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课程问题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2008-04-23亓凤琴李英
亓凤琴 李 英
[摘 要]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效果不佳,存在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德育实施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等问题。提高德育实效性应使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改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无不为”对抗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1-0024-03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面对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现状,各高校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德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暴露出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和学生不满情绪滋生。据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且重实践的方法,而对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同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双向互动的德育活动。德育需要主体性教学,需要实践教学与活动教学,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的德育课程实施中,主要仍以传统的方式,即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灌输和传授德育课程内容,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聆听教诲。而当代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一些既定的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他们常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其次,德育实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德育成了空谈之说。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说法早已不新鲜。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政治的、世界观的、人生观的因素等,所以,德育内容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也正因如此,德育课程基本上以说教的面目出现,教师常常运用道德禁令或指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旨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德育实施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说教课程。德育也随之成为空谈。
再次,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学生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为单纯的训练行为,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高校德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其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后果是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德育内容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内化,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
导致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2]: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第一,德育按照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和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这是德育的目标和本性。但德育过于理想化虚化了德育目标,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无所适从。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必须以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依据,但它决不是唯一的,德育政治化偏离了德育规律,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第三,我国德育工作片面强调即时性,在德育现实中有太多应时、应景、应制的成分。这种德育的功利化忽视了德育本性,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德育内容不仅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我国德育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客观地对待其他德育文化。德育思想封闭化禁锢了德育资源,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的网络传播和影响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好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消费,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因此,德育网络化极易淡化德育功能,也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第一,长期以来,在教育强调只是知识习得、观点记忆的背景下,道德教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陪衬。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德育的定位误区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高校德育习惯于课堂教学传授,且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加之德育教材内容比较深奥苦涩,很少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而且,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第三,高校大多数道德评价还只是一个形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较为抽象,评价方法刻板,评价手段单一等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国德育还没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的现象。教育目标阶段性不明确,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重复、脱节;在德育的管理上,中小学严格有余,大学则管理不够。第五,高校德育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而且,学校与家庭基本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案与途径,家庭德育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再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其一,大学生若普遍没有德育实践,不可能全面认识社会,践行社会规范。缺乏德育实践使大学生德育成为纸上谈兵。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交面广、读书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接触了解较多,加之思想观念的开放性、自主性,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忽视价值观培育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与过去几代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大学生个体之间差异也在增大,给注重共性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破除德育中存在的模式化现象,加强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德育。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对高校德育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本固则根生,大学生健康心理是德育的目标与大学生发展的根本。
由上可知,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也有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原因。这些因素和原因相互牵肘、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目标和理想效果。
三、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几条建议
1.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
对于是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东西方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东方国家倾向于开设专门的课程,而西方国家多倾向于否定专门的德育课程。在我国,系统化、专门化的德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德育课程化与知识化。德育课程化使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德性培训的任务,而德育知识化则很可能造成德育的教育形式沦为灌输式,也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这与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掘和提炼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归纳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渗透德育的要求。渗透教学是难度很大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渗透能力,成为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2.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治”对抗德育实效性低迷
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正面的显性课程可能引起的冲突和逆反心理增强,而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并通过受教育者内心的体悟,对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洗礼和较持久的影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式主要包括:(1)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2)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反映治校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学校建筑物、校园规划、教师设置等;(3)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4)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如校风学风班风、领导作用、教师言行和学校人际等。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感叹:“无为而治,其舜也与!”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无为”反而能“取天下”。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理行为,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为无为,则而是在适当管理的前提下无不治。”高校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思想和意识的成年人,虽然缺乏社会实践而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有着辨别判断是非的思考能力。于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规章制度与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
世界是多元的,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也是在扬弃与继承中变化着,因而客观上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现实的。真实的德育在于教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淡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教育更为人性化的使命,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从人的成长规律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祛除伪善的说教,还真实的感受给学生。德育课程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变化和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存在脱离大学生生活,理论化、政治化突显的趋势。德育课程改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借助个体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高校德育回归生活是保证德育实效的紧迫要求。
4.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大学德育过程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明了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自身提出任务,并独立地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3]受教育者通过自觉地选择道德目标,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调节自身精神状态并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达到德育目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自我教育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去教育,使大学生们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辨别是非善恶,遵从道德之善,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堂,王莎.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课程改革和实施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7):34-36.
[2]胡弼成,李鹏佳.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原因剖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133-137.
[3]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01.303.(责任编辑 刘 平)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QI Feng-qin,LI Ying
(1.College of Distance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00, China;
2.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 Abstract:There are some reason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ety, school and student. The problems arise from the inefficiency in mainbody-functio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far from real life and the emphasis on target other than process. To improve moral educ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penatrating moral pactors into curricular comprehensively,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hidden curriculum, and making moral curriculum guide everyday life, cultivating students' self-taught ability.
Key words: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moral educaton;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