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启发式”和“设疑法”
2008-01-07程斌
程 斌
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这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七年来,笔者也不辍劳作,积极探索,大胆推行“启发式”和“设疑法”。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同行的称赞和领导的夸奖。现就语文教学中两种教学法的运用,谈点儿个人体会,恳请同仁指教。
首先,我谈谈语文教学的“启发式”。“启发”二字,关键在于“启”。只有老师“启”的因素,才有学生“发”的可能;只有老师“启”得恰当,才有学生“发”得准确。
“启”的因素,是学生“发”的前提。语文教学中各种文章体裁,里面都隐示着情理和事理;语文知识和写作知识,里面都联系着知识系列的整体规律性。老师备课的功夫,就在于整体上把握整个知识体系,又能娴熟于每个细节,把每个知识点,从多侧面去挖掘其中的内涵,多角度去设置各种疑问,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实际,以提问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提问便带有“启”的因素,学生在渴求新知识吸引下,思维被启动,“发”也就成为可能。我所任一届初中班,当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只会死抠课文的某些词句,而缺乏对整篇课文的分析和概括时,我就用苏轼的庐山诗和杜甫的望岳诗比喻性地启发他们:为何横看、侧看,看得那么仔细,还“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居高临下,鸟瞰全貌,那不仅可以看到“众山小”,还可以真正认识庐山的真面目了。看山如此,学习一篇课文何尝不是一样。由于学生学习课文的立足点正确了,对文章总体上的把握也渐渐熟练起来。
光有“启”的因素还不够,因为它只是孤立的个体,必须还要“导”,才能形成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一篇课文,一则知识专题,都是整个语文知识系列中相对稳定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联系,所以教师在设置一个个带“启”的因素的问题时,必须在讲解和阐述中把学生的思路定向性地由一个疑点引导到另一个疑点,这时教师的讲解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导”把学生的思路逐层引向深入,引向正确。学习鲁讯先生的小说《孔已己》时,学生对文中“孔已己是站立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不理解,我就导向性地启发:穿长衫和短衫有什么不同?学生能回答出:身份不同;再疏导性提问:孔已己穿长衫是贵族阶层吗?学生能回答出:不是。像这样启导:孔已己穷困潦倒,却不肯脱掉长衫,死要面子,被人取笑,成为“唯一”站着喝酒的人,也就容易理解了。但如果要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更上一层楼,再加上“引”,就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升华,甚至还能出现“反弹琵琶”、标新立异现象。
语文教学中,任何一篇课文或一种知识,都是学生从未接触到的东西,他们会因新鲜而产生接受这些知识的心理需求,如果老师能在“启”、“导”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情境,一些氛围,把知识尽量具体化、形象化,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积累,引导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这就是老师为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意构建的“契机”。有了这种“契机”,就能使他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局部而整体地融汇思考,这样,不但知识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思索中自然地被接受了,甚至还会提出一些与书本知识相反的见解和老师始料不及的突发奇想。这“契机”犹如一道闸门,先有意地让学生贮满思维的洪水,时机一到,闸门一开,那思维的洪水就会奔涌而出。
其次,谈谈语文教学的“设疑法”。结合课文,大胆设疑,通过分析求证,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巩固记忆。
怎样设疑?现以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题目设疑。①写的是谁的背影?②为什么要写背影?大家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设疑分析使学生知道写的是父亲的背影。开篇写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为什么难忘?这就引出课文。
第二是中心设疑。本文中心应是(单选):A.写“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B.写父亲对我的疼爱。C.写父亲的啰唆及我对父亲的反感。D.本文写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感激之情。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碎的事,等于白读。”因此通过设疑培养学生扫视课文、迅速找出文章中心的能力。经过研究分析,大家都懂得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是贯穿全文的,因而D正确。
第三是结构设疑。本文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应是:A.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开篇点题,思念父亲,中间回忆往事,最后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分为三部分。B.按送别前,分别时,分别后分三部分。C.按我对父亲的不理解,到对父亲的理解分两部分。通过设疑让学生细读课文,选出答案,使他们懂得结构的安排是由中心来决定的,因而A是对的。
第四是语法修辞的设疑。1.“唉,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中,“聪明”和下文句中的“聪明”相同的是:A.我班的小明真聪明,他每次都考我们班第一。B.我那是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C.老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答案我脱口而出,妈夸我:“真聪明”。通过设疑分析,使学生懂得A、C中的“聪明”是脑子反映快,智力强的意思,而B中的“聪明”则是愚蠢,不懂事之意,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答案是B。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愿大家采用设疑教学法,为学生发现疑难、解决疑难筑起桥梁或阶梯,让学生发挥天赋和才能,走进知识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