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智慧教学时代的到来
2007-12-29黎加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8期
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专家报告的时代,也不是少数聪明人在创造智慧的时代,而是每一个人共同创造的时代。下面,我们一起来头脑风暴,请各位老师准备好笔和纸,自由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第一,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么多年来,你经历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印象最深的、最难忘的一次,向你的小组同伴回忆这次培训在你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还有,描述一下这个培训项目的特点,这次培训给你的感触是什么?
第二,我们讨论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新技术,归纳一下,哪些新的技术真正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我们日常教育中发挥了作用?有哪些技术没有发挥作用,原因是什么?
我们用五分钟的时间,我们用2.0的方式学习2.0。
(思考中……陆续有发言的老师把手举了起来)
山东淄博的邵老师:我不怎么习惯于发言,我不是一线的学科教师,但是,黎教授提的这几个问题我还是很有感触,有很多话要说。印象最深的一次培训应该是2001年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时间我记得非常清楚,2006年6月1日,在淄博一中举行了一个全市的启动仪式。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还有教育局长,区县中小学校的校长都参加了这次启动仪式。淄博市应该在全国是第一个实行全员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市。全市45岁以下的24000余名教师全都参加了培训。我想,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和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非常切合,而且是实实在在通过教师的操作来进行一步一步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最大的特点。
王永和:……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感觉到信息技术确确实实可以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原来我在想,工业、企业、商业等各方面都在用信息化改变着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思想方式,虽然,我们的教育也在信息化。但是,我却不敢说实现了教与学的信息化。可自从接触了Moodle之后,我可以断言,目前,世界上已经存在一种平台、一种软件,我们在这个软件上可以真正地实现教与学的信息化,可以真正地在指尖上建立我们的课堂,我们希望能够加强Moodle联营,为我们的教与学服务!
……
根据大家刚才讲的经历,我们是否要重新反思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这里借用苏格拉底的三句话。第一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第二句,教师培训不是“教”,而是“激发”,激发每一位参与者对生活、事业的热爱;第三句,“教师培训不是重在设计内容,而是重在设计情景”,让每一位参与设计的教师在这样的情景中激发主体学习的激情,让他成为真正的教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反思技术的含义:什么是技术?教育和技术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也用四句话来表达这些年来在教师培训和教育信息化中对此的感悟。
第一句,技术不是万能的,而是恰当利用;第二句,“不会使用2.0技术,因为你还在1.0的思路和习惯之中”,今后大家可能会在学习中感悟到;第三句,为了技术而变革教学,你其实是为了技术;第四句,为教学而变革技术,是为了教学。
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技术?
美国曾出台了一份文件《美国竞争力行动》,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文件是在美国教育部的网站上,它的副标题把我吓了一大跳,写的是“领导世界创新”。美国人把创新写在DNA中,还制定了法律,通过法律方式调动整个民族实现创新。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教育部又出台了一个文件《为21世纪加强教学》,由此可见,为创新加强教育这是全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很多中国教师在培训中谈到高考排名,这些都是小道理,小道理服从于大道理,大道理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怎么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
为此,我推荐另外一份文件,《人是怎样学习的》,这是美国科学院组织的由来自美国高等院校的16位科学家,经过几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文件详细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变化,人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明白怎样用技术改进教学。
“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的变化,人类已经进入创建学习科技的新纪元,一场彻底改变人类学习的理念与方式的革命已经兴起。” 这是《人是怎样学习的》里面比较精彩的话,其中,还有一些主要观念如下。
1.知识的建构性。什么是知识?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因此,要重新理解学习,学习是建造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同时,要对教学进行理解,教学就是创设一个学习环境,让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
2.知识的社会性。知识一定是内含在团队或者共同体中间的。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
3.知识的情境性。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人和社会或物理情景间互动的产物,因此,对学习的重新定义是,学习是实践共同体,学习者是社会参与,教者是构建实践共同体。
4.知识的复杂性。知识是复杂的、主观的、不稳定的、结构不良的、难以直接传递的。学习要重新思考,学习就是掌握组织成系统形式的知识的不同方面。教学就是关注学生在认知建构中的个体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
5.知识的默会性。知识是默会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需要个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要解决难以传递知识的分享攻坚的问题。因此,学习实际上是激发每个人的默会知识的形成。教学是让隐含在每个学习者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发挥作用。
这是五个很重要的观点,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是没有的,因此,我们现行的教育技术思路都需要思考。
教育技术的新发展,从我们过去熟悉的学习理论、脑科学、标准化、学习活动管理系统,包括现在新出来的Web2.0新技术,接下来关注的就是学习科学,再进一步是虚拟化学习。我们以Moodle为例,说明所有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平台怎么样促进教学的变化。根据刚才学习的几个要点,我们归纳出,学习是社会性的,学习是主动、积极参与的,学习是情景化的,学习是自我管理、自定步调的。
新的信息化时代,集体的GSTIM,这是上一代人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礼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从个体教学时代走向集体教学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