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异水紫鹊界
2008-01-07百科探秘
在湘中的崇山峻岭中,有一片瑰丽的人文景观:在那里,历经千百年的演进,8万余亩波光粼粼的梯田层层叠叠于绵延的山间,蔚为壮观。
然而,梯田文化的初创者今天却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古老的梯田文化究竟始于何时?它的始创者又到哪里去了呢?请随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摄制组记者手中的镜头一起走进——
来到紫鹊界,在一个叫石峰的小山村中的场院上,我们摄制组首先看到几个老人正在用稻草编辫子。老人告诉我们:按照祖宗传下来的风俗,这一天要舞龙。而用稻草编成的辫子,就是用来做龙的。此外,还要用到当地山间生长的一种质地柔韧的叫“万岁藤”的植物与稻草一起来做龙。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舞龙对于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但是,这里人们所舞的龙却不是通常人们用竹、木、纸、布制作的龙,他们舞的是草龙。这让我们颇感新鲜。
舞龙开始了,在村里舞了一阵后,又向村外的稻田舞去。我们正在困惑,当地人热情地告诉我们,这里的龙不仅有公母(母龙身上多扎了一些花)之分,而且制龙的材料及舞龙的地点不同,意义也不同:扎制草龙的原料“万岁藤”寓万事如意、合家欢乐之意,制作龙筋的稻草则代表五谷大神、地母娘娘,寓祈求天地给农民带来五谷丰收之意;在梯田里舞,是为了杀虫、消灾,祈祷五谷丰登;到家里舞,据说可以祛病驱邪,佑护全家万事如意(图1)……
(1)简陋但别致的草龙,舞龙的寓意可谓包罗万象
这舞草龙的风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这些舞龙者的祖先就是这片让我们惊讶不已的梯田的初垦者?换句话说,也许舞龙风俗的背后就隐藏着我们想要的答案,考证这种风俗的起源就能让我们找到梯田初垦者的蛛丝马迹。
“半路出家” 承先启后
没想到通过对周边村落的走访,村民们大都说:舞草龙这一风俗从祖宗传下来,到底哪一代我们也搞不懂。不仅如此,这一带的村民几乎异口同声说他们是汉人,而且人证物证都有:在楼下村一位84岁老人家里,我们看到了当地一个旺门大姓罗氏家族的族谱,谱中有“宋太祖建隆间……三迁坪上、楼下、沧溪”的记载,说明罗氏始祖迁到这里的时间是北宋初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我们又在其他村子找来一些族谱,发现其他姓氏的祖先迁来紫鹊界的时间没有超过罗姓的。这些族谱至少可以说明舞草龙的风俗不会晚于宋代,难道是他们的祖先在宋代就开垦了这片世所罕见的梯田?
为了弄清到底谁是真正的梯田开创者,我们不仅查阅了新化县志,而且专门请来了著名考古专家熊传薪先生。
熊传薪:这一带商朝之后就叫南蛮之地,西汉时称“武陵蛮”,东汉时叫“长沙蛮”,一直是瑶族同胞聚居的地方。而至宋前,虽中原大地不断改朝换代、烽烟时起,但紫鹊界周边的崇山峻岭就像屏障一样阻隔了战火,因此这里的瑶族得以过着“天下大乱,此地无忧”的闲适生活,开垦了无数养育着他们的梯田,同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直至宋初中央政府在此置县。当年宋代第一位到这里上任的朝廷官员章惇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人家迤逦见板屋,火烧硗确多田。”这说明在他上任之前,这里已经有了大量的梯田。
熊先生的一番讲述,正与《新化县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这里开始置县,同时大量的汉人迁入。”的记载相吻合。这也正是这里许多宗族的族谱都是从宋代写起的原因。
世外桃源 “半途而废”
紫鹊界梯田初垦者的身份终于显露出来,那就是瑶族先民。那么他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垦梯田的呢?而今为何又踪迹全无了呢?我们不仅在新化县没有找到梯田初垦时间的线索,更为决绝的是,在建国初期人口普查的资料中,新化县竟然连瑶族居民的记载都没有。真是怪了!
听说在紫鹊界的核心区域有一个叫水车镇的村子,如果真是名副其实,我们到那里或许能从古老水车的操作者口中了解一些瑶族先民的往事。然而,我们满怀希望地来到水车镇,走遍了水车镇的山山水水,却既没有见到想象中水车的影子,也没有嗅到一点瑶族先民的气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水车镇之名究竟从何而来?
紫鹊界梯田风景区管理处主任张陆林:这就是我们这里的一个怪现象,水车镇无水车。相传当年瑶人确实做了很多的水车,后来渐渐地发现,用其他更简便的方法不用水车也能够把田里的水灌满,所以慢慢地这个水车就废弃了……
那么,这片世所罕见的梯田里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水利专家聂芳容先生冒雨和我们来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梯田旁。聂先生在大致看了一眼之后,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们开始了解说。
聂芳容:千万可别小看田间的这些沟沟坎坎、石板石洞,它可是一个很科学的枢纽工程。它就像都江堰一样,将水源的水通过这个涵洞引进渠中,而渠中的水一部分用来灌田,多余部分可通过另一个涵洞排到泄洪槽里。这样便达到了灌田的水、灌渠道的水和泄洪的水三水分流……而水源,无疑是来自山里的植被和土壤。这里森林茂密、雨量丰沛,土壤是花岗岩风化的沙壤土,土壤下面是花岗岩,没有裂隙,所以能够涵养水分,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正是因为这样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形成了这里“外界大旱,此地有收”的局面。
那么,当年瑶族的先民又为什么要离开这片自己祖祖辈辈辛劳开发出的远离战火又便于稼穑的世外桃源呢?我们终于在新化县图书馆馆藏的清朝同治年间的县志中找到了一句话“明末瑶民死徙殆尽。”
余音绕梁 前事再探
至此,虽不少疑难得解,但仍不能确定梯田的初垦年代。于是,在民俗专家曾迪先生和考古专家熊传薪先生的陪同下,我们开始了野外调查,探寻瑶族先民的踪迹,以期能有令人惊喜的新发现。
在新化县白源村,我们及专家一行先是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冒雨来到海拔1400多米山上一处叫瑶人街的遗址。遗址虽已破败,但专家从遗址的规模及其中街道的宽度来推测,这里在繁荣的时候可能住有百八十人;再就是通过对遗址建筑物的考证,专家认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瑶人居住的地方。因为早期瑶人的房子上大多是用树皮和草覆盖,后来才开始使用瓦。而这里房子和地下房子遗迹的年代是不同的,后来的房子上出现了瓦,而早先的房子上没有。依此推断,这个遗址的使用期限先后大概延续了有两三百年的时间,它为今人了解古代瑶人的生活提供了很重要的一些依据。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又在山路铺路的石料中有了意外的发现:一些刻有图案或带有方孔的青石板。专家认为这些铺路的石料中有一部分是从瑶人街上搬下来的。随后在路边,我们又发现了一块刻载着修路年代的岩石,上面刻着“同治丙寅”。这也就是说,至迟在清朝同治年间,瑶人街就已经荒废了。
接下来,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一座尚未确定年代的古墓前。砌墓的砖是用石灰加糯米制成的;墓中共有彩绘壁画28幅,内容包括龙、人物及12生肖,具有较高的绘画艺术水平。从墓的用材、墓室结构及大量宗教文化内容的壁画看,专家认为它的建成时间应在明代,属历史上“梅山蛮”的风格(图2)。
(2)具有显著瑶族文化色彩的明代古墓,说明这里确为瑶族先民的繁衍生息之地
野外考古调查收获颇丰,但随后在新化县文化馆的发现更让我们欣喜不已。一些石器以及一把青铜剑为紫鹊界梯田初垦年代的界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应该是在距今两千二三百年前的战国或者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图3)。随着紫鹊界梯田初垦时间的确定,我们一直探寻的瑶族先民的去向也终于有了答案。
(3)图组:在当地出土的石器和青铜剑,将紫鹊界梯田初垦时间推向了更为久远的秦汉以至战国时代
曾迪: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他们中的一部分在战争中死亡了,一部分迁徙到了两广和云贵以及湘西山区,还有一部分就在本土被汉化了。因此可以概括地说:紫鹊界举世罕见的梯田景观,以及它所孕育的梯田文化,是各族先民长期劳作与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