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07年上海外企薪酬调研报告
2007-12-29耿俊华
人力资源 2007年12期
汇集上海400多家外资企业(以下简称外企)的薪酬福利数据,近日,中智人力资源2007年上海外资企业薪酬调研报告在金茂大厦隆重发布:2007年上海外企薪酬的平均增幅为8.9‰至此,上海外企薪酬,已连续三年增幅超过8.5%。但是,具体到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则薪酬数据就有了“酸甜苦辣”,若要了解个中滋味,还需细细品味……
中智此次的薪酬调研活动,大幅增加了制造、高科技、集成电路等行业的企业数量,得到了上海市浦东外商企业投资协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金桥劳动人事协会、松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等多家协会及劳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与调研的企业,共提供了2万多份员工薪酬数据。其中,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数据样本占28%,主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43%,基层人员的样本数据占29%。薪酬报告最终涵盖了7个层级、35个职能部门、341个职位的薪酬福利数据。相形之下,以下信息尤为值得关注。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a5FfqA5euQpCyy7c6xRVd2.webp)
财务VS人力资源,双方旗鼓相当
外企的人力资源经理在2007年平均年薪达到19.5万元,而财务经理的平均年薪也为19.5万元;人力资源主管平均年薪与财务主管的年薪都为10.3万元,基本上旗鼓相当。
外企的人力资源总监在2007年平均年薪已经接近40万,涨幅为19.2%(见图1),市场90分位值达到了54.1万,与中小型制造业的副总经理年薪相当。而财务总监的平均年薪达到了46.8万,涨幅超过了50%,市场90分位值达到73.6万,在各个部门总监级别中处于亚军,仅次于营运总监,成为第一集团(前三甲)中的领军职位之一。
销售VS市场,正是彼消此涨。
相比市场部,销售部连续3年来的优势始终明显,尤其销售主管的平均年薪达到了13.7万,相比2006年同期上涨了25.6%(见图2)。销售经理平均年薪为21.9万,上涨幅度也十分明显。相比之下,市场主管的增长幅度为12.5%,平均年薪是11.3万,而市场经理的增长幅度仅为04.%,平均年薪为18.2万,至今未突破20万大关。
产品研发VS技术服务,后者望尘莫及。
2D07年,外企的产品研发经理平均年薪已为24.7万元,同研发内部各层级、技术服务部门之间相比,增长幅度最大,为29.%(见图3)。而研发部经理年薪的市场90分位值达到了38.8万元,已接近40万大关。相比之下,技术服务部门经理平均年薪为19.8万,相比2006年仅增加了9.5%,未突破20万大关。而该职位的市场90分位值为29.8万元,尚不及30万。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NxXHoK2RJHcP37q9XJQK8C.webp)
外企的研发总监平均年薪增长也较2006年明显,超过两位数,为10.5%具体数额为44.1万,而市场90分位值达到了60.6万,已超过了中小型制造型企业总经理的年薪。技术服务总监相比2006年也增加了5.4%,增幅虽不明显,也突破了35万,达到了36.9万,市场90分位值为41.1万元。
总体比较,研发部门在开发新产品、创造更多附加价值、使企业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研发人员薪酬的大幅增长,也体现出了企业对研发人才的高度重视。随着上海高科技企业新项目的不断开发,研发人员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同时,新的高科技企业正在不断涌现,“争夺”甚至“抢夺”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这些企业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中智预测,高科技研发人才的“升值”空间依然很大。
总监薪酬,增长率独占鳌头。
管理职能类不同层级员工的年薪均有所增长(见图4)。2D07年经理层级的平均年薪为21万元,相比2006年增长幅度为12.6%;主管层级年薪11.7万,增长了11.3%;而总监2007年的平均年薪突破了35万大关,达到了38.7万元,相比2006年增长了22.9%,成为各层级薪酬增长幅度的冠军。
同时,各层级的差距有所减少,尤其处于最低的操作工层级与总经理/组织领导层级之间差距由2006年的15.7倍,下降为15.2倍,减少了0.5倍。这与企业逐渐重视技术工人的吸引与保留,而采用适当加薪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高级工程师,薪酬渐显优势。
不同级别的工程师,薪酬涨幅差异较大。一般工程师(有2-4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即图5所示的“工程师”),继2006年平均年薪突破8万元大关后,于2007年达到了9.7万,相比2006年上涨了11.3%,预计到2008年将突破10万元大关。而资深工程师(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平均年薪已经由2D06年的18.9万提高到了19.9万,同期上涨5.3%,预计到2008年会突破20万元大关。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fvfEhfB6Leph5esHo7VMu3.webp)
相比之下,初级工程师(有1-2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相比前两年的年薪没有变化。虽然高级工程师(有5-10年工作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平均年薪低于2006年,但继2005年突破12万年薪后,2007年仍保持在15万元左右。
同时,不同级别工程师薪酬之间差距略有增加,尤其初级工程师与资深工程师之间的年薪差距,已经从2005年的3.0倍,增加至2007年的3.5倍,可见企业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愈加重视。
同管理层级的经理、主管相比,高级工程师的薪酬已经显示出了强劲的态势,资深工程师平均年薪仅低于经理层级员工5.2%,而高级工程师平均年薪已高于主管层级员工21.7%。
中层管理人员,高职率逐年攀升。
2007年,上海外企整体主动离职率中位值为13.4%,而高分位值超过了30.9%,相比2005、2006年均有所下降。但是中层管理人员的主动离职率却持续上升,由2005年6.0%,2006年的7.4%一直上升到2007年的10.3%(见图6)。
其次是操作工层级的员工,主动离职率由2005年的6.6%一直上升到2007年的14.9%。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动离职率不断攀升,势必给企业保留经理级等关键职位带来压力;而由于工人的人数占企业人数的比例较大,这部分员工的主动离职率攀升,势必对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物价持续上涨,薪酬也需更多增长。
众所周知,自从2007年1月开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上扬。截止2007年8月,全国CPI相比2006年同期上涨了6.5%上海CPI也同期上涨了3.9%。而包括猪肉、鸡蛋、蔬菜等食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更是明显,人们逐渐感觉到生活成本增加所带来的压力。
上海1-B月份CPI累计增加幅度为2.2%,而据预测,2007年CPI累计上涨幅度将为3%左右,如果2007年下半年薪酬增长幅度仍为8%-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相比2006年薪酬整体增长幅度实际上是降低了。因此,中智认为,上海外资企业在进行薪酬调整时,需要将物价上涨因素考虑进去,并根据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更好地实现对关键人才的保留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