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心理路径 有效解读诗歌
2008-04-09成龙
成 龙
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中的重点与难点,被列为考查中的最高级E级。进行有效鉴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感悟式、诵读式、关键词式等等。笔者认为从诗歌创作的心理路径入手,进而体悟到诗歌鉴赏的心理路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作分析。
一般来说,创作的心理路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心有所动→思有所选→笔有所写。这三个阶段概括了创作过程中的主要流程,也包含了创作结果的呈现方式——文体的特征。
第一阶段,心有所动。
写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生活、世事、自然事物心有所动——触动、感动,是创作的先决条件。诗人看到窗外落花,也许会敏感地联想到时光的流逝、人世的沧桑,看到眼前的长河、无垠的天空,也许容易产生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之感,看到大雁北归、倦鸟归林,也就很快滋生游子思乡、思妇思夫(思夫思妇)之情,等等。在心有所动之时,便有了创作的冲动,如骾在喉,不吐不快。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所选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词人于暮春时节登上超然台,眼前所见为细柳迎风飘扬,密密斜斜,春水流淌,春花满城,一片烟雨缭绕之中,万户千家隐约可见。置身于此景,远在异地他乡任地方官的苏轼心中乡思涌动,此时便处于心有所动的状态之中。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乃人之常情,当心有所动之时,便思量着如何把这种“动”表现出来,是直接叙述还是间接表达呢?由于诗歌(可以推而广之到文学)贵在有意蕴,有含蓄、耐人寻味之美,于是便需找寻托寄之物以表达心中之“动”。接下来便进入创作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思有所选。
心中的感情不是随便找个什么事物就能寄托的,得要和所表达之情相通连,有相近相似之处,能担起承载之任。此时,诗人便从已有的生活体验或创作积累中寻找选择这事物了。应该说,何物能托寄何情,是有所讲究甚至有所规定的,是由来已久形成了共识的,在创作中人所尽知。当然也有的诗人有创新精神,大胆使用有新意的构思,以达新颖之效。但无论怎么选择都不能违背基本的原则——情与物有相似相连相通之点,切不可相距太远或完全不相干致使读者不甚明了。想表达欢快之情,便需选择色彩鲜艳、基调明快之物之景以托之;想传递悲伤之意,便需选择色彩暗淡、基调低沉之物之景以寄之。前者如青山绿水、暖日煦风等,后者如寒鸦孤舟、落日独雁等。当然,有时为了能更强烈地表达心中之情,便会选择与情感基调相反的物与景,以收到反衬之效,如以乐景衬悲情,使悲情更悲。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所选王维的《新晴野望》。诗人王维在雨后新晴时分,于原野极目远眺,心中顿生无限适意之感。诗歌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的感受:空气清新明静,原野开阔空旷。这样的感受是要靠具体的景物来承载和传递的,于是诗人便选取了郭门、渡头、村树、溪口这些景物。特别是第三联中白水碧峰,由于雨后河水上涨,“白水”在阳光照射下闪动着粼粼波光,比平时显得更加明亮;而雨后群山本已清新,经太阳照耀,“碧峰”秀出,层次感顿生。第四联中,作者选取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为前面描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了无限生机。上述景物经由诗人选取组合,便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图。
通过所选之物将内心情感宣泄、表达出来,对于诗人来说,最终得靠语言来实现。因此,除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之外,诗人表情达意还要思考选取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这便是笔有所写。
第三阶段,笔有所写。
还是以2007年全国卷Ⅰ所选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为例。该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所抒之情乃因触景而生。前面说了,苏轼因登超然台所见而触动思乡之情,心中不免伤感,接着便选取了“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来表达无奈、苦涩的心情。“咨嗟”是“叹惜”的意思,故李白在《蜀道难》中说“侧身西望长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故人”相见,本应高兴,而词人却说“休对”,可见是无奈之举。“且将”的“且”是“暂且”“姑且”的意思,表达的还是无奈。总的说来,词人触景而生思乡之情,却无法回家,只能叹惜不已,只能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这些感情,都由作者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包括所选取的特定词语、特定技法)传递出来了。
由于性格、经历、意趣等的不同,在“笔有所写”的过程中,诗人往往会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来,如李白往往飘逸潇洒,杜甫往往沉郁顿挫,王维往往清新脱俗,陶渊明往往恬淡自然,等等,不一而足。这不同的风格特征正是不同作家的标志。在这一阶段中,诗人会选择相应的表达技巧、构思方法,使得作品烙上了深深的个人印迹。
有了上述认识,便有了进行诗歌鉴赏的基础。那么,诗歌鉴赏是怎样的一种心理路径呢?它与诗歌创作的心理路径正好相反:眼有所见→思有还原→心有所动。
首先,眼有所见。指的是看到诗人创作出来的作品,“白纸黑字”呈现在眼前。当然这只是浅显的层次,关键是要读出作品写了些什么,写了什么物、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这些所选有什么特点,读出了这些,才算完成了鉴赏的第一步,大凡诗歌鉴赏都须以此为基础。
第二步,思有还原。说的是要把作品中有特定含义的物、景、人、事所包含的寓意还原出来。因为在古代诗歌创作中,那些常用来表情达意的物与景、事与人所蕴含的寓意基本是一致的,落日代表的往往是凄凉,孤舟则表达了孤寂之义,悲景生悲情,引用古事古人则往往是用典以刺世,引人以自况。准确还原那些寓意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所在,做到“准确”的关键又在于平时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知识。
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所选的两首唐诗是高蟾的《金陵晚望》和韦庄的《金陵图》。虽然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但细读诗歌,抓住诗中所选的景与物,还原它们所蕴含的寓意,就能发现,两首诗角度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相同的。高诗选取“落日”“秋声”等意象,并从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韦诗看出了画家选用的“老木”“寒云”等意象的寓意。“落日”“秋声”“老木”“寒云”等意象显然包含有伤心、悲痛之情,所不同的是,高蟾认为这种深度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而韦庄则认为那些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势衰败的伤痛,是可以画得成的。抓住了意象的特征及寓意,就能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了。
第三步,心有所动。读懂了特定物、景、人、事所包含的寓意,自己内心定会有所触动,诗中伤心事,会勾起自己的伤心事。当然,自己的经历与诗人的经历未必相同,但是相似的经历还是有的。再说,人是有感情的,这“人之常情”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一千多年前的杜甫被贬时会难过,现如今的自己有事不顺心也会难过,以往有离情别绪,现时代的人也一样有。因此,鉴赏体会诗歌中的内容、情感,既要结合作品语言、时代(创作)背景、作家情况,更要善于联系自身相似的经历体会,“心有所动”,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可以说是完成了诗歌鉴赏的任务甚至是达到了鉴赏的最高境界。
如2007年高考天津卷所选高启的《黄氏延绿轩》,这首五言绝句写的是春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作为学生是肯定见过葱茂浓郁的绿树与青翠碧绿的丛草的。诗人说“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表现的是春光浓重,扑面而来。这样的感受,学生也应该是有的,比如春日早起,拉开窗帘,一片明媚的阳光扑面而来。置身此景,我们自然会有喜悦之情,而明代诗人高启,面对扑面而来的浓浓春意,自然也会有无限欣喜之情。联系到我们曾有过的相似的经历体会,也就与诗人的感受高度融合了。
古诗鉴赏训练,首先应在阅读上多做些文章,读懂了,答题自然好得多。科学地读,首先应把握写作规律,想通了,古诗鉴赏就不是那么令人发怵的问题了。总之,我们只要把握住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进而为我所用,那么,诗歌鉴赏也就容易而高效得多了。
(江西省赣县中学 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