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悲哀莫过“不可使之知”
2007-12-29胡珍严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7期
摘要:2005年3月,课题组对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成都人北实验小学、成都苏坡中心小学、绵阳警钟街小学、西昌市第一小学和马尔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这几所小学3~4年级的1274名学生的调查,了解小学生对性生理和预防性侵害知识的认知、获得性健康知识的途径以及对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的希望度,以便我们在西部地区小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3~4年级小学生;性教育;调查
一、调查情况
在被调查的小学3~4年级小学生中,其中男生627人,占49.22%,女生605人,占47.49%;8岁的占28.7%、9岁的占47.3%、10岁的占21.2%;三年级的学生占52.4%、四年级的学生占47.3%;其余为不详。
仅34.4%的小学3~4年级学生能正确回答出 “婴儿是从母亲阴道生出来的”。在对性安全知识的了解方面,47.1%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性侵犯,且女孩子不知道的比率高于男孩子;一成多的回答遇到性侵犯时不知怎么办。54.6%的学生认为应从教师讲课中获得科学的性健康知识,91.7%希望学校能开设性健康教育课。
二、分析与对策
(一)分析与思考
1.“腹部以下的身体”与“几亿光年之远的星球”知识的关系
前面的数据告诉我们,小学3~4年级的学生仅1/ 3知道自己是从妈妈的阴道产出。而在小学3~4年级的自然课本以及更早的课外读物中,成年人已经通过许多的渠道告诉孩子“天文地理、ABCD”。这不禁使我们的耳边响起一位名人对中国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教育担忧时说的话:“我们对几亿光年之远的星球了如指掌,却对腹部以下的身体结构茫然不知。”现在的家长和学校,生怕孩子的“知识面窄”,生怕启蒙教育晚了孩子的智商开发滞后,今后的竞争力不够。家里的一切读物从《脑筋急转弯》、《幼儿百科全书》到《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应有尽有;在智商的开发上琴棋书画拳打脚踢。但是,面对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好奇,对生命的诞生、孕育、生产的探求,父母、老师却不能科学正确地回答。一些孩子要么被成年人善意的谎言欺骗,要么通过错误的渠道获得错误的信息。而性是从受精卵开始,就一直伴随我们一生的最重要的生命现象,它是维系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的幸福,以及连接着我们一生感情的桥梁,直至陪我们走到生命的终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腹部以下的身体知识比几亿光年之远的星球知识更应早传授!
2.不知道“侵犯”为何物,又怎知“保护自己”
调查的数据还表明:近1/2的3~4年级的小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性侵害”;且有一成以上的孩子在遭遇性侵害以后,不知道如何应对。保护自己免受性侵害的前提肯定是要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叫性侵害,否则,我们怎么让孩子去预防性侵害、去进行自我保护?
近几年来,无数见诸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发指的儿童遭遇性侵害的事件,甚至在中小学教师中,也不乏衣冠禽兽,他们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含苞待放的花蕾。在一个个悲剧面前,我们的一些教育者,仍然没有丝毫的应该告诉儿童们远离性侵害、预防性侵害的职业操守,而是说“不能以少数事件为由把不该告诉孩子的事早早告诉他们,以免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这些“教育者”从来没有反省过:这些悲剧的产生,正是因为孩子早期防范性侵害知识缺乏,从而给这些家庭造成了负面影响,对这些孩子造成了终身伤害。这些中小学的教育者忘记了这些别事件的受害者,都是这些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的态度上,一个教育者的职业责任应该是: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孩子需要,我们都应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为孩子开启知识的大门。
3.我们不能忽视90%以上小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望
调查的数据进一步显示:只有1/2强的小学3~4年级孩子的性知识源于教师的传授;有九成以上的孩子都希望学校开设性健康教育课。我们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的校训堂而皇之地写着“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而对孩子成才的前提是什么却不清楚,那就是: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些小学校长只求“官当得平稳”,不管孩子成长的需要,不重视青春期教育。这些小学的管理者不懂得:只有让孩子们从小学的教育中就懂得如何尊重异性、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懂得“性只是成年异性之间爱的表达方式”、“性是尊重对方、尊重对方感受的一种责任、人格的表现”时,他们才不会早早地模仿成年人的性行为,去过早地尝试性。也只有在小学阶段的早期性教育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众多为孩子“早熟”、“早恋”而忧心忡忡的家长才会放心。而健康成长、学会爱的等待的孩子,才不会因为沉湎于“性”而误了学业、误了前途、误了事业,才会成为一个真正让社会满意的接班人。
(二)对策与建议
1.态度上——瞄准“教育”而不是“性”
毋庸置疑,性教育也是教育。但是,许多小学的教育者和家长头脑中却将“性”与“淫”字联系在一起。于是,将“性教育”贴上了“会教人恶”的标签,将其拒之于小学校门外。一些家长也信奉对性的问题“无知乃纯洁”。因此,我们对这类教育者和家长要进行一种观念的辅导:将对性教育的视觉焦点从“性”转向“教育”。这样,“性教育”该不该在小学里开展就不会成为问题。
2.认识上——将小学性教育理解为教人“做人”,而不是教人“做爱”
从小学阶段的性教育开始,教师和家长要在认识上定位为“性教育”是教人怎样在“性际交往”中如何“做人”的教育,把它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在小学各年级阶段“适时、适度、适当”的性教育,通过传授性生理、性心理、性观念、性审美、性伦理道德等科学知识,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恰当定位自己的性角色,学会恰当地在“性际交往”中“做人”。如果教育者和家长在认识上将小学阶段的“性教育”定位在“过早地使孩子懂得了性”、是让孩子过早对“做爱”感兴趣,那么,性教育就难以在小学阶段开展起来,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应该储备的性知识当然是支离破碎、甚至是谬误大于真理的。
3.途径上——小学阶段的性教育以学校课堂为主渠道,更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家长对性健康教育之所以不够重视、之所以用各种各样善意的谎言“欺骗”孩子,关键在于他们自身对科学的性知识的缺乏。这批父母中的大部分并不是认为孩子的性问题“不可言传”,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性教育而感到“无言可传”,孩子一旦问到性问题,不是哄骗,就是避而不答,或者严加呵斥。因此,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小学性教育急需学校补位。况且,我们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小学生们也把学校当成了获得性健康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所以,小学生性健康教育适宜在学校的课堂和同伴的共同学习中进行。
4.意义上——早期性教育能有效防止 “性压抑”心理的形成
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对于性教育,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4岁之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将决定儿童、少年以致与此后一生有关“性”的种种方面,影响到他们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的性目标选择。
事实也是这样,关于性问题的非科学观念,不仅使某些成人视自己的性行为“不洁不净”,同时对孩子偶尔玩弄生殖器官的行为也大加斥责,致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生殖器是脏的”、“见不得人”的观念。于是凡与生殖器有关的活动都要抑制,否则就受惩罚。久之,便形成了有害的性心理。女孩长大后可能会形成“性欲低下”、“无性高潮”等性功能障碍;男孩长大后则可能出现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这不仅使成年男女体验不到婚姻生活在性方面的欢乐,而且还会成为一种严重的精神和肉体痛苦,甚至导致婚姻的破裂和其他不幸事件的发生。
现代性科学认为,儿童也会有某种性的冲动,父母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严加斥责。如要干预,最好采取巧妙的方式,如做游戏、讲故事等,转移其注意力,切不可使孩子从小就认为生殖器是“肮脏的、见不得人的”。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防止形成“性压抑”心理,如果在儿童期不对孩子进行正确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5.内容上——从小学3~4年级开始,要让孩子懂得性安全保护
我们应该告诉3~4年级的孩子什么叫“性侵犯”、性侵犯的形式、犯罪分子通常使用的手段、性侵犯可能带来的危害、遇到性侵犯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等。
在香港,孩子们一进入小学,教师就会通过课堂的讲解、讨论、播放科教片等形式,告诉孩子们什么叫“性骚扰”,自己的身体应该得到任何人的尊重——包括父母。教师会通过各种途径告诉孩子们长大后身体会发生的变化,孩子们会大胆地询问自己出现的性的冲动。这样,通过教师建立起孩子与成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孩子们不再将性视为可耻、肮脏的,他们会正视自身的性冲动,当身体出现明显的性变化时,敢大胆向教师提出问题。反之,孩子如遇上坏人、受到性侵犯,他们就不会告诉成人,这将使他们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性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讲得过深过多,孩子不能理解,欲速则不达,使孩子反感;讲得过浅过少,又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还有可能误导孩子向一些黄色的欠缺科学性的刊物接近。因此,我们建议,要根据小学3~4年级孩子的心理年龄及特点,从教育孩子进行性生理保健的角度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针对小学中段孩子的特点,我们应这样做:在小学三年级应侧重于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身体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外生殖器官,并教给他们正确的保护和清洁方法,让孩子知道学习性健康知识是身体健康的需要。由于近年来物质丰富、营养提高,很多孩子的青春发育年龄提早了2~3岁,形成性早熟趋势,因此,开展青春期前的性教育非常重要。知识的侧重点应逐渐过渡到青春期保健知识方面,为帮助孩子迎接青春期做好准备。所以,小学四年级的性教育内容可涉及青春发育期中即将出现的生理现象,教给他们正确的保健方法,让他们在心理上作好准备,不至于事到临头茫然失措。因此,内容应以月经、遗精以及保持身体卫生健康的知识为主。
迫切需要尽快制定适合小学各年龄阶段儿童的性健康教育教材。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除一所学校有教师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外,其他学校均缺乏专门的教材作为载体,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
多年来,性健康教育作为“正常、普通的一件事失去了健康、宽松的环境,变得鬼鬼祟祟、不见天日”。在小学中开展性教育,学校要更新观念,教师要更新观念。学校应利用家长会,更新家长的观念,让家长配合学校的性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共同承担儿童的性健康教育的责任。
目前全国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非常少,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改革开放和人们的观念的更新,“性”不再秘不可宣,不再与色情、下流混为一谈,“性”学讲座已登堂入室进入小学校园。我们呼唤学校性教育尽早呈现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梁晓华.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探讨 [J].大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