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的探究策略

2007-12-29刘守迎

体育教学 2007年6期

  体育课运用探究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要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来解决问题,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深邃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育内容,非常适应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根深蒂固,使教育思想开而不放,学生习惯于你讲我听,体育课中只合作不探究,即使有了探究也是流于形式。甚至教师直接命题、灌答案的注入式教学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局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探索,认为要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可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一、进行体育探究式教学要营造氛围、培养意识
  
  1)通过预习指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体育可以采取预习的方式,教师在学生预习中列出自学提纲,提出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学生经过查找资料,自主地获取知识,并根据体育教师提出的目标进行积极的思考,对每个问题都建立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探讨,形成对新知识的新认识。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认识飞跃过程中,使学生由体育知识被动地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著名的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总是通常开始于疑问,开始于惊奇,开始于矛盾。”的确,好奇是小学生最本质的特点,如何创设体育教学的问题情景,开发学生对体育教材探究的意识,全在于在体育教师的巧妙构思,精心启迪。在常规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层次探究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育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教材内容、课型要求,设计联想型的问题情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3)促进师生和生生互动,培养探究意识。所谓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它包括情感交流、知识传递等方面)。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形成这样的格局,那么,课堂上的体育教师就不再是一个,而是几个、几十个,这样,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体育学习的大课堂,探究学习的大课堂。每个学生就真正成了体育课的“主人”。
  
  二、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扭转教育观
  
  1)体育教师是参与者。体育课探究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和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是为了完成同一个体育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的合作者。体育教师要自觉地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推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最前沿,让学生也来承担体育教学的责任。在探究中体育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放手让学生发现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不要包办代替提出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体育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应放手让学生质疑和创新,千万不要让体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所持的观点绝对化。
  2)体育教师是指导者。体育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仅仅知道自己教什么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知道该怎么教。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主导这个角色,关键要在“导”字上下工夫。首先,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设计新颖明确的问题;其次,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问题的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能诱发学生求知欲的萌动;再次,在体育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
  3)体育教师是促进者。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重“教”的教师。学生在自主探究时,体育教师要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要积极地看、耐心的听,真切地感受学生的作为和思想,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表示理解,赞赏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必要的精神上的鼓舞,随时激活学生的思维,高涨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体育课堂气氛活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是搞好探究式体育教学的前提,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首长,是家长;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在向自我开放的体育课堂世界里,教师不再是长辈,学生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将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教师要自觉地将自己融入探究的群体中,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平等地接受学生的评价,诚心诚意地与学生合作、交流,和学生一起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2)建立民主的对话关系。体育教师要做到:(1)不要在体育课堂上搞一言堂。要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意见,必要时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把舞台让给学生来表演。(2)要确立思想、学问的民主。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体育教材面前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他们平等地接受教材提供的信息。只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个人获取的信息不同,没有理由都教师说了算,一切都要统一到一个标准之下。(3)体育教师要有自以为非的精神。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有时甚至要有意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以便消除体育教师在学生面前神秘感、权威感,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总之,探究式体育教学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它既重视结果,又强调体育知识的获取过程,既关注意义的建构,又注重应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差异性和探究能力,所以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精神。
  
  (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