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板书设计——不该被忽视的重要环节
2008-01-14吴建
吴 建
【摘要】在多媒体教学技术逐渐推广应用的今天,许多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板书,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课堂板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既是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内容的推进及学生的听课效率,于漪、钱梦龙、余映潮、洪宗礼等著名特级教师都非常重视,将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予以精心设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的不断推广、运用,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作了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片面制造多样的感官刺激,营造热闹开放的课堂氛围,却忽视乃至贬低其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板书设计就是其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对多媒体教学作用的夸大,也反映了这些教师对课堂板书作用的认识不到位,觉得用了多媒体课件,板书便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能认识到,精心设计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起到实施教学目标、展示教学重点、规范讲授内容的作用,还能起到启发学生思考、廓清文本思路的作用,它与教师的口授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语文课堂板书设计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课堂板书要做到“明晰”
板书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必须体现明确的教学目的,很多老师借助板书设计来显示文章的思路,使课文脉络明晰,这是一种直观而形象的好方法。
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时,就采用了以梳理情节为主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虽然较为简单,但提示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了全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快速梳理课文情节。
又如屠锦红老师在讲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中的“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风格,就设计了以下板书:
该板书设计紧扣《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和内容,十分清晰地展现了诗中蕴含的“三美”特征,收到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二、课堂板书宜体现“精要”
好的板书设计不必面面俱到,用精练简洁的文字或符号来高度概括复杂的课文内容,往往能起到以简驭繁、语约义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必须吃透教材,厘清重点、难点,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精心构思才能做到。有教师为鲁迅的《药》一文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导入课文后,老师就把它板书出来,随即就引起学生的议论,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认真研读课文,经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含义:“药?”是指华老栓为独生子治病用高价买来的偏方“药”;“药!”则是指竟然用革命者的鲜血做成了治病的“药”;“药——”则暗指鲁迅在寻找着救治愚昧民众思想的救世良“药”。板书精练、含蓄,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更能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可谓循循善诱、言简意赅。
三、课堂板书不妨“新颖”些
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板书设计非但不能吸引学生眼球,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疲劳情绪,如能有意识地在设计中加入些“新颖”元素,就会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并保持较强烈的探求欲望。赵向奎老师的一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中,在板书设计里巧妙加入了一副对联,老师出上联,学生拟下联和横批,要求通过对联概括课文主题,并表现对鲁达的赞颂。这个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对全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进行综合分析,还产生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板书如下:
本人在执教《项链》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更完整深入地把握课文情节,设计了以下板书:
要求学生在每个方格内填写一个字来概括全文的情节,结果学生兴致很高,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分别用“借”、“丢”、“还”、“假”四个字填写,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课堂板书宜“形象”
课堂板书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视觉剌激,设计得越形象有趣,越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不知不觉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我校一教师在上《变色龙》的校内公开课时,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通过简单的曲线,把警官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时间内,面对狗的主人身份的不同猜测导致其态度的五次变化,非常形象地描画出来,而且变化得越来越快。形象化的板书设计,刻画出了沙皇走狗趋炎附势、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学生对人物形象和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化繁为简了。
五、课堂板书要力求“美观”
尽管语文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适当的书写板书仍是必要的,汉字书写的美观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板书的表达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乃至人格修养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的确会让学生对你刮目相看的。《读者》2008年18期上的一篇文章《师说》,介绍的是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李家声,李老师不仅学识好、人品好,他一手漂亮的板书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在课堂上能用几种字体书写“年”字,并解释字义,勉励学生的场景,也成为他的学生们幸福的记忆之一。特级教师魏书生也能够用几种漂亮的字体来板书,十分吸引学生。
语文课堂板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仍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不应该成为被逐渐忽视的一个环节。
★作者简介:吴建,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