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

2008-01-07贾利慧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写作文课外心理

贾利慧

我曾作过一项学生作文心理调查,结果让人吃惊:对写作不感兴趣的高达45%;惧怕写作文的占10%;遇到作文就认为自己不会写,交白卷的现象占5%。如何将学生从这种消极写作心理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应给学生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一定的章法“指导”,才能逐步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作文,听到就头疼”,怕写作文,又不得不写作文,久而久之,学生就背上了不轻的思想包袱。究其消极心理的成因,一是考试制度的禁锢。现行的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考试作文题怎么出,教师就怎么指导,只要能考上学校就行。于是,小学瞄初考,初中瞄中考,高中瞄高考,路子越走越窄。为了适应考试要求,为了确保作文“基本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四平八稳,思想内容大同小异,基本格局千篇一律,形成了地道的新八股。二是狭小的天地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从课堂到课外,教学的多数内容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大多数学生只会从书本到书本,而对多姿多彩的人生和纷繁复杂的世界缺乏应有的体验,这就难怪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了。写人,则千人一面;状物,则万物一色;叙事说理,则往往拾人牙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这一思想体现在作文教学中,也就是教师主动给学生营造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展开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让学生在创作激情和“有话要说”的冲动驱使下,自觉走进色彩斑斓的社会,用聪颖的眼光透视生活,使他们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与独立创新的理趣与灵感发生碰撞,拨动写作动机的心弦,情不自禁地“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常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写他们熟悉的人物、事物,鼓励学生课外用日记形式练笔。为了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对于学生的练笔,我采取了多鼓励、不指责的方法。翻开孩子们的日记,触目皆是一些“优”、“优+”、“你的文章很大气”、“你很有写作天赋,努力吧!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人”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一种“作文并不难,我能写好”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但是,学生们功课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活动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样的生活制约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均应尽力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单调的生活,给他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减轻他们作文的压力,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教学中,比如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争鸣辩论活动、新闻语竞猜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承办街道宣传栏、板报、义务当导游,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也很重要。如何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呢?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比如写“粉笔”,可以作如下发散:色彩——洁白,形体——短小,原料——纯净,质地——坚硬,属性——易碎,脾性——默然……再如以“雪”为题,可以想到以下主题:赞美它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赞美它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鞭挞它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千山枯寂、万木萧条;鞭挞它的虚伪懦弱——以洁白掩饰世界……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大胆发表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前提。针对生活中的疑点、教学中的难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争论,去观察自然、关心社会、感悟人生,把生活和作文沟通。

2.扩大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读书会或专题读书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即口头作文)。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从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作文素材多了。要在作文上创新,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了。

3.可以随时提醒学生自觉进行多种训练,如定向交流、口头表达等。这种实践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开拓、创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尝试。学生主动向课外拓展,自己的个性就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写作文课外心理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写作文的烦恼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心理小测试
写作文等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