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8-03-11王蕊
王 蕊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的焦点已经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人力资源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革新人才观念,实行绩效管理等动态化、封闭式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
1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解析
(1)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严格控制的管理方式,以金钱作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手段,对消极怠工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以权力或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2)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氛围,非正式组织对人有重大的影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会形成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但同时会使一部分人忙于搞人际关系而怠于工作,并会使组织过于松散难以有序条理的管理。
(3)自我实现人假设。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管理的重点不在是监督控制,而是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的潜力,使员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同时给人的激励主要是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让员工担当责任,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4)复杂人假设。按照复杂人假设,不存在一种适合于任何时代和任何人的通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管理必须是权变的,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和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
2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1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比较落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学的人才观。企业应该认识到,德才兼备、有创造力、有贡献的就是人才。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兵随将转,人人是人才。不仅高工是人才,技艺精湛的工人也是人才;不仅受过系统教育的硕士是人才,从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二是将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人事管理混为一谈,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投资、保障体系。虽然很多企业把“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思想上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上。三是激励手段单一,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有些企业以专业技术作为提升行政管理领导的依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素质和能力结构上的要求差别是很大的,所以这样的激励机制未免浪费人才。四是人力资源培训落后。很过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像所有资源一样会发生损耗,只关注对其使用,而没有考虑补给和折旧,不舍得把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点投资于投入对象。
2.2 战略与对策
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了改变招聘中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应出台有关经营者招聘的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规定的程序和办法选择适合的经营管理者,通过竞争择优,使大批有胆识、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人才得到合理配置。
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只有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开发,企业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只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才会得到提高。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相当于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条件下,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总量。这对员工和企业是双赢的。
将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相联系,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完整的绩效管理应该包括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封闭循环的流程。在传统的绩效考核中,不同的人受统一标准衡量,是相互比较;而在绩效管理中,不同的人由不同的指标衡量,是与自己比较,这样更有利于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和创新。
采用柔性管理,利用企业文化激励。我国企业现在最缺失的是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激励可以使企业上下同心,使员工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以人力资源价值的良性循环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激励,反过来又促进企业形象的自我完善,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世界经济步入新经济时代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与工作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理念的变革,新经济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对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工作的要求空前提高。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在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时应更过的考虑一些可变因素,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外部动态因素的影响,才能制定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