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2007-12-27曾进丁

中学理科园地 2007年6期
关键词:提问情境思维

曾进丁

摘要: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铺垫性提问、迁移性提问、发散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激趣性提问和设向、启导性提问六种优化的提问方式,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提问;情境;思维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课堂提问的方式也是一门艺术,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启发式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提问才能恰到到处?怎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呢?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一、铺垫性提问,扫除思维过程中的障碍

这是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提问所联系到的旧知识,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条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授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什么?”当提出梯形中位线定理之后,继续提问能否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使本定理获证?这样提问,就使学生紧紧围绕着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积极思考,探索本定理的证明思路,于是证明的主要难点——添加辅助线就容易被突破。

二、迁移性提问,提供思维活动的导向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提问,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对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探索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结合已经学过的点与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进行必要迁移便会使得教学过程十分流畅,学生自主学习也能得到加强,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在讲“幂的乘法法则”时,首先提问学生,让学生计算(42)及(a2)3,由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不难得到:(42)3--4"-x42×42=42×3=46,(a2)3=a2×a2×a2=3×3=a6

猜想:(am)n=?学生通过观察得到(am)n=amn(m、n是正整数),然后让学生证明自己的猜想。这种提问,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获得知识和技能,从已知对象迁移到未知对象上。

三、发散性提问,培养思维活动的灵活性

发散性思维地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有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但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认知水平,提出能开发绝大多数学生思考问题且经积极思考后又能获得解决的问题。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引申性提问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例如,在讲解“求证:抛物线y=(m2+1)x2-2mx+(m2+4)与x轴没有交点?”讲这道题时,不妨这样提问,你能把本题编成求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二次三项式的值吗?这样提问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中,使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探究,从而沟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三项式和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归纳出b2-4ac<0在不同数学知识中的广泛应用。

四、探究性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讲完一个数学问题后,再追问其思路是什么,是否还能用其他方法去解决,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和广两方面发展,这种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计算(3+7)(3-7)=?学生按照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后,教师问:“本题是否还有更为简便的方法?”这一问,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激起学生急于探求简捷算法的好胜心理的涟漪,为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法则开辟了通途。

五、激趣性提问,增强思维活动的愉悦氛围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创造生动愉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例如,讲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提问:“为什么电线杆连线时(此时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而能伸缩的铁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看似闲言碎语的两三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六、设问、启导性提问,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课本知识对学生而言,潜在着许多需要加以解释、发现规律、解决课题的问题。当这些问题还不能被学生自己发现时,就不能构成教学的动力,而设问为其提供可能。

“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两项基本任务,课堂教学中的设问与启导应当为此发挥积极的作用。

怎样在课堂中灵活采取不同形式的设问、启导,主要根据有二:一是教学内容特点,二是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学生对设问的反应。由此可分为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在概念教学中的设问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澄清不同概念之间可产生的混淆。在规律教学中,设问、启导的重点是教学规律如何发现,它是怎样被抽象、概括或证明的,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例如:在讲习题已知(1-2x)7=a0+a1x+a2x2+a3x3+a4x4+……+a7x7,那么a1+a2+a3+a4+a5+a6+7=___________。分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题束手无策,其原因是没有建立函数思想,不会用变量和,f(1)函数来思考问题。我便启导学生将代数式(1-2x)看成x的函数,设,f(x)=(1-2x)7,则有f(0)=17=1=a0,f(1)=(-1)7=-1=a0+a1+a2+a3+a4+a5+a6+a7于是a1+a2+a3+a4+a5+a6+a7=-2,通过这样设问、启导,让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常见的“对不对?”、“是不是”、“能不能”等简单的发问是不可取的。而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在预估提问的效果,把握提问的“火候”的基础上,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是《学记》中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努力的方向。我想,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也应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刘兴策,姜业仁.号角[C].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提问情境思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