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传达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2007-12-29唐黎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7期
关键词:传达;批评
一
小学升初中,女儿欣欣的成绩让我进退两难——281分,只能进区普通初中。我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实打实地说,欣欣这个成绩是我早有预料的,只不过是出于做父亲的心理,不愿也不想面对罢了。冷静地回顾欣欣的小学四、五、六年级生活,我有一点疑惑:是不是自己给女儿带来了负面影响?自从那次家长会之后,女儿对学习、对老师都没什么热情了,学习成绩也是丝毫不见长进。
不管怎么说,毕竟小升初是女儿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我一方面四处托人为女儿联系学校,一方面帮女儿整理用过的书籍,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欣欣自打小升初考试后,话就很少。当我们父女的目光碰在一起时,她会迅速地扭过头去。我痛苦地思索,什么时候我们父女之间有了这样深的隔阂?还是孩子的成长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在欣欣的书桌抽屉里,我发现了用小刀刻出的一个一个的“杀”字,后面还带着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我确认了自己的失败,女儿一定曾在心里有过苦苦的挣扎,只是这种挣扎我未能分担。我小心地问女儿:“那个男孩子考到了哪所学校?”女儿忿忿地说:“那和您没关系,和我也没关系。”或许是这个问题刺痛了她,她爆发似地告诉我:“如果没有那次家长会,没有您的闹腾,我或许也上了重点中学!”
女儿的话,有赌气的成分。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也有一些事实依据。或许真的是我在那次家长会后,把女儿推向了失败。
二
欣欣原本属于学习比较努力、成绩比较一般的孩子。在哪个班读书都不显山露水。转入这所重点小学之后,忽然被班主任委以重任,当了英语科代表。那时,欣欣可兴奋了,喜形于色地告诉我,“老师说我的语感好,语音、语调都不错!”沉浸在“新官上任”的喜悦中,欣欣对英语课、对班主任(英语老师)充满崇拜。只要是英语老师说的,就是真理;只要是英语老师让做的,绝不走样。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欣欣的英语考了96分,我觉得不错。可开家长会时才知道,全年级有三个100分,欣欣的英语成绩即使在本班也要排到第十二名;数学、语文则都只是达到了全班的平均分,各科总成绩在全年级二百名之外。就在这次家长会上,我见到了欣欣的班主任。姓张,四十多岁,待人亲切,很热情。她告诉我,在这个班里,每一门课都有两名科代表,班里40名学生,每个人都有职务,这样可以使孩子增加自信。具体谈到我女儿的情况时,张老师坦率地指出:“欣欣各科成绩均属中等,必须抓紧时间,让她尽快适应学习节奏,把成绩提高一些。”
怎么会是这样啊!我心中很是失落。欣欣的情况竟和她的自我感觉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了让女儿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看清形势奋起直追,我觉得应对她进行一次形势分析。回到家里,我把老师的话重述一番之后,见欣欣一脸凝重,便因势利导,加以发挥:“不要以为当英语科代表有什么了不起,那是老师在给你留面子,让你增强自信心。现在,你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苦下功夫,把学习搞上去。”
这次谈话后的第二天早晨,我看到欣欣房间的门上贴出了一张纸条,上面是欣欣的笔迹:认清形势,超越自己!纸条的一角还有一行小字:向胖胖开战!(注:英语老师长得很胖)
我哑然失笑。“胖胖”是女儿班主任的外号。看来,这次家长会对女儿还真有所触动,所以她才会把老师的批评当作前进的动力。
一个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五年级第二学期结束,欣欣的成绩升到了全年级前50名(全校8个班,共计420名学生),也算是有了较大的进步。我鼓励欣欣乘胜追击,争取进年级前30名。女儿喜形于色地表示:“争取吧,能保持这个成绩可不容易。”
三
日子过得飞快,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考试阶段,女儿的学校要开家长会,应该是例行的考试动员吧。没想到家长会后,我被留下了。张老师告诉我:“欣欣自期中考试后,成绩掉得很厉害,上课、做作业都很懒散,包括上英语课都时常走神,其他科的老师也反映她最近作业完成情况和听讲情况不太好。这孩子怎么回事?不会是早恋了吧。”
我听到成绩下降就已经够着急了,再一听到“早恋”这个字眼就更加紧张。张老师说:“你别紧张。我也说不准,只是这一段时间她表现得很浮躁,和一个男生的交往比较多。我想,孩子一有早恋的苗头肯定会影响学习成绩。您回去不要着急,不要责骂,更不要体罚或讽刺、挖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最好是心平气和地谈谈,摸清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下降的根源,再对症下药。六年级是很关键的一年,如果还是这种状态,会影响升学考试成绩的。”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家的,一路上,焦虑与失望折磨着我。我恨不得马上见到欣欣,痛打她一顿。一进家门,欣欣忐忑不安地看着我:“老师说什么了?”
“老师说什么,你自己应该清楚!”
“我……我成绩下降了,以后得加倍努力。”
“问题不在这儿。你最近是怎么了?成天懒懒散散的,连课都不好好听了。”
“没有哇。就是有两三次走神了。老师批评之后,我就注意了。”
“那就能让老师这么失望吗?”
“张老师怎么说的?”
“老师怎么说,老师说你是笨鸟不知道先飞,就凭你这个水平,还跟男生交往过密,你有什么资格呀?”我连训带骂地质问。
“是张老师这么说的?!”女儿的话里带着哭音。
“对,这是张老师的原话。”想到上次家长会后,女儿对老师的话很当回事,我想借此刺激一下女儿,激发她再次向“胖胖开战”的动力。于是,我把张老师的话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着重强调了与男生交往会考不上好初中的后果。欣欣涨红着脸争辩着说:“谁跟谁交往过密呀?不就是互相问问题,上学、放学一起走吗?”
“你别不当回事,老师说照你这种情况,本来就不聪明,全使上劲还不行,再不好好学,中考都够呛。”
“上市级重点初中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是不上市级重点初中怎么了?”
“你,不上重点初中,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今后就考不上大学,你就只能等着被社会淘汰。”
谈话不欢而散,女儿回到房间很久没有出来。
第二天冷静下来后,我又和女儿一起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女儿呢?生气归生气,毕竟还不敢放弃学习,对我精确到每一分钟的作息时间表没有表示什么异议。
四
那次期末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从放寒假之后,我们父女就进入了小升初的临战状态。女儿的话很少,回到家就关上门做作业,很少再听她谈起老师、同学的事情。有时我问她最近在学校表现好吗,老师批评她了吗,她也总是淡淡地说:“没有,该我做的我都做了,她批什么?”问问班里的同学的情况,她的回答更简单:“都忙着学习呢,谁管谁呀?”和老师通过电话,老师说欣欣已经不再和那个男生来往了。我心下暗喜,觉得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可老婆却说:“怎么感觉这孩子死气沉沉的?”
女儿的成绩又恢复到中等水平。可是就像被钉住了似的,再也不动。我为她请了大学生做家教,成效不大。是教学水平不行吧?我准备换一位专职中学数学任课教师做辅导。我把这个意思婉转地说给那个大学生,她说您可以试试,在给那位大学生结清工资时,她犹豫了一下说:“叔叔,我感觉欣欣对家长、对学习、对老师有一种抵触情绪。”
“何以见得?”
“就是一种感觉。我教她一个月,她从来没有提过问题,讲什么听什么,太机械了。当然,也许是我经验不足。”
我相信是她经验不足。于是六年级第二学期,我请了一位数学教师、一位语文教师分别给她补习。才补了一周,数学老师就不肯再来了,他说:“欣欣本人不想学,这种孩子是最不容易教的。”这时我才意识到,欣欣心里有事,也就在这个时候,我接到欣欣学校心理老师的电话。她说,欣欣告诉她,老师、家长都说她没希望,何必为没希望的事奔波呢?
就是这种态度引发了心理老师的注意,老师仔细地记住了欣欣的面容,并想办法弄清了欣欣所在的班级。我感谢老师的关心,把家长会后发生的事情讲给她听。那位老师认为我不应该将班主任的话告诉欣欣,现在欣欣认为自己成了老师、家长心中的坏孩子,所以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明知其不能为而为之”,有这种坚强毅力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事后,我按她说的方法和女儿进行了一番长谈,承认了自己把老师的话夸大了,伤害了她的自尊。女儿也告诉我,她都不爱理张老师了,因为觉得张老师在耍她——“既然你认定我不行,还假惺惺地让我当科代表,这不是耍我吗?”现在,说清楚了,也觉得自己很傻。女儿没提她曾经去向心理老师咨询的事,她只是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连连点头。
消除了误会,女儿的学习劲头恢复了。可是毕竟基础不扎实,起步又晚。为此,我心中常常内疚:自己算不上一位合格的家长。做家长是有艺术的,大到引导孩子的人生观,小到一次家长会,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者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路696号)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