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应对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2007-12-29张宝瑞

人力资源 2007年4期

  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以后,金融企业赖以保障安全的对外封闭和对内垄断格局被打破,从此将在危机的边缘上行走。尤其是金融企业竞相争夺人才,使得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成为金融企业的重要课题。
  
  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管理者往往注重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防范,而对人力资源风险的管理则停留在传统方法上。本文就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以从风险预防的角度,提高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预见性,降低金融企业风险。
  
  金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特殊性
  金融企业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它的经营风险远远大于工商企业,其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远远高于工商企业,使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难度加大,管理风险大为增加。金融企业新产品的特点以及业务拓展的巨大操作风险,更加剧了人员控制的风险。巴林银行倒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源风险监管不力造成的恶果。当前,同业竞争使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凸现,频频见诸媒体的金融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携带团队和业务整体跳槽的事件,更说明在中国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国际人才大战给国内金融企业带来了巨大威胁。所以,规避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使风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就成为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项目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控制要点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确定主要的风险,估计它的严重程度并对它进行管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的风险可以按以下三个要点进行管理:
  ●人员质量的风险管理
  首先是风险识别。识别风险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存在,识别风险的手段包括对人的道德、忠诚度、知识、人际关系、工作经历、工作成绩和劣迹记录等进行考核,召开人员评价的会议,检查以往的工作过程记录,以及对员工的表现和业绩进行仔细分析,从而得出包含所有已确定风险以及风险描述的结论。
  其次是风险评估。根据已经识别的风险,以及风险发生几率和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级。对评估的风险从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结果,可以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对于发生概率高的风险,应制定应急计划;对于发生概率处于中等的风险,应该制定应对整体影响的保护措施;对于发生概率低或即使发生其影响也不至于波及全局的风险,应随时保持监控。
  第三是风险规避。风险管理的任务是预防或减轻风险,包括应急计划、风险规避、风险缓解措施以及风险转移和风险承受等。应急计划为可能发生的风险提供即时的处理计划;风险规避是选择一条不同的途径以达到减轻风险的目的;风险缓解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或者减小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影响。
  ●时间计划的风险管理
  管理时间计划的风险是保证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计划风险是指由于人力资源的到位、训练、使用、替代时间等事项延迟而发生的风险。首先是评估因时间延迟可能带来的影响。确定每一部门、每一岗位人员可能延迟的最长及最短时间,尤其需要对最坏的结果进行预测,确定每项工作的最长工期,以便对风险发生的可能规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其次是概率评估。通常是重要管理岗位上有任何时间延迟,整个风险就会成倍增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变动带来风险的预防上。
  ●人才储备的风险管理
  对人才储备风险的管理,可采用与时间风险分析类似的方法,对每个岗位做三个预估:乐观结果、悲观结果以及可能的风险造成的后果。管理者可以模拟风险发生的结果,得出风险的发生对人才接续的要求,做出人才储备以应付意外情况的发生。
  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工具,也是防止大量不确定因素和防范影响项目成功风险的重要工具。此外还可以利用许多方法和工具,协助进行人力资源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包括概率/影响矩阵、情景分析、灵敏度分析、模拟、关键性和重要性指数、风险清单、项目和流入缓冲等。这些方法和工具的借鉴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