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挂职年轻干部的角色定位

2008-01-21范德珩李启旺张长江

资治文摘 2008年1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基层干部角色定位

范德珩 李启旺 张长江

挂职锻炼是在实践中培养年轻干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年轻干部了解基层实情,贴近群众,增强群众观念和对群众的感情,并在实践中增加阅历、丰富经验、增长才干。能否正确把握角色定位,是挂职年轻干部能否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增强工作实效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挂职年轻干部在挂职期间应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角色定位。

一、变“挂职”为“任职”。由于挂职干部在责任、权力、义务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往往容易出现原单位鞭长莫及管不着、现单位无名无分不好管的现象。因此,挂职年轻干部要正确对待挂职干部这一特殊身份,把挂职当任职,在心理上克服三种不良倾向。一是克服临时观念。挂职锻炼一般为一到两年,最短不少于三个月。虽然挂职有期限,但挂职年轻干部要安下心、沉住气,强化扎根观念,把挂职当做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和重要财富,真正工作在基层、心思在基层,努力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二是克服自傲心理。挂职干部一般来自上级机关,有一定的职务职级,学历层次比较高,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思路比较开阔,和基层干部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因此而自大自傲,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官气十足,颐指气使,指手画脚,更不能认为基层干部都是“泥腿子”、“土把式”而瞧不起人家,应该谦虚谨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把基层干部当知己,与普通群众交朋友,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三是克服畏难情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离开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到条件相对比较艰苦的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所遇到的困难多,矛盾复杂。面对这种情况,年轻干部不能怕苦畏难,消极应付,而必须坚定信心,勇于迎接挑战,敢挑重担,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通过在基层艰苦环境中的摸爬滚打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二、变“客人”为“主人”。一般情况下,挂职干部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都保留在原单位,在挂职单位不占编制、不拿报酬,因此往往被基层单位奉为上宾,礼遇有加。对此,挂职年轻干部要有正确的认识,要不做“客人”做“主人”,不做“看客”做“干将”,工作做到三个主动。一是主动请缨。年轻干部要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尽快熟悉基层情况,熟悉分管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和优势,找载体、搭平台、争项目、求发展,在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主动沟通。一方面,主动与挂职单位人员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双向交流,坦诚相待,以心换心,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身错误,弥补不足;另一方面,主动向原单位领导汇报挂职情况,争取信息、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帮扶。三是主动参谋。对挂职单位的重大事项,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向主要负责人反映,为其决策提供参考。对需要决策表态的事情,既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又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力争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切不可固执己见或人云亦云。

三、变“镀金”为“充电”。有人认为,年轻干部在基层挂职是一个“镀金”的过程、补基层经历课的过程。对此,年轻干部要有清醒的认识,端正动机,把挂职锻炼当做一次“加油”、“充电”的好机会,勤奋学习,探求新知。一是善于学习新知识。年轻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自觉摒弃陈旧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善于积累新知识。除了学习政治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外,年轻干部还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学习经济、管理、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做复合型人才。三是善于追踪新知识。对于代表未来发展和前进方向的新文化、新技术、新成果,年轻干部都要积极关注、及时追踪和认真学习了解,培养自己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科学的决策力。同时,要坚持学用结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联系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把理论学习与推进工作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领导能力和知识水平,使挂职经历真正成为自己的一笔宝贵财富。

(摘自《领导科学》2007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基层干部角色定位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要严管更要厚爱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