面对灾难,生命却又如此绚烂,光耀万丈。
舍生忘死的老师们,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耀了一座座师德的丰碑!
地震后不久,灾区普降大雨。“泪飞化作倾盆雨”,这样的师德、这样的师魂,原本就是感天动地,直击人心!13亿人民,我们都为这样的人民教师骄傲、自豪!
“我也想着儿子的安危,只是我必须压在心底”
强震袭来,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正和食堂工人与管理人员在学生食堂开会,讨论怎么进一步改善师生的生活问题。冲出食堂后,刘亚春一看,一幢教学楼还没有坍塌,他立即带着老师,组织楼里的学生,迅速疏散到学校运动场上。
但,另外一幢教学楼已经全部坍塌!打求救电话,信号不通!寻求外界援助,北川县与外界的道路被土石堵塞!
怎么办?
刘亚春带着劫后余生的师生,会聚到垮塌的教学楼前,投入到生命的抢救中。在烟尘呛人的废墟上,教师带领学生用手刨,用手挖,手破血流,却没有一个人退下……
体型瘦小的刘亚春,和教师们一起,冒着倾盆大雨,站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上。只要发现一个活着的学生,只要能搬动残砖、断壁,就全力以赴……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1000余名师生昼夜奋斗,硬是用双手从废墟里抢出了200多个孩子。
可是,在这200多个孩子的名单里,并没有刘亚春儿子的名字。地震发生时,刘亚春的儿子正在那幢坍塌的教学楼里。但他没有刻意去搜救自己的儿子,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校长说:“我不是不爱我儿子,在我组织救人时,我也想着儿子的安危,只是我必须压在心底。”
更让他痛苦的是,地震还让他失去了爱妻。这双重的悲痛,让一个普通人如何承受?
丈夫、父亲、校长,刘亚春谁也放不下。
震后一个星期以来,刘亚春一直陪伴着地震幸存下来的学生。学生们注意到,校长一头黑发在短短的7天里长出了许多白发。别人问起地震后他家的情况,他总是淡淡地回答“家里还好”。这个看似坚强的男人,如今有一个小小的习惯,不管天气多热,他都爱站在阳光下打电话,那里有学生们三三两两在聊天。他说,人多的时候心情好,人少心情就有点儿烦,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就很难过,想家。
“家”,对每个人来说,是多么温暖的字眼。它包含着欢笑、阳光、成长和分享,它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一块。那是轻轻一碰,都会让人掉泪的地方。可是,在惊心动魄的抢救行动中,很多老师都像刘亚春这样,义无反顾地割舍小家、顾全大家,在灾难骤然来临时,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们这些最普通的人,迸发出最伟大的力量。
北川中学教师蹇绍奇,地震时,他正和上百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开会。他立即组织学生撤出礼堂,向安全地方撤离。就在此时,有人跑过来,告诉蹇绍奇:“还不去救你妈妈和侄儿?他们都被埋住了!”
一边是上百名惊慌失措的孩子,如果没有人带领组织,没有经历过地震的孩子很可能因为乱跑乱躲而伤亡;另一边,50米开外的废墟中埋着至亲家人,那是血脉相连的骨肉。
看着哭成一片的学生,蹇绍奇朝着亲人被埋的方向,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妈,原谅您不孝的儿子!”
安顿好这上百名学生,蹇绍奇又得到了另一个噩耗:他在北川中学上高一的女儿,也被埋在了废墟中。没等见上孩子一面,女儿已永远地走了。可是,没有人见到蹇绍奇在师生面前流一滴眼泪,他默默走上废墟,加入到了抢救幸存学生的行列。
廖光明老师的母亲遇难了。他一直在学校抢救学生。当晚10点过后,廖光明独自一人回到家,这个七尺男儿,向埋着母亲的废墟,直直跪下,“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强忍着的眼泪飞涌而出。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廖光明擦干眼泪,又回到了学校。
在蹇绍奇老师的手里,有一个普通的小软皮本。上面记录着:
刘亚春,失去爱人和儿子;
刘宁,失去女儿;
李军,失去女儿;
宋波,失去儿子……
就是这些承受着失去亲人痛苦的教师们,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也是这些承受着失去亲人痛苦的教师们,带着学生撤退到绵阳市,与他们一起生活,忍着悲痛给学生上课。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教师:在最危难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把自己的坚强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奋力为学生驱除黑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崇州市鸡冠山小学校长王京平,迅速带着师生转移到半山上的一户农家。不久,下起了大雨,山风猛烈。孩子们冻得哆哆嗦嗦。这处地方,房顶已经垮塌。主人告诉王京平,屋里有一些棉被、雨布,但不敢进去拿。
冒着余震的危险,4名教师立即冲進去,拿出了棉被和雨布。主人也冒险从废墟里刨出一点大米,让师生煮了一锅稀粥。饭不多,老师们便把自己的粥全部分给学生,让他们补充体力。
夜里,雨越下越大,积满了水的雨篷摇摇晃晃,向下坠落。王京平和柴合林老师迅速站到中央,把雨篷撑了起来,女老师们则站到外面拉住雨篷的四角。
山里的雨,这个季节仍然透着凉意。老师们很快就湿透了,有人打着喷嚏,有人哆嗦起来。晚上余震不断,孩子们非常恐慌。老师们撑着雨篷,不断安慰学生:“孩子们不用慌张,有老师在,你们可以安心睡觉。”就这样,教师们举着雨篷,站了整整13个小时!
第二天中午,雨停了,家长们赶来,看着全身湿漉漉的老师和没被雨淋着的孩子,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下午3点,还有43个孩子没有家长来接。这时,对面的山坡开始垮塌,王京平决定:带着学生尽快走出灾区。此时,走出灾区的唯一道路已被巨大的岩石半路拦断,他们只能走一条泥泞的山路。这条路上,一边是随时都会再次发生滑坡的山体,一边是水势湍急的河流。为了孩子的安全,老师们身背年幼的学生,手里牵着稍大的学生,没有任何避雨工具,在雨中艰难地前行,一听到山石滚落的声音,就立即护住孩子。
雨越下越大,王京平的眼镜上全是雨水,根本看不清路。只能边走边用衣服擦拭眼镜,牵着学生继续赶路。
10公里山路,师生整整步行了3个多小时。傍晚7点,23位教师带着43名学生,终于来到安全地带,登上了教育局派来的救援车。
换上干净衣服,孩子们酣然入梦。老师们这才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伤痕:彭莲清的两只脚磨烂了;尹胜华的脚背磨破了,血把皮肉和袜子粘在一起,撕都撕不下来……
这就是我们教师的英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站了出来,把明天的希望交付给学生,为学生撑起一片安稳的天。
他们也许没有强壮的身躯,但他们精神的脊梁是如此的坚强!“光荣的人民教师”,地震中每一位关心学生的教师都当得起这样的称呼!
“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地震后,众多媒体齐集灾区。很多记者都在搜寻谭千秋、张红梅、张米亚、张家春们的光辉事迹。
然而,地震之前,这些教师没有什么特别光辉的大事,也没有英雄式的豪言壮语。
在表现出这些壮举之前,他们只是与千千万万中小学教师一样的普通教师。
一位记者曾经徒步走到映秀镇,问了不少人:谁认识张米亚?大家都茫然地摇头。
张米亚是一个毫不出名的普通人———这个情况不只在他身上有,别的英雄教师身上,也都有这样的特征。可是,就在这些非常普通的教师身上,在他们的普通中,有着善良、爱和责任心。
他们说过的话,都很普通。
谭千秋最爱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谭千秋家乡在湖南,1982年6月湖南大学毕业后,学校让他留校任教。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虽然领导反复做他的工作,可当他得知四川东方汽轮厂厂办学校急需教师时,便立即申请到那里去,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该校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个朋友准备把谭千秋调回衡阳,待遇从优,被他婉言谢绝。父母见他离家太远太孤单,极力劝说他回来,他便耐心地对父母说:“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年再说吧。”后来,汕头、韶关有关单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直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片热土。
脸上总带着微笑的张红梅,时常对老师说:“做好幼儿工作要有爱心、有耐心、更要细心。”见到学生,张红梅总爱用手拍拍他们的小脸蛋;做游戏,她总是注意学生的安全,磕着碰着,都让她揪心。生性好强的她,既当园长,又当教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佳欣幼儿园已有了一定的规模,赢得了附近村民的信任,他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她办的幼儿园来。他们说:“送到这所幼儿园,有张红梅,我们放心!”
张米亚是映秀镇小学二年级的老师,与他同教二年级的贾正秋很好胜,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和她一起教平行班。可是张米亚不在乎,他笑着对贾正秋说:“大姐,没关系的,我尽力就可以了。”对名利,张米亚总是看得很淡。
随和的性格为张米亚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名“亚亚”。米亚罗,是四川著名的红叶风景区,张米亚的名字由此而来。也许,家乡那壮丽的红叶风景,给了他这样宽广的心胸。
他们做的事,也都很普通。
张米亚是个男老师,照顾学生却比女老师还心细。有的学生走读,下雨鞋子湿了,他就想法找来鞋给孩子换上。
学生们也很喜欢张米亚,爱往他家里跑。不管多小的孩子到家里,张米亚都把他当成一个完全平等的朋友来对待。泡一杯柠檬茶,谈上半天心,很多学生说:“张老师就是我们的‘哥们儿。”
有时候,同事们甚至觉得他对孩子有些溺爱。他们说,张米亚批评学生的时候从不板着面孔,总是温和地讲道理,还笑眯眯的。学生自然就喜欢他,从来不怕他。同事对他指出这一点,让他改改。张米亚总是笑着摇摇头,说:“我最怕孩子受到伤害。”
地震发生后,张米亚震憾了全中国。可他的同事不奇怪:“他那么做我并不吃惊。以他的个性,他肯定先把所有孩子都送出去,自己最后再走,腋下还要夹上两个孩子。因为他平时就很爱孩子。”
像张米亚一样,谭千秋也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把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还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
在同事眼里,谭千秋是个热心的人。有个学生家里很贫困,还老是逃课到网吧。谭千秋把家长请到办公室。家长一边请学校多教育孩子,一边哭着诉说家庭的情况。谭千秋的眼睛红了,送走家长时,他悄悄塞给家长200元钱。
至于张家春,则是学生眼里的“开心果”。他们说,有了他,大家总会乐得腮帮子疼。
给学生们上第一节物理课,张家春用夸张的动作和声音模仿水沸腾的样子,全班同学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个身高1米68,瘦瘦的“眼镜男”。
好多孩子觉得物理难,可有了张家春老师后,他们却很盼望上物理课。在充满笑声和掌声的课堂上,同学们发现,力学、电学原来不可怕。
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真的是除了平凡还是平凡。
可是这些平凡里,却闪耀着动人的光芒。这光芒,他们的学生不能不感觉到。张米亚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学生,问这问那;张家春的学生把他看作“大哥哥”,有问题总爱向他请教;谭千秋是学生眼中要求很严格的老师,一些调皮的学生每次发觉谭老师看他,就知道是在提醒他,不要犯错。可一旦他们取得了好成绩,谭千秋总是笑得最灿烂的那一个……
这光芒,他们的同事不能不感觉到。谭千秋是对工作很认真的人,每次在教学上有了什么新想法,总是愿意提出来和同事分享;张家春是同事眼中的“才子”,幽默风趣,有什么难题找他,他一准不会推辞;即使到今天,贾正秋还记得从前张米亚帮她解决教学难题的几个片段……
這样的事,哪一位普通教师不曾经历过?然而,正是这无声无息的爱与责任,在大难来临之际,却能以异乎寻常的力量爆发出来,让人为之动容。面对教师的英雄行为,大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可一位救助学生并幸存下来的教师却说:“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
真正的大爱无言,用这一句话做注脚便已足够。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英雄教师,他们的平凡,他们的伟大,令亿万人潸然泪下。
山河同悲,日月共泣。
地震的第二天,张关蓉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丈夫。谭千秋静静地躺在地上,仿佛熟睡一样。可是他的身上、脸上,布满了厚厚的尘土和血迹。
生怕弄痛了自己的丈夫,张关蓉轻轻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谭老师的离去,像钢针一样扎在东汽中学的调皮学生心里。
高中三年,教导主任谭千秋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句有名的开场白:“下面宣布处分决定……”只要他说这句话,总会有两三个学生被处分。为这,调皮学生没少在背后骂他。
5月12日之后,骂他的学生后悔了。他们在网上说,他们误会了谭老师,其实谭老师“一直在挽救我们这些学生,临死前也是这样”,“现在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了”。
感到悲伤的,还有他的家乡湖南人。5月16日,在妻子的陪同下,谭千秋的头发与指甲回到故乡,回到了父母身边。
长沙50多台出租车,自发组成了车队,去迎接这位湖南的优秀儿子:“相对于英雄,我们的工作真的很平凡,暂停半天营运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他的母校,湖南大学,一万多名学生排成数百米的长队,手持点燃的蜡烛,一路烛光,迎接自己杰出的校友回家。
成千上万人的心,就这样被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教师的辞世触痛。四川在哭泣,湖南在哭泣,北京在哭泣,上海在哭泣。在故乡湖南祁东县,成千上万的人自动会集起来,默默地跟在张关蓉和她小女儿的身后,护送着谭千秋走了一程又一程。
其实,这次在地震中逝去的教师,哪一个不打动所有中国人的心?哪一个不是让13亿人飞泪如雨?
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避难的地方。一位牵着孩子的母亲,不准5岁的儿子参加儿童节活动。她说:“我们家长都约好了,这个儿童节就不过了,集体悼念老师妈妈。”
“老师妈妈”,就是那位脸上总带着微笑的张红梅啊!
家长们说,张老师和她儿子走了,我们的孩子都是她的儿女。这个儿童节,家长们已经约好,孩子们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要集体悼念这位伟大的老师,来度过这个别样的儿童节。
在映秀镇一顶简陋的帐篷里,8岁的杨茜睿,一提起张米亚老师,马上就不再笑了,眼睛也跟着红了。
有时候,杨茜睿会不自觉地哼唱起张老师最喜爱的那首歌:“……做远远看护的月光,不做阻挡你的墙。我的爱是摘下自己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可唱不了几句,小姑娘就停住了,望着学校的方向。那里,张老师走时,手臂下还紧紧护着两个学生。孩子活了下来,而他的“翅膀”已经僵硬……
亲爱的老师呵,您成了断臂的雄鹰,却依然盘桓在我们的心里。孩子们啊,要记住张老师给了你们“翅膀”,要学会用它高高飞翔!
谭千秋、张红梅、张家春、李佳萍、苟晓超、张米亚……敬爱的老师,请你们安息吧!逝者已去,但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崇高的信念和闪亮的精神。正是这样的信念和精神,撑起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正是这样的信念和精神,推动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让我们能昂首不屈,大步向前!
5月19日,北川中学在绵阳复课。校长刘亚春在复课仪式上坚定地说:“地震可以毁坏我们的学校,可以毁坏我们的家园,但永远摧不垮我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
英雄的教师,请安息吧,我们会永远记住:是你们,给了孩子飞翔的翅膀;我们,会继续带着孩子搏击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