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专家研讨交流:学校体育和人类动作发展

2007-12-29

体育教学 2007年6期

  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了“人类动作发展学研讨班”。此次活动邀请了Greg Payne教授等十位美国专家来华讲学,这些专家分别是来自美国部分州立大学,是人类动作发展领域的研究者和推动者,其中Greg Payne教授来自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人体运动系,是制订美国中小学身体教育国家标准工作组成员之一;还邀请了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宋尽贤理事长,王占春教授、李晋裕教授、赖天德教授、于道中研究员、滕子敬教授、周登嵩教授、周琴璐研究员和于秀教授等中国学校体育著名专家,中美专家就学校体育和人类动作发展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来自全国二十多所体育师范院系的教师以及部分省市的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班。
  动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方式和重要基本能力,动作发展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对个体的大脑、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动作发展学主要研究人的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在中美专家的研讨和交流中,美方专家询问了有关中国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并介绍说在美国的大学中,原先以培养、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的体育系目前纷纷改名为人体运动学系(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以适应体育分支学科和应用迅速发展的现状,培养目标也更为广泛。所包括的分支学科常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史、体育哲学、运动和锻炼心理学、体育社会学、运动和锻炼的测量及评价、运动医学以及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法等 。其中动作行为(Motor Behavior)是近些年发展比较迅速,而且是每位体育师范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它包含了三个分领域:动作学习(Motor learning)、动作控制(Motor control)以及人类动作发展(Human Motor Development),这一基础课主要帮助体育教师了解不同阶段,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动作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此外该学科还能够引导教师从终身发展的视角来实施体育教学。王占春教授向美方专家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研究领域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初期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的教学过程,教学的重难点,实施教学的先后顺序;此后研究的热点转换为研究不同教学内容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能力各有什么样的作用;现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学校体育对于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更为关注学校体育教学的教育效果。而动作发展学的研究成果将会为这些研究夯实基础,促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宋尽贤教授指出:虽然“健康”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不能用健康教育取代体育,动作发展学的研究将阐明人生不同阶段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从而更加明确学习和掌握体育动作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中美学者还围绕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交流。美国专家介绍,在美国也存在体育课时相对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依靠家庭教育、依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依靠社区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及锻炼场所等措施来弥补。中美专家一致认为要重视儿童早期的基本动作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美国,学校教育大多为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耿培新教授的观点得到中美专家的认同,他认为深入研究人类动作发展的规律,对于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有效促进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中老年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一学科本身发展只有六七十年的时间,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寥寥无几,这次由美中两国专家共同编著的《人类动作发展学概述》集中了美国在该领域最好的学者和中国部分体育课程、体质研究、运动学习、幼儿体育、社会体育等方面的学者,为今后在中国更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加强中美在人类动作发展学领域的交流将促进中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同时促进人类动作发展学领域的研究;借鉴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在本次研讨班中,美国专家对动作发展学的整体研究状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人类生长与动作发展的各阶段特点、人类动作发展学研究的应用和启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有重点的介绍,并与研讨班的中国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与会代表对于研讨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对美国专家的精彩讲演表示衷心的感谢,一致认为对人类动作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体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动作发展有六大因素,分别是:动作的质量,动作发展的顺序,动作的累积,动作发展的方向,动作的多元因素和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动作发展不是任何单一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而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受到人类基因组遗传信息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环境、同伴、家庭、教育、自身身体形态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将会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速度和最终的成就水平。中国学者认为,人在主动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能动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适应,这是人类与自然b4005c772bb4f37a72853358d844852f和谐发展的规律。通过交流,中国学者认识到人类动作发展是有一定之规的,人的动作的发展、熟练、提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与年龄相关(但并不完全决定于年龄),而在有的情况下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能是决定性的。只有掌握并驾驭了人类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人类动作发展进程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有逻辑、更系统和有效地设置教材内容,才能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才能科学地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美国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有的美国学者将儿童掌握的基本动作技能,包括投掷、跑、跳高、跳远、单脚跳、踢(球)、接(球)、打(球)等,按照动作形态划分为不同层次,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揭示了儿童获得不同层次动作技能的年龄规律。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还提出了“动作发展之山”模型以说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和教育任务,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帮助体育教师按照学生动作发展的年龄规律安排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既避免让学生的动作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同伴,也不至于发生拔苗助长的情况。与会的一名特级教师感慨地说自己在教学中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投掷的动作是不一样的,那么能否从小就开始按照标准的投掷动作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尽早掌握标准的动作技术呢?实践中他的体会是这样的:过早地教授不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技术是得不偿失的,这次研讨班介绍的研究成果与他的实践体会是相一致的。还有的高校体育系教师表示,课程改革要成功最终是要依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他们计划在自己的学校中开设动作发展学等课程,传授最新的研究成果,帮助体育师范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素质,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效果。虽然人类动作发展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尚不够成熟,但是在研究方法上,美国学者注重实证、善于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共同研究,不仅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还采用了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视角和方法,这一点也给与会代表以深刻的启发。
  在研讨班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主任耿培新教授还作了《中美合作研究动作发展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报告,指出中国学者在科学而有逻辑地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使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效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动作发展,为学生当前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等方面进行过过广泛的研究,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宝贵思想和经验,这对今后在中国研究动作发展的启迪将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学习和借鉴美国专家在动作发展研究领域的先进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作发展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多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门研究机构与众多的教育、体育专家以及优秀教师一道致力于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方面的研究,正是由于具有共同的研究视角和相近的观点,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梁国立副教授的联系、沟通和帮助下,促成了人教社与美国学者共同撰写《人类动作发展学概述》一书并举办此次人类动作发展学研讨班,从而推动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他指出:明确人的身体活动、运动和锻炼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动作技能是怎样获得和控制的,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是怎样学习动作技能的,并弄清楚人的活动和技能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达到的成熟水平、发展顺序以及这些典型特征的精确认识,明确在生命的各个阶段,获得和控制动作技能的规律,掌握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于建立合乎逻辑规律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形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高质量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健康奠定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应该认真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尽快建立中国的人类动作发展学研究体系,更好地为我国两亿三千万学生的动作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幸福生活服务,同时,为世界提供我们的研究成果,贡献于全人类。耿培新教授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与会中国学者向Greg Payne教授及诸位美国著名的动作发展学专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此外,美国专家还分别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专题讲座,随后又赴广州、上海、沈阳、长沙、石家庄、太原、开封等地的高校进行巡回讲学,引起了众多高校体育学者的强烈反响。Grey Payne教授还在第八届中国体育科学大会上做了专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