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经济新闻话语方式

2007-12-07韩永青

新闻爱好者 2007年24期
关键词:语态新闻学经济学

韩永青

在今天的新闻学教育中,专业化教学理念已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即新闻学专业不仅要训练学生有娴熟的新闻操作技能,还要促使学生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运用到新闻业务中。以经济领域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类报刊和栏目迅速增长,必然要求学生将来能用经济学的专业眼光去分析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写出专业化的经济新闻。因此,在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中,尤其是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上,要逐步建构基本教学范式,最终使学生确立经济新闻的话语方式,强化经济新闻写作的训练,为学生未来能从事经济新闻工作提供保障。

现实操作的想象:渗透经济新闻意识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进行经济新闻教学时,教师要首先给学生勾画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新闻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图景,使他们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想象过程,产生学习经济新闻的意识与动力。在课程开始时,学生需要了解经济新闻的重要地位,还要理解大量的经济新闻报道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就会使对经济新闻一知半解的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要。

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认清目前经济新闻发展的现状,认识到现在某些经济新闻记者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素养缺乏使得在采访时缺乏新闻嗅觉,不能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写作经济新闻时总是停留在浅层次的低水平描述上,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前瞻结论,在编辑经济新闻稿件时,有些编辑对记者的优秀经济报道掂量不出来,把好的经济报道当作一般性稿件编排处理,使其发挥不出應有的作用”。①还要充分认识到由此导致的我国经济新闻中有效信息不足、专业性不强以及可读性差等问题。由此,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压力感和紧迫感,由学习需要进行积极的想象,很快产生学习经济新闻的期待。

从另一方面讲,教师需要推荐学生阅读传记、教材和作品等作为辅助学习材料,促使学生由学习期待转为具体的学习行动。

话语方式的渐变:“翻译”经济学知识

从经济新闻涉及的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报道、中观经济报道、宏观经济报道、国际经济报道以及其他经济报道,而这些经济报道又对应着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各类经济新闻之间话语方式会略有不同,但所有专业的经济新闻都应该依据经济学知识和原理去读解。因此,学生逐渐学会用经济新闻所特有的话语方式去写作将是《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在写作经济新闻时,如果一则经济新闻中经济学术语随便乱用则会漏洞百出,难免要贻笑大方,因此恰当选择和准确运用经济学术语是训练学生建构经济新闻话语方式的重要目标。有学者认为,经济新闻有三种语态,即信息性语态、专业性语态和文化语态②。从写作文本建构的角度看,难度逐级提高。信息性语态适合于经济新闻事件与经济新闻现象的简单描述,学生学习了一般的新闻写作原理和经济学常识即可写作;专业性语态具有特定的叙事模式和术语,针对高层次阅读的受众,需要学生在谙熟经济学专业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对经济新闻事件和现象有效整合并进行宏大叙事;文化语态强调经济新闻的大众化阅读,是专业化核心与故事化叙事的有机融合,也是消费主义文化挤压严肃现实的独特反映,不仅需要学生准确使用经济学知识,而且要理知大众的消费文化心理,做到对专业化进行程度不同的解构,展开通俗化写作。

数字描述和数理统计是经济新闻语态的呈现方式之一,因此,研究并使用精确新闻学是学生建立经济新闻话语方式的重要方法。由于历史文化的关系,国人善于利用文字叙述和描写事物,而不善于利用数字去表达事物的逻辑。今天的媒体阅听是“分众话“的时代,也是讲求效率的时代,而精确新闻学的运用是提高大众阅听效率的有效保证。这就要求在经济新闻写作教学中,学生要用科学的社会观察方法采集和报道新闻,把“事物、人物、行为或态度采用数字来表示,然后进行分析”。③

典型图景的重现:解读重要经典文本

学习经典新闻的文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经济新闻写作的重要任务。经济新闻的文本结构虽然和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法制新闻等有很大区别,但其基本框架是相同的。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经典新闻文本的内部结构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入手,找出经济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别的共同点,学会经济新闻的一般叙事方式,建立思路清晰的经济新闻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有步骤地找出其与其他新闻的不同之处,以期和其他新闻类别形成对比。

经典经济新闻不仅体现职业记者娴熟的报道技术,而且显示其相对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因此要做到“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手段和实践的结合,注重以专业眼光去陈述、分析经济运行的活动事实,力图反映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有一定深度”。④面对广大普通受众,还要求“把经济理论灵活地运用于经济新闻当中,把经济理论还其本来面目,用以深入浅出地解释经济现象”。⑤这样就会使学生进一步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记者的差距,促使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不断改进经济新闻的话语方式提供基础。

理论阐释的转化:实施课外辅助训练

课外辅助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新闻写作技巧、理解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与术语时,先学习写作简讯和消息,在充分掌握经济学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学习经济通讯和经济深度报道的写作。经济新闻也包括很多具体的类别,如财经新闻、汽车新闻、股市新闻等,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先能够写出反映一般经济规律的财经新闻,再过渡到专业性更强的汽车新闻以及股市新闻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比较不同类别经济新闻的共性和差异,达到写作技巧的熟能生巧和融会贯通。

由于目前“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习锻炼不能突出经济新闻专业特色”⑥,因此要为学生设置作品发表的出口,提高课外辅助训练质量。一是教师组织建立经济新闻学习论坛,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成果;二是要利用校内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平台,建立实习基地,使他们的学习成果外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利用校外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请校外记者和编辑定期做经济新闻写作讲座,并把学生作品中的优秀部分向媒体推荐发表。这样就形成了课外辅助训练的规范机制,为经济新闻的理论教学提供强大支撑。

范式弥合的动力: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经济新闻的专业化教学是改变传统《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模式的积极尝试,也是增强其教学效果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这种专业化细分教学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教学管理部门尤其是教师要有效整合各个阶段,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使其成为一个运行顺畅的经济新闻教学机制。

在传统的新闻学教育中,课程设置只注意到了课程之间大致的逻辑联系,而忽视了课程之间的系统化关系,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要保证经济新闻的教学工作,就必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做配合,学生在经济新闻的写作实践中,就能更加体会经济学的用处,加深对其理论的理解,为写出更好的经济新闻打下基础。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持续改进经济新闻教学质量的关键,有关教学管理部门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活动,融合经济学与新闻学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的经济新闻思维水平。但是目前新闻学专业大部分教师是中文或者新闻科班出身,部分是刚从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由经济、财经或管理类专业转来的或者从媒体聘请的兼职教师较少。专职教师对经济学专业是外行,讲授经济、财经、工商管理类的教师又不熟悉新闻学,而兼职教师又难以融入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办好经济新闻学就必须从教师的知识重建入手。一是现有教师要求到媒体兼职解决实践能力问题;二是新教师的本科学历要求具备双学位资历;三是聘请固定的兼职教师融入教学队伍;四是高校与媒体形成教学与实验的双向基地”。⑦

在新闻学教育中,专业化细分教学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经济新闻的教学和研究。在成熟的教学范式中,使经济新闻的话语方式通过教学策略的安排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不仅是提高新闻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未来我国经济新闻事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文理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王延雄:《经济新闻人才问题探析》,《新闻知识》,2005(10)。

②④蔡敏:《经济新闻的策划、报道和话语策略》,《新闻界》,2006(2)。

③李法宝:《新闻传播方法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李砾:《经济新闻的多样化视角》,《新闻界》,2006(5)。

⑥李程骅、李平:《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4)。

⑦米万锁:《浅论经济新闻写作人才的培养》,《写作》,2005(21)。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语态新闻学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媒介技术论”语态下的宗教形态与传播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经济学
动词的时态、语态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