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阅读 规范答题
2008-04-23曾佐希
曾佐希
文言文阅读是中国高考独特的风景,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更是考生掌握的难点。虽然如今分省命题难易不一,总体上讲,文言文阅读在取材上一般都选用较为接近口语的浅显形式的文言文,既非冷僻,又非过熟。文言文命题原则上可以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词义辨析,包括实词的词义、虚词的词义及用法;第二块是句意理解,主要是断句和翻译,包括文言的句式、古今异义等;第三块是文意分析,主要有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等。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板块入手来体味文言。
一、文言词义巧辨析
文言词义辨析,包括实词的词义、虚词的词义及用法。
2000版《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掌握100个文言实词,其实,在文言文考查中,未必就只限于这100个实词,实词的考查往往与选文有关,选文中关键实词对理解文章至关重要的或容易搞错的,便是考查点。
相对来说,虚词考查比较稳定,限定的18个虚词,各省高考几乎都在这个范围内命制。18个必须掌握的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方式
文言实词命制一般选择4个较为常见的文言实词,放在上下文中,要求考生分辨对它们的解释孰正孰误。
文言虚词一般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想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已有知识与现在面临的新问题串连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一般有4个例句是从中学课本中选来的。这样做便于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规范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最好的方法是把所在句子翻译出来。
实词最好把所给的解释放回原句中对应翻译,这个时候简单一点的错误都可辨析出来。难度大一点的,会出现几个句子翻译都顺畅的情况,要判断谁是谁非,最好回到文中,根据上下文来对应落实。有了上下文的参照,就可以发现有的意义不可取了。
虚词本来是没有实义的,通过翻译,根据上下文意可以很快判断虚词的用法。
●技能升华
[实词词义判断法]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讠(言)、辶(走)、忄(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高考曾出现的“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就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如19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3.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如:19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19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
4.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如课本出现的: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又如高考题中曾出现的一些词语:在官清恪,未尝闻私(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 或妄嗔怒(轻举妄动,胡乱)。
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又如1991年高考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6.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动词充当,定语是形容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2000年高考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一些参考书上还列出了“通假推断法”、“词语结构推断法”、“比较推断法”等 。翻译文言实词还要特别注意同形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
●虚词易混点
虽然虚词一直是考生失分最多的点之一,但18个虚词,如能掌握相关例句,一般不是问题。最难的是“而”、“以”、“与”三个虚词里面最易混淆的用法。
1.“而”用作连词,表示上下文的各种关系,其中两个动词相连,表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的区分是最令考生头痛的。
承接关系,是指前后两个动作有一定的先后,一般可以把“而”翻译为“于是”、“就”、“接着”。修饰关系,是指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伴随状态,作状语,起修饰后一个动词的作用,可译为“着”、“地”。如《鸿门宴》中: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显然,“撞”后才“破”,“而”表承接关系。又如《劝学》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是为了“望”,是踮着脚跟望,“而”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关系。
2.“以”作介词和连词都有“因为”的意思,考得细的时候,命题人会从这个角度命题,考生常常犯糊涂。
“以”作介词,表示原因,是一个句子里面的事。“以”引出一个对象,形成介宾结构,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以”就是介词。
“以”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显然这里的“以”是因果复句里表原因,作连词。
3.“与”作介词和连词都有“和”、“跟”、“同”的意思。“与”作介词,是为主语引出一个对象,形成介宾结构,如《促织》: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爸同你算账。”“与”作介词。“与”作连词,前后两个词是并列的,平起平坐。如《勾践灭吴》: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谋臣和爪牙之士”是一体的,“与”作连词。
●基本测试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2.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3.吾亦望汝副其心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6.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7.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0.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1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13.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参考答案
1.造,到、去。2.爱,珍惜。3.副,符合。4.以,被任用。5.腰,动词,腰戴。6.与,介词,和,跟,同。7.与,连词,和。8.而,连词,表修饰关系。9.而,连词,表修饰关系。10.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11.而,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12.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13.以,介词,表原因,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