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山秋日

2008-03-06

党史纵横 2008年1期
关键词:韶山伟人毛泽东

周 玉

慕访胜地韶山冲,是在南国秋暮时。时值北方木叶渐凋,秋禾尽收。然湘江流域依然绿意盎然、葱郁一片。通往韶山的宽敞道路两侧栽满了枝蔓高大的梧桐、樟树、冬青等葱茏树木,金色的秋叶,人们忙碌在田间。不知不觉中,我们离毛泽东的家越来越近了。

进入群山环抱的韶山村,赶上了难得的好天气。天上只有少许淡雅的云,秋阳高艳,山川明丽。举目环视,远近山峦层叠,松竹苍翠,原野土地肥沃,山树间楼舍掩映,升腾着兴盛的气息。人们怀着对伟人的敬仰崇拜之情,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心中都有许多要寻访的题目。“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却何以出在湖南韶山?家乡的熏染对毛泽东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赋予了他怎样特有的气质?我们也怀揣着同样的疑问来到此地,希望在亲身的感受中,找到答案。

红色圣地主要由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铜像广场、滴水洞景区、毛公祠等几个景点组成。每个景点里都挤满了人,参观的人安静而肃穆,聆听着伟人的成长故事,感受着他身上的领袖风采和诗人般的睿智情怀。

不亲身来到韶山冲,就难以真切感受伟人家乡的特殊风采与魅力。寻访中,加深了我们对毛泽东青少年活动的理解。16岁前,毛泽东在这里随父母种田,耕作。村里的南岸私塾是毛泽东熟读经书奠定国学基础之地,这里绿荫环绕,蛙鸣池塘,咸静宜人,毛泽东从六岁起就在这里学习,还练就了好水性。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读高小,进入湖南第一师范继续学习。湖南物产丰富,国学深厚,人才济济。年轻的毛泽东凭过人的天资,超人的毅力,以家乡的历练为基础,从山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韶山的日子,少年毛泽东得山川毓秀的陶冶,得严父慈母的养育,锻炼了他强壮的体魄,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培养了他广阔的胸襟和深厚的国学修养,使得他从小就树立了反抗欺压、助贫爱民的崇高品行。毛氏宗祠里就记述着少年毛泽东主持正义反抗族长的故事。在韶山的纪念馆中,在毛家祠堂和民间传说里,丰富的文物和真实事例,证实了家乡生活对伟人毛泽东高远志向和非凡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在毛泽东纪念馆的资料中记载:当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奔向外部世界时,曾改写一首诗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乡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身临韶山,亲眼目睹聆听这些活生生的实际,再读毛岸青、邵华的著名散文《我爱韶山的红杜鹃》的深情追思,使我深化了对毛泽东成长的认识。毛泽东的成长,绝非神从天降,天时、地利与个人的不懈奋斗,才使得湖南的韶山产生了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人物。同时出现的还有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桓、罗瑞卿等一批湖南籍革命家,使人深感伟大人物的出现,在人文时空上具有一定必然性。

韶山的熏陶玉成了毛泽东,毛泽东对家乡的感情更是无比深厚。他对家乡的大爱、深爱持续终生,对劳动人民的仁爱之心体现于浓浓的乡情之中。在大革命年代,韶山出了毛泽东,成了红色乡村,反动势力的白色恐怖也随之而来。毛泽东的乡亲们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毛泽东对此念念不忘。在纪念馆的资料中,在有关回忆录和相关书籍中,记述着毛泽东自1910年离开韶山后,曾多次回到家乡,看望父老亲朋,组织农民运动,开展国内革命活动的桩桩往事。解放后,毛泽东经常用自己的稿费资助家乡的老邻居、老乡亲和老党员。1959年7月,他第七次回湖南,满怀关爱地向亲人们嘘寒问暖,请亲属、邻居、烈属、老赤卫队员50多人吃饭。客人离去,毛泽东遥望壮美韶峰,轻抚身边草木,感念乡里亲情,回思历历往事,挥笔写下《七律·到韶山》。1966年6月17日至28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回乡,住在“西方一个山洞”的韶山滴水洞别墅一号楼中。他在韶山的茂林修竹中散步,在儿时戏水的河里游泳,找家乡人聊天述怀,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挚爱,体现了人民领袖同广大群众的血肉亲情。

如今韶山村有近500户人家,大多数人家姓毛。韶山人民以领袖的乡人而感到无上的光荣,他们对领袖的崇敬与爱戴也更胜于其它任何地方。韶山人的行为准则是:“我是主席家乡人,我为主席添光彩”。他们勤奋劳作,勇于进取,把韶山冲建设得壮丽富饶,充满生机。

走出故居,我们在一家当地的小饭店里吃了韶山传统菜肴——红烧肉。由于毛泽东生前很爱吃红烧肉,所以这道菜已经是具有特殊纪念和象征意义的菜色。在韶山人心里,吃红烧肉是对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建立红色江山的纵情讴歌,是韶山人民哺育毛泽东的亲情抒发和深切感念。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罗斯·特里尔撰写的《毛泽东传》序言中,有一句经典的形容:“毛泽东的声誉将没有最终休寂之地”。这同样是我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切身感受。

猜你喜欢

韶山伟人毛泽东
任何人都可以发光发热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智珠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访韶山
民族领袖一代伟人(下)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