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环境问卷的修订
2008-03-13马红宇
摘要:以我国312名省队运动员为被试,对Carron等人编制的群体环境问卷进行了初步修订。结果表明,修订后的群体环境问卷在我国运动队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作为评估运动队凝聚力的有效和可靠工具。
关键词:群体环境问卷;凝聚力;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39-04
群体凝聚力作为群体的一个特性,代表着群体的团结、一致、和谐。实证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成员的坚持行为、出勤率、满意度及努力有关,由于凝聚力对群体发展、群体维持及群体目标达成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最重要的小群体变量[1]。运动队是由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该群体需要所有成员一起努力,共同承受训练和比赛压力以完成既定的任务。运动实践表明,凝聚力对运动队成绩的取得及其技、战术的训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一些诸如篮、排、足球等需要队员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集体性项目中,运动队的凝聚力更是其技、战术发挥的重要保证。原国家女排著名教练袁伟民曾总结到:“象排球这样的集体性很强的项目,团结就是生命,凝聚力就是战斗力”[2]。近年来我国一些集体运动项目特别是女篮、女足、女手等优势项目竞技水平持续滑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与教训。鉴于目前国内运动队的现状,对国内高水平运动队的凝聚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此过程中,运动中凝聚力结构的构建及其测量工具的开发是一个基础性和技术性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就凝聚力结构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凝聚力是单维的,如Lott等(1965) 将凝聚力定义为人际吸引[3],Evans 和Jarvis(1980)将凝聚力定义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4],Goodman, Ravlin和Schminke(1987)将凝聚力定义为群体成员对群体任务的承诺[5]。这种单维的观点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的争议,争议认为,凝聚力更应被视为是多维结构[6-8]。由于对凝聚力与绩效关系研究的结论不一致,多维结构的观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维结构是指将凝聚力区分为任务凝聚力和关系凝聚力[9]。任务凝聚力是指对群体任务的承诺或群体任务或目标对群体的吸引[10]。关系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间的吸引或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喜欢[11]。任务凝聚力可增加群体成员对任务的承诺及成员对任务的努力程度;而关系凝聚力则通过有效的情感沟通协同好他们的努力。其它研究者亦对凝聚力作出了类似的分类[12,13]。
在运动心理学中,凝聚力的多维结构以Carron及其同事的研究最具代表性,Carron及其同事所编制的群体环境问卷(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简称GEQ)已成为国外十余个国家广泛使用的测量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工具[14]。Carron(1982)将凝聚力定义为“反映一个群体在追求其目标和目的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12]。1998年Carron等人对该定义进行了修订,即“反映群体在追求其工具性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14]。这个概念基于三项假设:一是凝聚力作为群体的特性是可以通过群体成员个体的感知来进行测量的;二是群体凝聚力反映了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及群体一致性两方面,即将群体与个体进行了区分,群体与个体是指感知的两个对象或层面;三是成员对群体的感知主要集中在群体任务方面和群体社交(关系)方面。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维度: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群体社交一致性。这四个维度的构成了GEQ的四个分量表。其操作定义见表1。
国外研究对GEQ信度的检验多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对于此问卷各分量表的(系数报告,多在0.65-0.83左右[6,14]。这说明GEQ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对此问卷的效度检验则主要涉及了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其中,效标关联效度的检验多使用了已有的凝聚力问卷、坚持行为、团队建设等作为效标,大部分研究证实了此问卷具有效标关联效度[14-16];构想效度的检验则主要运用因素分析来完成,其中半数以上的研究证实了GEQ具有四维结构[6,14]。
综合国外对GEQ信、效度的检验结果,GEQ是测量运动群体凝聚力的有效、可靠的测量工具。故本研究选定该问卷作为运动群体凝聚力的测量工具。但凝聚力是否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编制的有关运动群体凝聚力的测量工具是否适用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此问卷能否在中国修订使用?本研究旨在引进GEQ,并以此问卷为基本材料,访谈部分中国运动队教练及运动员,探讨其项目在中国的适用性,并对相关项目进行修订,为国内运动队进行凝聚力研究提供方便、有效的测量工具。
1研究方法
1.1被试
选取我国21支手球省级运动队的312名运动队为被试。其中男性运动员152名,女性运动员160名;年龄17~33岁。
1.2实施程序
1.2.1问卷的翻译在征得GEQ主要编制者Carron的同意后,本研究以GEQ的18个项目为蓝本,请两位国内的运动心理学家分别将问卷翻译成中文,分析翻译差异并加以修改,再请定居国外的一名华人运动心理学家将该中文版本翻回英文。分析翻译前后英文表述的差异以发现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再次修改,直至确认问卷的中文与英文相比不存在意义上分歧。
1.2.2问卷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以GEQ项目为主,采用其四个维度的操作定义,对6名运动心理学专家进行访谈,了解GEQ的各项目是否符合相应维度的操作定义、各项目内容的表达是否明确。另外,还对32名国内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访谈,了解GEQ的四个维度是否反映国内运动队凝聚力的实际结构、各项目是否国内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各项目内容的表达是否明确、项目的内容是否需要补充。
根据访谈结果,Carron等人提出的凝聚力四维结构基本适用于中国运动队。但在具体项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给予了初步修订,主要体现在项目内容及方向上的调整上。首先,每个项目的分值范围过细,不利于运动员及时做出判断,故将GEQ采用的Likert九点(1-非常不同意,9-非常同意)量表改为Likert七点量表。每个项目的分值范围在1-7分之间,最高分为7分(非常同意),最低分为1分(非常不同意)。另外,GEQ共有18个项目,其中12个项目为反向题,6个项目为正向题,这种项目设置方向不利于被试反应。在对国内运动员的访谈基础上,对这些项目的方向进行重新调整,其中正向题为1,2,3,4,5,6,8,9,10,12,13,14,15,16,18;反向题为7,11,17。最后,修订了与情境有关的一些项目,以符合国内运动队训练或赛事实际情况。如国内一些运动项目还未实现联赛制,故将“联赛结束后, 我不会想念队里的任何成员”改为“比赛结束后,我会惦念这个队的成员”;将“赛季后,我们队喜欢共渡时光”改为“比赛结束后,在闲暇时我们队的队员喜欢在一起消磨时间”。
1.2.3施测本研究对我国省级集体项目运动队发放问卷370份,收回370份,有效问卷362份。测试主要是在集训或比赛时进行。其中,女队的GEQ是在各队结束第一阶段比赛(整个赛事分两阶段进行)时施测的,其中3支女队的50位运动员在第一次测试一周后进行GEQ重测。针对所收集的数据,将男女运动员数据进行合并,并采用奇偶分半法,对一半数据(N=156)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探讨初步修订的问卷的项目质量及测量的有效性,对另一半数据(N=156)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验证问卷的结构效度。女运动员在第一次测试GEQ时还完成了“运动员满意度问卷”(Riemer & Chelladurai,1998)[17]2个分量表(运动员对团队成绩、团队一致性方面的满意度)8个项目的测试,并以此作为修订后GEQ的效标测量,探讨其效标关联效度。运动员满意度2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4和0.92[18],采用Likert 7点(1-非常不满意,7-非常满意)量表进行评分。所有比赛结束后,收集女队的比赛成绩,以比赛的名次作为比赛成绩的指标,进一步探讨修订后的GEQ的效标关联效度。最后,使用男女所有被试(N=312)数据进行修订后GEQ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运用50名女性被试重测数据进行修订后GEQ的重测信度检验。
1.3统计方法使用SPSS11.5软件对修订后的GEQ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使用LISREL 8.80 对修订后的GEQ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构效度分析
2.1.1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对156名被试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获取总体样本的KMO值为0.846,依据Joseth 等人(1995)的观点[19],KMO的值在0.80以上为好,能进行因素分析,故此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最后收敛成4个因素。4个因素对总方差的贡献率从13.36%到17.58%不等,累积贡献率为64.35%,这说明18个项目中的总方差中有64.35%是由这4个因素决定的。各项目在这些因素上的负荷量,见表2。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对预测项目进一步筛选。按照删除项目的一般标准对项目进行删减:1) 因素负荷小于0.40的项目;2) 具有多重负荷,而且负荷比较接近的项目;3) 出现因素归类不当的项目。根据以上标准对预测问卷的项目进一步分析,分别删除了C2、C12和C7,最后剩下15个项目。与原GEQ相同,这15个项目分别在四个分量表上。这初步说明国外凝聚力的四维结构是适用于我国运动队的。
2.1.2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对另外156名运动员所测得的GEQ数据,采用LISREL 8.80对GEQ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从模型的拟合度来看,各项拟合指标相对较差,模型有待进一步修正。根据LISREL分析结果,C7与群体社交一致性(GI-S)维度之间的MI指数达到19.6,这说明C7除了群体社交吸引(ATG-S)影响外,还受群体社交一致性影响。从C7的项目内容(“与队里的聚会相比,我更喜欢参加队外其他人在一起”)来看,这一项目的确反映了队内社交对个体及队内整个队伍两方面的内容,基于凝聚力结构划分的理论初衷,将C7项目给予删除以修正凝聚力结构模型。另外,评价测量模型的主要指标还包括每个观测变量在潜变量上的负荷。其中,C2和C12在相应潜变量上的负荷分别为0.15和0.09,说明C2和C12对相应潜变量的解释率较小。对C7,C2,C12三个项目分别给予删除,重新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结果见表3和图1。
从删除C2,C7,C12项目后的模型的拟合度来看,x2/df 小于3;CFI、IFI、NFI、NNFI均大于0.90;GFI大于0.85;RMSEA小于0.08。这说明与删除项目前的模型拟合指数相比,删除后的模型的拟合较为理想,四因素模型的结构得到了数据的验证。图1显示了四因素模型每一项目的因素负荷。由图1可见,每个观测变量在相应潜变量上的负荷在0.50~0.77之间,负荷值均达到或超过0.5,说明每个观测变量对相应潜变量的解释率较大。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中国运动队中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四维结构模型得到了验证,根据国内运动队实际所修订的GEQ由15个项目组成。
2.2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在体育组织行为研究中运动成绩、满意度是常用的评定工作结果的指标。本研究以这两个变量作为效标。其中,比赛名次作为运动成绩的效标测量,基于本研究所涉及的集体项目特点,对运动员满意度的评定主要集中在群体效果的满意度上,即以Riemer 等的“运动员满意度问卷”中的运动员对团队成绩满意度及运动员对团队一致性满意度作为满意度的效标测量。运动员对团体成绩、团队一致性的满意度分别是指运动员个体对其运动队成绩水平的满意程度以及对队内成员对队内任务努力的协同及贡献的满意程度。群体凝聚力各维度与运动成绩和满意度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表4表明,运动队的凝聚力各维度与运动队成绩相关系数在0.23~0.50之间,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除团队成绩满意度与群体社交吸引未达到显著性相关外,运动员对团体成绩满意度及团队一致性满意度与群体凝聚力各维度达到显著性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较高。这说明群体凝聚力这一测验可对团体成绩满意度及团队一致性满意度进行有效的估计,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
另外,估计问卷是否具有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还有团体对照法,即用两个在效标表现上有差别的团体,比较他们在预测源分数上的差别。在11支女子运动队中,以比赛成绩为效标,将获得前三名的运动队与最后三名的运动队的凝聚力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
由上述结果可知,在群体任务吸引和群体成员交往一致性两个维度上前三名的运动队显著优于后三名运动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群体凝聚力对成绩的预测作用。
2.3信度分析本研究使用了内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和重测信度(稳定系数)两个指标对15个项目构成的GEQ进行信度分析。具体结果见表6。重测数据的间隔时间为一周。
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从0.75~0.85不等,这些分量表的α系数均超过了0.7。说明此问卷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4个分量表的稳定系数在0.70~0.80之间,由于重测的时间间隔为一周,间隔时间较短,故此数据表明这些分量表在短期内稳定性较好。
3讨论与小结
修订后的群体环境问卷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此问卷在省级集体项目运动员中表现出稳定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在效标关联效度中,该测验与团队成绩满意度和团队一致性满意度上有较强的正相关,但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运动实践来看,凝聚力是运动队取得成功的基础,而多数研究表明,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呈正相关[20]。从其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达到了0.50,甚至高于凝聚力与团队成绩满意度的相关,但却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与取样单位有关,由于本研究的被试为集体项目运动员,故在计算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相关时,是以运动队为单位,是群体水平的研究,样本量仅有11个,而在分析凝聚力与满意度相关时,则是以运动员为单位的,是个体水平的研究,样本量达到了160人。扩大样本量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另外,问卷的修订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本次修订的被试均为集体项目运动队,个体项目运动队还未有涉及,这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还应说明的是,本研究对凝聚力进行信度检验时,不仅使用了内部一致性信度,而且还尝试使用了重测信度。这与国外凝聚力问卷信度检验不同,国外的许多凝聚力问卷研究多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少有涉及重测信度。重测信度是使用同一测量工具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通过测验分数的稳定性以说明测量工具跨时间上的稳定性。故使用这一信度时,首先要求所测的心理现象是稳定的。然而,凝聚力具有阶段性特征,凝聚力既不是像状态那样短暂,又不是像特质那样稳定[14],换言之,凝聚力在某一时期是稳定的,在不同时期是有所变化的。这可能是国外研究较少使用重测信度的原因。比如将凝聚力问卷象人格测验那样,将重测时间定于8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这样所获得的重测信度可能较低,这一结果难以说明凝聚力的测量工具是不稳定的,因为重测分数的改变很可能是由于凝聚力本身发生了变化。但本研究认为,取得凝聚力问卷的重测信度资料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本研究将重测时间缩短,选择了第一次测试后一周进行重测,重测被试为在这一周内多以训练、调整为主同时又无关键赛事的3支运动队。这样安排旨在排除凝聚力本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得重测分数,从而检验凝聚力测量工具的稳定性。结果发现所测分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说明群体环境问卷具有短期的稳定性信度。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证明了凝聚力在某一阶段是稳定的这一特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群体环境问卷在我国运动队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适用于我国运动队,可作为评估我国运动队凝聚力的有效、可靠工具。
参考文献:
[1] Carron, A. V.,& Hausenblas, H..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2nd ed.).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8:21.
[2] 袁伟民. 我的执教之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3] Lott, A. & Lott, B. Group cohesiveness as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 review of relationships with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t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64: 259-309.
[4] Evans, C. R. & Jarvis, P. A. Group cohesion: A review and re-evaluation. Small Group Behavior, 1980,11: 359-370.
[5] Goodman, P. S., Ravlin, E. & Schminke, M. Understanding groups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7, 9: 121-173.
[6] Carron, A. V., Widmeyer, W. N., & Brawley, L. 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ams: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5,7: 244- 266.
[7] Cota,A.A., Evans,C.R.,Dion,.K.L., Kilik,L.,& Longman, R.S. The structure of group cohe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5, 21: 572-580.
[8] Dion, K. L. Group Cohesion: From 'Field of Forces' to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0,4(1):7-26.
[9] Gross, N. & Martin, W. E. On group cohesive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2,57: 546-554.
[10] Hackman, J. R. Group influence on individuals. In Dunnette M. D(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McNally, 1976: 1455-1525.
[11] Evans, C. R. & Jarvis, P. A. Group cohesion: A review and re-evaluation. Small Group Behavior, 1980,11: 359-370.
[12] Carron, A.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2, 4: 123-138.
[13] Hogg, M. A.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 cohesiveness: From attraction to social identit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225-246.
[14] Carron, A. V., Brawley, L. R., & Widmeyer, W. N. 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In Duda J. L (Ed.). Advancement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measurement.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8:137-158.
[15] Brawley, L.R. Carron, A.V., & Widmey,W.N. Assessing the cohesion of teams: Validity of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7,9:275-294.
[16] Prapavessis,H., Carron,A.A., & Spink,K.S. Team building in s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96, 27(3): 269-285.
[17] Riemer, H.A. & Chelladurai, P.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8, 20(2): 127-156.
[18] 马红宇. 我国高水平手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
[19] Joseph F. & Hair,J R.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gs (4th Ed).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1995:374.
[20] 马红宇,王二平.群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