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思钱永健

2008-02-11朱健国

杂文选刊 2008年12期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商鞅诺奖

朱健国

媒体近日激烈争议,报道美籍华人钱永健获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否应该强调其是“钱学森堂侄”?我意,赞成为上。有此强调与无此强调,意义天壤之别。

不强调钱永健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获诺奖只能说明又有一個华裔进入了诺贝尔奖行列,意思平平。而强调钱永健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固然可能让个别人产生“钱学森的名望帮助钱永健获诺奖”之误解,但更能让国人痛彻反省:为何钱学森等大陆中国英才六十年无一人获诺奖?如若以前要比较相关人物有些麻烦,这一次则很方便了,钱学森与钱永健叔侄相亲,血统一致,基因一脉,学路一道,难道钱学森不如堂侄聪敏奋发?不对,大量资料证明,钱学森的智力毅力绝不逊于钱永健,何以钱学森一再被诺奖冷落?

若无遗漏,钱永健是第八个获诺奖的华裔,前七个是: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李远哲(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行健(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八个获诺奖的华裔,可见三大共性:皆是中国血统,青少年时期大都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生活求学,无一例外地到了外国(美国、德国、法国)才能得到诺贝尔奖青睐。

这就怪了,中国人只有到外国去才能获诺奖,却没有外国人来中国获诺奖?难道泱泱中国是一块与诺奖格格不入的国土?人才在本国反而水土不服?只听说“橘逾淮为枳”,怎么中国人留乡为枳?过淮为橘?

回顾五千年华夏史,难免要说“古已有之,于今为烈”。

国人在本国不能有作为,一到外邦却倍增才智,最典型者是商鞅。其本卫国人,乃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人称卫鞅,又称公孙鞅,却在卫国无法明志,于是亡卫入魏,又不得重用,于是再弃魏入秦。面临亡国之危的秦孝公,与卫鞅以霸术见亲,遂授相国之权变法,二十年功成,弱秦大败七国之首强魏,卫鞅终被封为商君,史称商鞅。

值得注意的是,在故国为无用之卫鞅,到他乡则为千古留名之变法名相商鞅,这等奇事并非个别,而是普遍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其时“七雄”都在追求改革开放,喜爱崇洋礼外,郑国人申不害在本土粪土不如,一到韩国便为相变法,十九年使韩国国治兵强;齐威王创稷下学宫,“趋士”、“贵士”、“好士”吸引各国人才论学强国,四方游士、天下学者纷至沓来,“孟子、荀子、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终于“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大振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然而,由于商鞅、申不害等外才在变法中只知强国富国,而未能以爱民爱才为根本,未能树立重用本国人才的新风,最终都不得不死于自己创立的变法—— 商鞅在逃难时本可入住一旅店躲藏,却因自己立下的“住旅店必须有官方证明”而遭拒,终于被五马分尸;申不害以“国治兵强”为韩国变法首要,最终在守城将士死光后,自己也惨死于魏兵刀下;而齐国的变法止于稷下学宫的坐而论道,对体制改革犹豫不决,终于清谈误国。

由是观之,天生一国,必有济济人才,一国若久无获诺贝尔奖之大才,必是其体制出了什么毛病!而若反思只止于海外求贤,纵然来了商鞅、申不害,仍然是远交近疏,难以人尽其才。商鞅终被车裂,难道与其未能充分发挥秦人老世族才智无关?

不能真正惟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放手广开言路,任凭天马行空,纵然变法几十年,仍然有国富民病之隐患,难以穿越一治一乱的历史瓶颈。

因之,我们抓住钱永健获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良机,“下棋思五步”:一为钱学森“留乡为枳”而深思;二为国中诸多“钱学森”未能获诺奖而自责,反思体制之弊;三为春秋战国时的“远方和尚会念经”传统而检讨;四为申不害、商鞅的变法目标而反省——改革若只知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只想到土地自由流转,而不思百姓自由,纵然一时成功,最终仍然是看低天下百姓,让人们争论永无休止的姓社与姓资;五想今日中国改革三十周年,我们的变法宗旨,如何避免春秋战国的改革陷阱?

题图 / 不同的待遇 / 任晓时

猜你喜欢

诺贝尔化学奖商鞅诺奖
“我心目中的诺奖级作家”阅读札记
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有两次获诺奖?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赏析:以近几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的原创题
树敌太多商鞅
莫因华人科学家落选诺奖气馁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