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教学中的个性化鉴赏与教师的点拨

2008-04-19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4期
关键词:诗歌教师教学

本期名师:白素云

青年教师:张小屹 王 晖 冯 彬

白素云:各位老师,大家好!长期以来,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今天我们选择北京市第五中学王屏萍老师上的闻一多的诗歌《也许》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就诗歌教学中的个性化鉴赏与教师的点拨做进一步的探究。我们先来观看这个片段:

师:我们在预习中初步进行了诗句鉴赏,同学们在课堂上把范围再缩小一点,能不能谈谈哪些字或词语最感动你,最让你欣赏或者最有表现力?可以单就课文所选版本谈,也可以在两个版本的比较中感受。

生1:“轻轻”“缓缓”。

师:想想我们曾经在哪里注意过叠词,它们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有些学生:《迢迢牵牛星》《再别康桥》。

生1:“轻轻”修饰盖的动作,感觉像给女儿盖被子一样,很小心;“缓缓”修饰纸钱飞的速度,很慢很慢:它们都表现了父亲不愿惊动女儿,那种很深的呵护之情。

生2:我觉得“拨”字有表现力,给人以很调皮的感觉。

生3:“拨”比“攒”好,很生动。“攒”我不太懂。

师:“攒”是“聚集”的意思,想想阳光“攒”起来是什么样子。另外我还提示大家:“攒”在古汉语中通“钻”字,你再试着比比,看会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摇头)

师:没关系,体会和鉴赏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先放在这儿,什么时候大家有感觉了,我们可以接着聊。

生4:“不许”比“不能”好,“不许”比较主观,“不能”比较客观。

生5:正因为此,才是“不能”比“不许”好,有无助感。

师:你对“不许”与“不能”的表意把握还是挺准确的,争论点其实是在主客观效果哪个更符合诗境。

生:(议论纷纷)好像各有道理,都不错。怎么回事?

师:(笑)先放放,我们先讨论别的,也许会触类旁通。

生6:“这”比“那”好,“这”是近指代词,好像离女儿很近。

生7:“根儿”比“根须”好,“根儿”读起来很轻快,与小草放在一起更和谐。

师:非常好,我很欣赏她的鉴赏角度。音乐性是诗歌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我们在鉴赏时却常常忽略它。我们不妨把两个词分别放在诗中去体会一下。

(下面有学生轻轻的吟诵声……)

生8:“那么”有表现力。

(下面有学生表示疑惑)

师:她找的词语有点儿与众不同,是个虚词。有同学好像不赞同,是不是觉得虚词不表意,怎么会有表现力呢。我们还是请齐肇楠同学自己说说好了。

生8:说不清,就觉得好。

师:你帮我们读读吧!

生8:(读后)我知道了,读到“那么”要停顿,后文的感情一下子都被引出来了。

师:还可以注意一下题目“也许”,它不也是个虚词吗?把两个虚词联系起来去体会,想想其表现力与实词有什么不同?

生9:虚词本身不表意,但会带给你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生10:言有尽而意无穷。

(老师笑笑表示肯定)

生11:我喜欢“伞”字。特形象,上面是松荫,下面是女儿,像一幅画一样。

(有学生面露疑惑的神情)

教师:“伞”字真是很形象呀!它让我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六把伞》,其中有一把亲情伞,它这样写道:“我瑟缩的肩膀,是谁一手抱过来护卫,一手更挺着油纸伞,负担着雨势和风声。”

生11:我明白了,“伞”字里除了形象还有亲情。

(学生们频频点头)

白素云:这段“教学对话”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我们先就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点拨”这一话题来讨论。我认为,教师点拨是课堂的临时生成,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智慧的外化。在师生对话中,点拨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教师当堂解惑,学生如醍醐灌顶;二是师生相互启发,彼此渐入佳境;三是留有空白,提供想象空间;四是课下查找资料,课上各抒己见;五是问题暂时存放,等待学生觉解。下面就请各位老师谈谈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使用了哪些点拨方法?哪个地方点拨得好?好在哪儿?

王 晖:我非常欣赏王屏萍老师对“伞”的留有“空白”的点拨。虽然教师没有把话说“满”,但学生一样被“点醒”了。开始学生的回答仅仅是停留在对“伞”的形象的理解上——一幅美丽的画面。怎样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入呢?此时教师不是简单告知答案,而是及时地引入了余光中的《六把伞》中的亲情伞,其中“伞”的作用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智慧的火花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伞”中所蕴含的亲情。我觉得,这个地方的点拨很巧妙,这使学生对诗歌的鉴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同时也给我一点启示:语文教师如果具备深厚的文学底蕴,不仅能帮助学生解惑,同时也能陶冶其情操,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张小屹:我对学生辨析“根儿”和“根须”两词印象较深。我觉得,此处的点拨是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渐入佳境”的一次成功表现。这个学生从两个词语阅读时的声律感受来辨析它们的优劣,角度十分独特。学生的个性阅读体会触发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敏锐地抓住这个契机,顺势提出了诗歌的“音乐性”这个教学难点,提醒学生“音乐性”是鉴赏诗歌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师的点拨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虽然教师没有条分缕析地讲解名词术语,但很多学生已经理解了,并开始轻轻地吟诵起作品。教师适时的点拨使更多的学生进一步领会了诗歌的妙境,“一枝独秀”变成了“万紫千红”。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所期待的理想教学境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吧。

冯 彬:诗歌的解读要建筑在个性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上,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相同,并且学生直接的生活体验和间接的生活体验都是有限的,积累也不丰厚,感悟还不很灵敏。因此,会出现对作品的解读不到位或有争执的情况,正如上述片段中对“不许”与“不能”的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仍不能达成共识,心存疑惑,这是非常真实的课堂体现。这时教师没有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把问题暂时存放,留待他们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不断地体会和鉴赏,触类旁通。让一首诗伴随学生的成长而丰满起来,有不同于教师的理解和审美情趣,岂不妙哉?

白素云:细品这个教学片段,妙处还不止于此。我们发现,学生的鉴赏,可谓真实多彩;教师的点拨,又能不拘一格。我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点拨方法,都应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因为诗歌既有它立意的确定性,又有其含义的丰富性。读者对同一作品产生多义理解是文学鉴赏的规律。宋代张舜民在《画墁集》中说“诗是无形画”。既是“无形画”,教师为何要千方百计使其成为统一的“有形画”呢?由此看来,恰到好处的点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有利于“活化”学生的审美思维。

下面我们再反思一下这个教学片段,看看哪儿的点拨还不太到位?面对教学难点,举例说说怎样点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王 晖:我认为,对诗歌题目“也许”的理解是一个教学难点。应该说,有些学生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但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意无穷”中所包含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如果此时教师能顺着学生的回答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品味作品则更好。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诗中带有“也许”的诗句再细细品析几遍,让学生充分体会,以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和生活情感体验来看,回答出“诗人不愿承认女儿已死的现实”,“希望女儿只是像往常一样哭过之后睡着了”,“表现诗人的痛苦与无奈”等等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进入了一种积极的状态。待有几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把更多的“意”留给学生课下去思考、想象。相信随着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不断增长,日后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了。

白素云:我很赞同王晖老师既积极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又把更多的“意”留给学生课下去思考、想象的观点。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幅画,中国画论中有“无画处皆成妙境”之说,艺术贵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诗歌教学中的“空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大家想想,在诗歌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好方法有哪些?

冯 彬:我觉得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最有效途径是诵读。诗歌是诗人用精练的富有韵律美的语言来承载思想和感情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它比其他文本样式更需要通过诵读来体味其妙处。比如片段中学生8对“那么”一词的体悟,由疑惑到顿悟,就是通过诵读实现的。面对难点,有时“诵读”就是一种很好的点拨。可惜的是,这个片段更多地注重理性的分析。例如,学生1对“轻轻”“缓缓”两个词的分析的确不错,但叠词的作用主要是借助语言的乐感充分表达心中的情绪,这种韵律感不通过诵读是难以感悟到的。我以为,这时不妨再请几位同学轮流诵读相关语句,教师在语气的轻柔、语速的缓慢上作些指导,让学生在轻缓的乐音中深入体会蕴涵在其中的伟大、深沉的父爱,使学生沉潜于文本,让阅读的“感性”与“理性”交融,也许还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

张小屹:除诵读外,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课例中,学生们对“攒”字和“拨”字哪个用得更好出现了不同意见。虽然教师给了一些提示,但学生仍摇头表示不理解。我觉得此时教师可以跳出从词语含义提示学生的思路,不妨结合诗人不愿意让最轻微的动作打扰自己女儿“睡眠”这一细节,再来引导学生体会;还可以提示学生假设情境:“我”生病的时候,“我”遇到挫折的时候……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父母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爱自己的。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情体味中去把握作品情感,理解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理想。

白素云: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诗歌教学,重在读者的个体感悟和体验,教师的适时点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点拨是否恰当,又与教师的个人学养、品性、机智等因素密切相关。最佳教学途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活思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对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品味语言中领悟诗情。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仅仅是个开始。下次活动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人物简介

白素云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数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特等奖或一等奖;40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参与全国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编著多部教学著作;个人专著《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被列为北京市普教系统重点推荐书目。

张小屹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高级教师,教研组组长,区级骨干教师。数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二等奖。撰写的《〈现代诗三首〉教学设计示例》,被收入《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教师用书语文必修(一)(二)》。多次承担各级公开课,多次参与编写各种教学书籍。

王 晖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高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数篇论文获国家、市、区级一、二等奖。2006年获东城区教育系统育人奖。2007年《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获东城区第二届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对新课程改革思考的论文收入《中小学教学与管理论文集》。

冯 彬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区级骨干教师。论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教学因素分析及对策》获北京市中学JIP试验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研究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获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研究课评比二等奖。

猜你喜欢

诗歌教师教学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