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时评的特长与问题

2007-12-07

新闻爱好者 2007年24期
关键词:时评舆论监督言论

楚 丽

自1998年11月初《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推出,时评在纸质媒体上大行其道、再度崛起不久,网络媒体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时评栏目,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新华网的《新华时评》、千龙网的《千龙时评》、搜狐网的《在线时评》。一时间,时评异军再起,成为各大媒体的新宠。

我国历来就有重视评论的传统。评论常常重于新闻,而时评以其反应快捷、不拘形式、观点新鲜自由、战斗力强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作为新闻传播的附属功能,观点传播是对新闻传播的延伸。时评作为观点传播、舆论引导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今天,有着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为时评的新品种,网络新闻时评和传统媒体的时评在时评质的规定性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它往往是针对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迅速及时的评说,它常常以新闻事件为由头,一事一议,不求长篇大论,而求精悍深刻,追求时效是其突出特点。时评之“时”,一为评时事,二为迅速及时。网络时评与传统媒介时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选择了承载时评的新型媒介——网络。网络媒介的特质,影响着时评的表现形态、编排方式、表达效果等,从而形成网络时评与传统媒体时评在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等方面的诸多不同。下面对网络时评在外部形态和内在功能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并对网络时评存在的一些问题作简要探讨。

一、形态特征:快速,大容量,多样手段匹配

相对于新闻而言,评论在时效性上稍显滞后,因为对新闻的解读分析、形成议论并表达出来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相对于纸质媒体而言,网络的评论算得上是“快速反应”,尤其是时评。例如在对美国的“虐囚事件”评论上。2004年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次公布虐囚照片后,5月6日,布什就虐俘事件向阿拉伯世界道歉,这才引出世界舆论的一片哗然。国内反应最快的就是中国新闻网,5月8日即发布了《拉姆斯菲尔德会不会因虐俘事件下台?》的时评,而报纸反应最快的是《经济日报》,于5月11日才发表时评《虐待战俘 人权何在》,前后相差3天。

与传统媒体的“单薄”不同,网络时评的旁边,是大量的新闻事实和千千万万网民的声音,他们的呼声和言论会“彰显”时评,如果编辑合理,匹配得当,“单薄”的时评也会显得抢眼、厚重、底气十足,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新华网的言论中,除了时评,还有《第一反应》、《观点碰撞》、《网友热评》、《刺猬台》、《媒体集粹》等其他栏目,尤其是具有“公共领域”性质的BBS和各种论坛。既可以从“民声”中发现线索,寻找热门话题,了解多数人的意见,为时评寻找最佳谈资,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舆论,形成共识,使舆论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功能强项: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

时评的特点在于时效性、针对性、思想性、说理性。这就使它除了具有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分析、提供背景、预测未来等功能之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发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有人说,网络媒体是接近媒体的最佳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网络为言论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表的公共空间,网上言论最接近舆论的真实性。

时评在发挥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时,优势在于“参与”评论,借事说理,以理服人,以理性的姿态、严密的逻辑、中肯的语言,加上时评作者权威的优势地位,来分析论证,因而在舆论引导中往往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在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同时,时评在舆论监督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新闻只提供新闻事实,言论则表达着是非判断。因此,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主力阵营中,媒体的评论性栏目总是一马当先。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等。

“舆论监督的存在,說明了政府的成熟与自信。”(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而时评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来说,网络享有较宽的言论自由度。网论观点的多元化,网民言论的随意性,网络舆论的难控性,约束机制的弱效性,都使网上言论有一种天然的批评倾向。网民经常关注那些有争议性的、揭露批评性的话题,这就使得网络时评的舆论监督分量往往大于其他媒体。

三、存在问题:视角单一,作者队伍单一

视角单一,缺少独家观点,内容屡屡“撞车”,是一些网站时评无法回避的突出弊病。一些评论的观点、视角甚至是行文结构都很雷同,虽然出自不同人之手,却使人怀疑他们在用同一个脑袋思考。至于一稿多投,相互抄袭现象,更不仅不利于问题的探讨、解决,使时评的影响大打折扣,而且不利于时评的发展。

掣肘时评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作者队伍的薄弱。观察一个阶段的时评,发现写来写去,常见的就那么“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更有一些“万金油作家”,几个套路,几种模式,什么都敢写。有分析者认为,要写好时评,“一要速度,二要文笔,三要见识,四要对信息的独家占有”(信海光《和李方抬杠:谁需要什么样的时政评论》)。而这么少的几个作者,又要快,又要好,量和质就很难兼顾。

时评要求的思想和深度是建立在长期关注、深入思考、高屋建瓴的基础之上的,急功近利和闭门造车是写不好时评的。因此,吸引大量的网民参与时评的创作,或者彻底拓展时评的外延,把所有关于时事的评论都归入时评之列,充分发挥网上言论的优势,允许争论,观点多元化,作者多层化,利用网络的优势,用“两面理”甚至是“多面理”来重构时评的精神实质,这才是网络时评的制胜之道。

(作者单位:郑州日报社)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时评舆论监督言论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他们的言论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