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与行

2008-03-18王梦瑶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刘向成竹虾池

王梦瑶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其实把闻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薄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

画家作画讲究这样一种境界: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宋代晁补之诗《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诗句,与可是宋代著名画家文同的字)。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

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

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做。如果你有学识,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

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不少学生空谈理想而不践之,最终也只能无有成就。

学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无数的事例——成功的、失败的、辉煌的、平庸的,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人之为学,不也应如此?

评点

本文紧扣题目来写,层次清晰,观点明确。作者首先用汉代刘向的话引出论点: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接着辩证地论述了“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推进和深入,并且将论述的重点放在了“行”上,可谓重点突出。另外,本文事例丰富且简约,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刘向成竹虾池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刘向《列女传》与女性题材琴曲之渊源与流变
猫头鹰搬家
沉痛悼念本刊副主编郑成竹教授
毛竹丰产林大小年生长差异研究
土池封闭式养虾技术
青虾池高效利用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