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期待高效教学
2008-03-18刘长兴
刘长兴
高效教学就是抓住了怎样培养人这个关键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切入,进行研究和探索,说得更加平实一点,就是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保落实、减负担。
最近,全市小学正在围绕高效教学这个全新的课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实践。应该说,这是课程改革进入关键阶段的理性选择。
如果说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于课程,那么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当前,教育理念、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层面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教学方法层面的改革就显得更为迫切。高效教学就是抓住了怎样培养人这个关键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切入,进行研究和探索,应该说这正是它的重要价值所在。
其实,高效教学是相对于低效教学提出来的一个特定的概念。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说得更加平实一点,就是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保落实、减负担。因此,在推进高效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一些思想碰撞。如果真地从思想认识上梳理清楚,高效教学就会成为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一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本质含义就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制定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实现学会、学好的目标,又能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课程改革以后,我们特别重视 “预设”和“生成”。只有教师的“预设”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的“生成”,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才会共同赢得成功。
二是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课程改革无疑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但是,创新总会蕴含着继承。在继承中吸收,在吸收中突破,是创新的主要途径。我国的课堂教学曾经拥有过许多经验(或成果),这些经验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比如“精讲多练”、“学练结合”、“阅读自学”、“先学后教”等,既能利用较短的时间保证学生当堂学会,又能留出较长的时间保证学生当堂练熟。现在看来这些方法仍然适用、实用。我们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新的教学技术支撑下,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是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人们常说,形式要服从于内容,服务于内容。其实,课堂教学也是一样。作为“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带着学生学的,所以决不可以搞“花架子”。当然,“内容”所必需的“形式”一点儿也不能少,“内容”不需要的“形式”一点儿也不能用。比如,一节课的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对其也很生疏,只能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形象的描述,才能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那么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课件、实验等“形式”来支撑“内容”,落实目标。假如一节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理解内容、实现目标,就是什么方法、技术也没“上”,同样应当给予充分肯定。运用最恰当的“形式”保证“内容”需要,才是求真务实。
四是正确处理典型与一般的关系。我们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大面积提高教师的素质,好的典型一定要为这两个“大面积”发挥引领作用。研究课(实际上就是观摩课和示范课)固然需要,但是如果让人们感到“看着好,学不了”,便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引领”也就更无从谈起。要实现两个“大面积”,当前除了要让研究课更多地体现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带动面上的学校和面上的教师以外,还应该尤为关注常态课。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在常态课这个领域里,使最一般的教师通过用最实在的方法,获得最实在的效果,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够保落实、减负担,那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期待。
当前,我们的课程改革确实处在两难之中,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过重负担;既要打好学习基础,又要保证全面发展;既要满足群众愿望,又要达到国家要求。高效教学的提出,对于破解这个难题,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而且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思想。只要坚持这个教学思想,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就一定会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责任编辑韩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