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椰树重生

2008-03-06科技之光

走近科学 2008年3期
关键词:椰树疫区虫害

科技之光

椰风海韵构筑了海南秀美的风光,高大挺拔的椰子树不仅是宝岛海南的象征,也是当地旅游和农业的重要支柱(图1)。然而4年前,海南却面临着椰树在宝岛绝迹的危险,自此,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打响了。

2002年6月,海南省林科院的工作人员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路边一棵椰树的嫩叶出现了奇异的干枯,这种异常的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打开椰子树的树心,在里面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虫子。正是这种不起眼的小虫子引发了美丽海岛的一场生态灾难。

(1)高大挺拔的椰树是海南秀美风景的象征

海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沈有孝 站长:我们首先是在海口市的风翔路发现的椰心叶甲,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叫什么名字。发现以后我们马上把它送到中国科学院进行检验,证实了它是一种名叫椰心叶甲的害虫,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

椰心叶甲是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的天敌,专门啃食植物的幼嫩新叶(图2)。这种原产自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甲虫,由于繁殖速度快,危害大,是一种危险的国际性检疫害虫。1975年,椰心叶甲曾传入我国台湾省,造成当地17万株椰树死亡;2004年,椰心叶甲在越南大爆发,更是让1000多万株椰树受害,50万株椰树死亡。

(2)引发椰树瘟疫的害虫:椰心叶甲

初期,人们依靠传统的喷洒药物进行虫害防治,但是农药喷在椰树表面,药效无法到达藏匿甲虫的树心部位。发现椰心叶甲后仅3个月,从海口到三亚,到处都出现了这种小虫的身影。成片的椰树开始停止生长,濒临死亡。蔓延的枯黄,成了海南椰树的新装。2005年椰心叶甲疫情扩散至海南18个市县中的17个市县,染虫面积600万亩,短短3年间,受害椰树数量增加了60倍。绿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消失。有专家说,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椰树将在海南彻底绝迹。

海南岛四面环水,椰心叶甲的飞行距离只有300米~500米远,按理它是无法飘洋过海、爆发成灾的。那这场震惊椰岛的生态灾难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经过考察,专家们认为,椰心叶甲在海南的肆虐,是由于有人违规从东南亚虫害疫区引进棕榈科苗木所引发的。疫情初期,尽管有关部门对疫区苗木进行了封锁,但是从疫区违规调运棕榈科植物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这种人为传播,大大加速了疫情蔓延。

海南省约有椰农55万,椰树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达100多亿,这还不包括与之相关的旅游经济。疫情的严重性,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协同各个部门并肩作战,加大了对机场、港口、公路的检验检疫力度,棕榈科苗木在市县之间和省县之间的调运行为被彻底叫停。政府还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打击违规调运。

传染源头被切断了,但是对于疫区虫害依然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想出挂药包的办法,就是将药包高挂在椰树顶端的树心,下雨时药物就会顺势而下,直抵椰树心部。每下一场雨就等于新打了一次药。椰树不再枯死了,但是农药只作用于成虫,不能杀死虫卵,依然不能根治虫害。专家认为要解决根本问题,还是需要依靠生物防治。

2004年年初,林业部门分别从越南和我国台湾引进了两种椰心叶甲天敌——姬小蜂和啮小蜂,虽然前线疫情吃紧,但是新来的特种兵并没有马上投入作战,而是被先请进了实验室,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姬小蜂和啮小蜂都是寄生蜂,它们通过将卵产在椰心叶甲的幼虫和蛹体内进行孵化,从而杀死椰心叶甲(图3)。

(3)寄生蜂将卵产在椰心叶甲的幼虫和蛹体内进行孵化

2005年,通过专家组安全评估的寄生蜂开始在虫灾区大量释放。自从出现虫害,椰树吐出的都是黄叶子,但寄生蜂放养3个月后,椰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防治工作终于取得了突破。现在,海南小蜂养殖基地已经实现了寄生蜂的人工培育(图4),随着放蜂量的不断赠加,椰心叶甲的蔓延趋势将得到彻底扼制。

(4)人工培育椰心叶甲的天敌——寄生蜂

海南市森林病虫病害防治检疫站陈开宁 副站长:我们的一个点,一般有20多个放蜂室,能放5万只蜂,寄生蜂一年能扩散6公里。如果寄生蜂在野外建立种群,繁殖的量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它就可以把椰心叶甲的数量控制住,使这些椰林虽有虫,但不成灾,达到永久的控制。

预防胜于治理,经历了这场椰岛保卫战,海南省加大了对外来物种的防范和监管力度,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加强检疫的同时,新建了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有了这个隔离苗圃,海南从省外引种植物的种质检疫率会达到95%以上,这将大大减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猜你喜欢

椰树疫区虫害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如此招聘“创新”涉嫌违法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摘香蕉
椰树牌椰汁新包装
乡村无人机喷药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措施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