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中共智库里的理论高参
2008-03-06余玮
余 玮
李君如,浙江鄞县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有“研究宣传伟人理论的理论家”之称。历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李君如始终活跃在伟人理论的研究宣传领域,是伟人理论和中国现实问题方面研究的“重量级”专家。
凭借个人的勤奋和智慧在理论界纵横捭阖
1947年5月,李君如出生在浙江鄞县,他的初中和高中是在上海有名的重点中学松江二中度过的。学校的前身为乾隆年间的“云间书院”,千年古城楼“云间第一楼”今天成了学校大门,巍峨壮观。在校期间,李君如的学习成绩很好,特别在数理化方面。“文革”开始后,李君如跟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来到农村插队。
李君如记得,刚到上海郊区插队时,村支书就对他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个新农民了。你要记住,种田要靠自己,是为你自己。当时,社会上充斥着“一切为革命”的口号,这种说法让初入社会的李君如感到很新鲜。在农村的三年里,他住在一间原为牛棚的小屋子里,劳动、做饭,一切全都靠自己。除种田之外,他还发挥知识青年的长处,写报道、办政治夜校。农民那种淳朴的本质给李君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乡不久,李君如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派”,被迫害致死。村里的农民得知他的遭遇后,给予他很多的关心和爱护。由于表现突出,李君如得到了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
喜欢物理一心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李君如被推荐上的却是上海师范大学政史系。然而在那个年代,没有更多的选择。李君如后来回忆说:“我们入学、在校的年代,正是充满‘批判、‘斗争的动荡年代,也是人们对现实的政治开始反思的年代。我们这些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农村插队落户,再经选拔进入上海师范大学的。……我是1973年从上海师大政史系师资培训班毕业的,在校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母校在我人生旅途上打下的印记却是很深很深的。今天我是一名党的理论工作者,而我的基础理论正是在上海师大的课堂里、图书馆中打下的。”他说:如果讲“第一次”的话,他第一次接触哲学史并对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感兴趣,是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次接触政治经济学并开始全面研读《资本论》,是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英、法、德、俄历史,是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次学习社会发展史并参加编写社会发展史名词解释,是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次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长篇论文,也是在上海师范大学写成、离校后经母校老师帮助修改后发表的。直到现在,李君如仍然认为,政史系的好处在于它既有政治的内容,也有历史的内容。而有“史”的背景,对以后从事的学术研究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史”的基础,只可能是干巴巴的概念。“在母校的学习经历,对于我培养起用社会科学的知识思考问题,并走上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道路,起了重大的作用。”李君如忘不了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习的那些日日夜夜,忘不了母校在自己生命中注入的知识养分。
大学毕业后,李君如到松江乡村学校和县委党校任教。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后,他积极参与并发表了一些今天看来不很成熟但有独特见解的观点,让当时的上海理论界记住了“李君如”这个名字。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研究人员,李君如报考了。当时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周抗曾听过李君如在上海社联哲学学会上的一些发言,对他很是欣赏,再加上李君如的成绩优秀,周抗当即表示录取他。
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李君如做了周抗的助手,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来,哲学所成立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李君如在周抗的推荐下出任主任,开始系统地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李君如说:“毛泽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伟人,关键在于他有一套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并不仅仅体现在人们通常说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论上,他还有《论新阶段》、《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当年影响更大的著作。从他的政治著作、经济著作、军事著作中更能够看出他的哲学思想的精华。”凭着对毛泽东思想的一腔热忱和多年孜孜不倦的潜心研究,李君如撰写了大量的理论专著,逐步在上海的理论界崭露头角。他所撰著的《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组成“毛泽东研究三部曲”,获得第11届中国图书奖。由于毛泽东是研究中国现实的,这也促使李君如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君如曾计划研究孙中山。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当时,中央提出在全党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育。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基提出,上海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就要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上海市委常委中心组的学习中,有关部门考虑到李君如对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有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把李君如请去做辅导。随后,一些党政部门也请他去做报告,李君如从此转入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李君如研究邓小平理论,起步虽不算早,但是起点很高。他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当时李君如发表的《邓小平的“治国论”初探》等文章引起了中共高层的注意。1993年3月,他奉调北京。尽管李君如已经喜欢上了上海的学术环境,对到北京工作很犹豫,但最终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后,李君如一方面组织撰写了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另一方面出版了数部有关著作。其中,1997年8月12日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论文《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思想疑惑》影响极大,首次提出“第三次思想解放”的观点,引起人们强烈关注。1998年11月,李君如调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为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他组织举办了革命英烈事迹展览,把党史研究推向社会,还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电视专题片。2000年5月,李君如调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主管科研,分管7个部门。职务的升迁,并没有影响到李君如身为理论家的学术研究。相反,在致力于理论创新和理论宣传方面,他的成果更多。
析疑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与“讨伐GDP”的是是非非
在“要不要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不仅明确地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且,在“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和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李君如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情况比较相似,主要是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积累的新经验,并在对前人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和集成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发展观是要在统筹兼顾中达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我们在“发展”问题上应当采取的正确方针。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理念:一是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二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我们强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而所谓“又快又好”,一是指发展的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以避免走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老路;二是指快速发展要与平稳发展相统一,避免大起大落、经济波动过大而造成重大损失;三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加大社会建设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相统一,以解决经济、社会“一腿长一腿短”等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李君如在反复研究剖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完善和深入的认识,他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2003年4月突如其来发生的非典疫情,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即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搞好公共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工作,要把对人的关爱放在我们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至于城市拆迁和农村大量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更引起中央的重视。这就促使我们第一次提出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使社会能够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上的一系列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被誉为专门“研究宣传伟人理论的理论家”的李君如,曾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历届领导人思想研究,特别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领域成就卓著。李君如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发展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形成和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同时既努力纠正邓小平指出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又不断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尽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没有‘以人为本的提法,没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统一的要求提出来,没有‘五个统筹这样的表述,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上,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有明确的论述。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直接从那里继承下来的。”李君如强调,我们既要充分肯定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重大发展,又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前些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舆论宣传“讨伐GDP”,对这个现象,李君如认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还要靠GDP的持续快速增长,因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相应拉动八九十万人的就业。GDP作为统计的手段、统计的工具固然有不足,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指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怎么能解决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没有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能只抓GDP而忽略了社会生活其他指标;也不能全盘否定GDP,甚至不敢抓GDP。如果因为只抓GDP而没有顾及社会生活的发展是一种弊端,那么放弃抓GDP要比只抓GDP的危害更大。
从说文解字到条分缕析“和谐中国”的构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都出现过“和谐”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在中国,且不说先秦时诸子百家仰慕的“三代”是“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历朝历代的“盛世”,都可以说是和谐社会。李君如认为,历史上出现过的“和谐社会”比较准确的讲是“传统的和谐社会”——比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郡县、统一律令和度量衡,就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但是,秦始皇想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专制集权式的和谐社会,他期望“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结果仅二世而终。又如,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追求的和谐社会,特别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就是平均主义的和谐社会。不管是哪一种和谐社会,从政治和社会制度来讲,都并非是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我们现在说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简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有一个全称,叫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全称告诉我们,在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中,我们选择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与古代所讲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差别,但是,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思想中不乏值得我们今天重视和肯定的见解”。李君如认为,把“和谐”作为一种社会文明的要求、作为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应该肯定的,“和谐”是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动态地实现的,这也应该肯定。“‘和字怎么写?人人有饭吃叫和,这是肤浅的解释”。李君如说,“和”字最早的写法是“ ”,左边上半部是乐器,下半部是书籍,人们既希望能够听听音乐、读读书,又希望有饭吃;后来“ ”又演变为“ ”,再演变为“和”。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中人们对“和”的追求更高级了,但是它的本义则始终保留了下来,要在不同中求和,在差异中求和。“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既不是专制集权式的和谐社会,也不是平均主义式的和谐社会,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研究和借鉴中国古代社会积淀下来的极为丰富的‘和谐思想。因为这些思想能够用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李君如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也就是说“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长期的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同样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逐步实现。只有扎扎实实地从现实问题出发,不断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不断地完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有阶段性的。我们今天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关键一仗,为了社会更加和谐。”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自社会结构性变动谈到增强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意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市场化趋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的逐渐推进,中国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李君如分析说:一是多样化的考验。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同质化社会,已经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在全社会脱贫致富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成员一部分一部分地先后富裕起来,社会分层相应加剧,新的社会阶层和困难群体在执政党的统筹兼顾方针下,正在逐渐整合为新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在权力寻租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在社会无序竞争中出现的黑社会现象等等,又在解构着尚未完成整合的新社会。二是社会化的考验。在以社会成员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身份和居住多变性为特点的动态社会结构中,“单位人”正在迅速地变为“社会人”。而且,社会流动整体呈立体状,垂直流动、水平流动、结构性流动以及自由流动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由家庭政治出身决定社会地位的行为取向,也在社会流动中转变为靠个人能力和业绩决定社会地位的行为取向。与此同时,对日益增加的流动人口、充满活力的动态社会如何管理,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个人的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大,自由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国内外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突出。三是信息化的考验。从信息主要通过单位领导传达文件、国家提供新闻等纵向传播形式来传递,从上到下引导社会舆论的相对封闭式社会,迅速地转变为大量信息主要通过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横向传播形式来传递,并且能够快速、便捷传递的开放性社会。传统的纵向舆论引导方式和社会管理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在媒体多样化、信息网络化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扁平化传播的全新局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经受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还要经受信息化的新考验。
这些变动都不是局部的变动,而是全局性的、结构性的变动。“应对这三大考验,要靠我们执政党的清醒和自觉。”李君如坦言,他说到这个问题时的心情是凝重的。面对着如此重大的社会变动,我们的出路何在?李君如给出了一个答案:出路就在于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这些变动,考察这些变动,研究这些变动,寻求适应这些变动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形成适应我国社会结构性变化特点的利益协调机制,用社会和谐的方法来处理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不断完善我们的民主法治,真正做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李君如指出:“在计划经济年代,高度集权的社会治理是通过纵向分层控制来实施的,社会和谐主要是通过纪律(党的纪律和行政纪律)和服从来实现的。那时也有宪法和法律,但在社会生活中作用不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社会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今天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个新起点、高起点,这就是要构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和谐社会;我们要建设的民主法治,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法治。如果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的创造,那么,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建设这样的民主法治也绝非易事。”
要构建这样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和谐社会,包括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李君如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者之间不仅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且相互贯通、直接统一。“社会不和谐不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带来的,而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相联系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按照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要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民主法治;构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比计划经济体制上形成的和谐社会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
生活中的李君如是一个兴趣十分广泛的人,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每年夏天到北戴河,他总会畅游一番。只是由于工作的忙碌和研究的紧迫占去了他太多的休息时间。稍有清闲的时候,李君如也喜欢上上网,他说:“我非常关注网上的活动,我也是网友,我希望在网上了解天下大事,了解我所关心的问题。我曾被新华网邀请作客,跟新华网网友交流,我是以平常的心态,有什么就说什么,我想这样比较好,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交流。从网友提出的问题里面,我可以知道大家关心什么,从交流里面可以看到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思想,从跟大家交流的里面我可以知道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可以研究哪些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说收获良多,网络是个好平台。”如今,在人民网上开设有李君如的个人网页,上面发表了他各个时期的专项论著,出席活动的相关新闻,拉进了理论界与社会的距离,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李君如。
李君如常常勉励自己:山水同乐,又仁又智;学思相兼,不罔不殆。熟悉李君如的人都觉得他并不像是一位省部级高官,更多的是难得的学者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