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引导家中的追星者
2007-12-29王献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7期
关键词:引导;追星
2007年3月26日,甘肃有一个叫杨勤冀的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试图用自己的死帮女儿杨丽娟完成“再见一次刘德华”的心愿。连日来,追星青年杨丽娟以及她父亲的遭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杨丽娟追星13年,不仅赔上了她本人的青春年华,赔上了家庭的全部财产,也赔上了父亲的性命。然而时至今日,杨丽娟的追星梦仍然未醒,她“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坚持要与刘德华单独见面,并要求刘德华祭拜她死去的父亲……
杨丽娟的追星事件虽然过去了。但这追星的背后值得我们去深思,谁将是下一个杨丽娟?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更希望这样荒谬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追星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有先例,但是在今天这个视觉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青少年追星的现象更加普遍,追星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已成为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大问题。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那么,自己家中有了追星的孩子,该怎么办呢?对于追星的孩子,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既不需过度保护,也不能过度打压,一定要给予正确引导。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一、要弄清楚孩子所迷恋、所崇拜的对象及原因
弄清楚孩子所迷恋、所崇拜的对象是谁,弄清楚孩子迷恋他(她)崇拜他(她)的原因, 对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家长对孩子追星事件的后续态度和行为。家长弄清了孩子所迷恋所崇拜的对象和原因,就可以因势利导,及时纠正孩子不健康的追星行为。有的孩子把一些名人或明星作为自己的偶像,是因为他们长得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诸如此类的追星行为, 家长应该给予劝阻,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既浪费时间又对自己没有什么用的事情。
有的孩子喜欢或崇拜一些名人或明星,不是因为那些名人或明星美和帅,也不是因为那些名人或明星会唱歌、会表演,而是追求那些名人或明星的气质以及成功的经历。不是经常无聊地去搜集名人、明星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等等的资料,也不会因为某一个名人或明星而放弃自己的生活。孩子崇拜名人或明星不仅仅是一种时髦,更多的是寻找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动力,把名人或明星作为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榜样。当我们弄清了孩子追星的目的是为了督促自己进步时,我们可以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但不是无条件的纵容。
二、 要留意孩子所迷恋、所崇拜偶像的程度
很多青少年教育者都一致认为,追星是一种不成熟的行为,是青春期少男少女心理状态的必然反映,追星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阶段。正因为如此,才要求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认识和分析追星现象的弊端,不能让孩子盲目追星。要从思想上教育孩子,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制止孩子疯狂的、不顾一切的追星行为。
要达到有效地制止孩子疯狂地追星、不顾一切地追星的目的,就必须时时留意孩子所迷恋、所崇拜偶像的程度,密切观察其行为举止,适时给予指导。家长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在其行为举止稍有反常时,马上采取措施,使其悬崖勒马。反之,家长如果没有留意孩子所迷恋、所崇拜偶像的程度,没有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等孩子到了痴迷癫狂的程度时再采取措施加以劝阻,则为时已晚矣!
三、 要正确对待孩子为追星而提出的要求
孩子为了表达对偶像的羡慕和喜爱,会情不自禁地向家长提出一些要求,如去看偶像的演唱会或举办的展览会,或到外地去参加偶像的各种活动。对孩子提出的这些要求,家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决不能向孩子低头让步。一旦向孩子低了头让了步,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杨丽娟父母的做法,就是我们这些家长的前车之鉴。
即使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家长也决不能毫不犹豫地答应孩子。家长必须考虑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必须考虑参加这些活动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决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俗话说:善口好开善门难关, 一旦家长没有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势必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最终导致难以管教的结局。
四、要认真控制孩子追星的花费
追星是一个处处都要牵扯到钱的问题。孩子一旦喜欢上某一名人或明星,就会情不自禁地花钱收藏有关他(她)的资料。如购买关于他(她)的书籍、正版CD唱片或影视剧;如参加他(她)的演唱会;参加需要交一定费用的各种明星后援会。这些行为所需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甚至上千元。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控制孩子追星的花费,可以有效约束孩子的盲目追星行为,可以增强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观念。若再让孩子了解家长的一些难处和忧虑,还可以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总而言之,认真控制孩子追星的花费,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要恰当处理孩子因追星而出现的过失
追星不仅需要钱也需要时间。不少有追星嗜好的青少年还处在求学阶段,因而学习和追星就产生了矛盾。要追星,就不可避免地要挤占一部分学习时间,分散一部分学习精力。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为追星请假的现象,就有了为追星逃课的现象,就有了因追星而成绩下滑的现象,就有了为追星对家长说谎的现象……
孩子出现的这些过失,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长都不能熟视无睹、漠然处之,一定要恰当处理。要劝阻,要批评,要教育,更应该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和改正错误。恰当处理孩子出现的这些过失,会使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理智地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从而走向成熟。这也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真正的关爱。家长对孩子的这些过失,决不能姑息迁就甚至包庇纵容。
六、要善于帮助孩子转移兴趣,培养良好的爱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追星的根源在于感情需要、向往成功、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追求时髦、寻求刺激。也有专家认为,从众心理亦是青少年追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特殊的成长时期,青少年更需要获得同伴的认同。家长应理解孩子的这些需要,但绝对不能让孩子迷恋到痴迷疯狂的地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些许反常,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从中解脱出来。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从中解脱出来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体育锻炼。或者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和体育锻炼(如爬山、打球、长跑、游泳、参加绘画和唱歌比赛、参加青少年志愿者活动等)。这些健康的、有益的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开阔孩子的视野,使孩子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积极地、勇敢地、乐观地面对生活,减少追星的时间和淡化对偶像的情感。
(作者单位:安徽凤阳师范学校)
编辑/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