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都到哪里去了
2008-03-18朱永新
朱永新
“教育兴”的关键是“教师兴”,能否留住优质师资,取决于更全面、更系统的改革。一是彻底解决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二是大力推进教师的在职、离职培训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兴,这已经是被许多国家的发展所证明的硬道理。“教育兴”的关键是“教师兴”,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无论多么美好的意愿,多么宏伟的改革设想,都将被大打折扣或者变形,甚至消失于无形。只有发展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发展了的学生。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你的求学生涯中,真正影响过你的教师究竟有多少。有哪些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愿意真正地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信任我们,关心我们,帮助我们,激发我们的自信,开发我们的潜能,以自己渊博的学识让课堂里充满生机。有哪些教师极富有创造力,教给我们思考的方法,让我们不断地迎接那些真正的挑战,并视学校为快乐之所。
事实上,这样的教师已经越来越少,而且在继续减少。更多的教师变得被动应付甚至没有责任感,对他们而言,教书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在就业压力日渐巨大的今天,“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言论仍然响彻耳畔,越来越多的人视教书为最后的选择。因此,许多新教师走上讲台时,是以一个竞争中的落败者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而一群“失败者”怎能培养出具有成功心态的学生呢?
近二三十年,中国其实并不缺乏好教师。“中师生”制度虽然对那些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来说不甚公平,使他们丧失了更多的机会,但是毕竟为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保存了一批优良的种子。但是,随着“中师”的逐渐消亡,随着高校的扩招,优质师范生的数量逐年急剧下降。原有的优秀教师也经历了多次大转移。20世纪80年代的“从政热”,使一大批优秀教师跳到了行政部门,这是基础教育的第一次“抽血”。90年代初的“经商热”,又使一大批头脑灵活的教师(往往是学校的骨干)因对教师的待遇不满而毅然“下海”,这是基础教育的第二次“抽血”。从90年代起至今的“孔雀东南飞”热潮,使一大批西部的、农村的优秀教师流动到了东部、城市,优秀人才的非正常聚拢,造成了特别是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三次“抽血”,使许多地方只能靠代课教师勉强维持。
就这样,一方面优秀师资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师范毕业生的质量越来越糟糕,优秀学生几乎无人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导致好教师越来越少。教师质量的下滑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降低了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阻碍了新课程的推行,使应试教育更难扭转过来。
国家现在推行的免费师范生制度,其实可以视为当年“中师生”制度的一种延续。如果说当年的“中师生”制度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留下一大批优秀的种子的话,那么我们希望免费师范生制度也能够起到同样的甚至更好的效果。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尽快实现所有师范生全免费制度,并通过制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的机会。这种制度性的倾斜,能够有效地遏制师范生质量的进一步下滑,这是目前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
能否留住优质师资,取决于更全面、更系统的改革。在这种改革中,以下两点尤其重要。
一是彻底解决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要努力实现教师实际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的目标,通过制度甚至立法的形式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除此之外,还要努力解决教师之间收入差距问题,缩小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制订教师工资的国家标准,甚至可以适当向贫困地区或者西部地区倾斜。在这方面,成都等地区推行的同城同薪同酬的改革经验值得借鉴。这也应该是教育均衡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大力推进教师的在职、离职培训工作。如果说解决工资待遇问题是解决生存问题的话,那么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师培训则是解决教师的发展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首先是培训经费问题。越是发达的地区,教师培训经费越充裕;越是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经费越匮乏。我认为,教师培训经费应该通过一定的机制,与教师的工龄乃至于业绩等联系起来,相对透明、均匀地发放到各个地区,专款专用。越是贫困的地区,教师培训的意义就越大。各大师范院校也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及在职研究生的指标,使更多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其次是培训效率问题。现在,培训效率低是一个事实。要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各种经过认证的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到竞争中来,打破培训垄断,给学校以及教师更多的选择机会。
(责任编辑韩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