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阅读,规范答题
2008-03-18曾佐希
曾佐希
【接上期】
二、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既可是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或是抒情诗中的客观人物。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而只有真正地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
设问方式
诗中刻画了什么形象?诗中所写形象有什么特点?诗中所写形象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诗中为什么要写某一形象或所写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规范
诗中刻画了……的形象,具有……的特点,从而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鉴赏规范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了解作者,关注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可以很好地掌握人物形象所寄托的作者情感。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得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物语言 “念”,神态“独”“怆然而涕下”很好地展现了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常见诗歌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却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自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4.爱惜人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6.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形象如陆游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所描写的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典型题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京口,即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风,在水中摇摆。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1)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4分)
(2)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的首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2分)
(2)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4分)
人物形象答案:
1.(1)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2)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2.(1)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扣住原诗,分析出形象的个性特征,且言之成理即可。)
(2)王诗中表达的是欢悦之情,白诗中表达的是惊喜之情。
3.(1)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
(2)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2分)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