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笑走过花季雨季

2007-12-2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7期

  关键词:青春期;花季雨季;情感;恋爱
  
  【活动思路】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日趋成熟的阶段,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好奇和渴望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一种具体表现。然而,在男女交往过程中,许多学生对自己萌动的青春情感存在困惑,还有的学生错把对异性的好感当作爱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男女交往中所表现出萌动的青春情感进行理性的探讨和思考,能认识到好感、喜欢、迷恋和爱情的异同,更好地把握自己,微笑地走过花季雨季。
  【活动准备】
  多媒体、音乐、纸条、纸筐、男女学生角色扮演排练
  【活动方法】
  情境体验法、故事法、讨论分析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一)视频与歌曲《花季雨季》
  师:如果把人生比做四季,你们生活在春季,而且是从初春步入阳春的时节。所有美妙精彩的景物都包围着你们,你们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幻想。诗人总是用最美好的词来形容这个季节——花季雨季。十五、六岁的你们都步入了青春这个人生奇妙的驿站。
  (二)“你说我说”栏目
  学生用小纸条记录下青春期遇到的困惑与烦恼,收集到纸筐中。大家一起来了解同学遇到的问题。
  教师寄语: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快速发展,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也多了起来,有时对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和一些行为感到吃惊,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得到家长的理解可又不愿意和家长说。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触动心弦
  一则真实的故事,请学生们思考问题。
  (一)“爱”的萌芽
  小强(男生)和菲菲是初中同学,升到高中恰好又在同一班。如果不是他们恰巧都记错了返校日的时间,而被关在校门外,他们也不会聚在校外小区的公园里。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一起说了很久,彼此都觉得从未有这么投缘过。自从那天后,小强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菲菲,有时候目光相遇,他感到菲菲的眼睛里有一点异样和羞涩,砰然心动的感觉令小强兴奋不已,他觉得菲菲也一定是喜欢上自己了,小强既感到高兴又有些担忧:我知道现在恋爱是不会有结果的,还会遭到反对,我该不该向她表白呢?
  讨论:小强应该不应该向菲菲表白?为什么?(请男、女生分别回答,让学生可以了解异性同学的想法。)
  (二)“爱”的烦恼
  小强终于忍不住了,一天晚上他向菲菲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菲菲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小强虽然是她可以交心的朋友,但她考虑到自己现在已经是高二学生了,而且成绩也不错,老师的印象也很好,不想因此而浪费时间与精力。她突然感觉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压力,好几天了,还是心神不宁……
  讨论:菲菲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三)“爱”的条件
  菲菲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后,委婉地拒绝了小强。小强遭到拒绝后并不灰心,因为他觉得菲菲不可能不喜欢他,只是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菲菲怕影响学习有顾虑而已,而且射出去的箭,岂有回头的道理?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她,并向菲菲承诺不影响她的学习,而且如果菲菲同意的话,他下决心一定把成绩提高上去。
  讨论:小强的做法能成功吗?
  (四)“爱”的失落
  菲菲对小强的执着非常苦恼,为了能让小强冷静下来,她有意回避、疏远小强,偶然碰见小强的目光时,也已完全没有了愉快、默契的感觉。小强也很伤感,难道真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葬送了那曾经美丽的朦胧?
  讨论:他们还能挽救回原来的友谊吗?请简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情感的变化。
  教师寄语:爱情,它和好感、友谊、同情、感激、钦佩等情感比较接近,很容易混淆起来。友谊与爱情,两者是不同的。友情是广泛的,只要志同道合就可以成为朋友。而爱情,则具有强烈的专一性、排它性。但是,友谊与爱情并非相距万里,友谊为双方提供了解的机会,发展为爱情是完全可能的。友谊是爱情的基础,但友谊不一定发展为爱情,友谊一旦踏上爱情之路,就只能单向发展,很难再找回友情。
  三、心动行动
  (一)讨论:收到“烫手”的信,怎么办?
  链接一:如果是我,就把那封信偷偷放回他的课桌,然后附上一张字条:“还是像原来一样相处更好吧!”
  链接二:我会好几个月不理睬他,不主动和他说话,让他自己明白。
  链接三:你可以装糊涂,直截了当地走到他面前,将信还给他,笑着说:“今天是愚人节吗?谢谢你的玩笑。”
  链接四:不妨试试进一步交往,学业相互共勉,真情有所保留,顺其自然,待日后决定。
  友情提示:有些人碰到这种事会得意,大肆宣传,如此一来,那个没有恶意的学生会成为大伙儿的笑柄,自尊心严重受挫。切记,此计万万使不得。
  (二)情境扮演
  四个场景,让男生配合,女生表演。
  1. B:哎,小鸥,我们做个朋友吧?
  G:我们现在还不是朋友吗?
  B:不,我是说更近一点的朋友。
  G:
  2. B:今天晚上你来我家做功课吧?
  G:你妈妈在不在家?
  B:不在,他们都不在。
  G:
  3. G:徐刚,找我有什么事?
  B:今天是情人节,送你个礼物,希望你能收下。
  G:
  4. B:同学,你是**中学的吗?
  G:有事吗?
  B:我是**中学的,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
  G:
  教师寄语: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女孩子可能会处于劣势,因此女孩子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学会自尊自爱,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应学会说“不”。
  四、心理资料库
  (一)德国诗人赫塞《青春的歌》中的片段
  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我暗恋上一位我所认识的可爱女孩。没有常常见面,也没有很想见她的念头。完全像做梦一样,品尝初恋的甜美悸动,也深为所苦。当时,我捕捉住浮上心头的旋律,试着写出两首短歌,虽觉有点不好意思,但整个身心浸透着一股快感,几乎忘掉恋爱的烦恼。不久,听说她去学声乐,很想听听她唱的歌。过了几个月,我的希望总算达到,那是傍晚时分在我家餐会上。可爱的女孩被要求歌唱,我怀着异常紧张的心情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她开始歌唱。唉!她的歌声实在难听,难听得使我不得不为她感到悲哀。在她歌唱时,我曾有过的烦恼和困惑变为了同情,然后是沉默。此后,我心中对她的恋情便荡然无存而归于平静和舒坦。
  教师寄语:这是一种典型的初恋的感觉。作者暗恋时的感觉还是挺美好的,不过后来发生了变化。从这可以反映出中学生谈恋爱有什么特点呢?(甜美,冲动,神往,幼稚,易变)
  (二)假如是你,你会怎样?
  一个孩子站在河边,眺望河对岸一座高山美丽的风景,他仿佛听到了林中的鸟鸣声,又仿佛看到了欢快跳跃的山涧溪流……他被山的伟岸、山的神秘以及山的魅力所吸引。于是产生了一种冲动,急不可待地想要走进那山。于是,不习水性的他不思后果地跳进河里。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他会被湍急的河流冲走,付出生命的代价;幸运地被人救起,但他也不会再有游山的兴致。
  教师寄语:无论是掌握游泳的本领,还是找一条小船,或是建一座桥,都能够到河对岸去观赏大山的美景。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时候,是不能达到目的的,甚至还会导致惨败的结果。
  五、小结
  年轻似乎意味着太多的时间、机会和资本,但青春经不起挥霍。春天充满了浪漫和诱惑,使人躁动不安,使人留连于鸟语花香;春天也是个耕耘和播种的季节,没有辛勤的劳作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人生是不能轮回的,精力又是有限的,认真地筹划、把握每一个季节的主旋律,才会有丰富的四季。
  【点评】
  恋爱这个话题,对中学生来说绝不陌生,他们听到的来自长辈的说教可谓多矣。如果把目标简单定位为让他们不要谈恋爱,达不到目的。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对话、思考、探讨中领悟到无论学习还是恋爱,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价值,成长而不迷失。
  《微笑走过花季雨季》的教学内容符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注重故事、案例、情境、对话、活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编排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青春期问题的应对技能与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讲述小强与菲菲的事故中,分别呈现出男女生在对待同一问题上的性别与角色差异,让学生在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分析与行为重塑。再如,教学设计中的男女生情绪对话,既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勇气。
  课堂活动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活动设计的最后一部分心理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与思考的空间,侧重于启发,使活动贴近于生活,贴近于学生,贴近于实际。
  点评人:孙杰远,广西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院教授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北高级中学)
  编辑/李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