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者的提问技巧
2007-12-07向荣慧
向荣慧
一次成功的采访,提问的方式不但要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提问,问得巧妙。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深挖内涵,升华主题。
在采访中,有时因为提问得当,被采访者能把记者想了解的情况说到、说透,反之,则叫被采访者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提问是有技巧的,而不是信口开河。有人把提问比喻为一部钻探机,正是通过记者敏捷的思维以及恰如其分的提問,把现实生活中无比丰富的新闻从采访对象的谈吐中挖掘出来,并且尽可能详细地、生动地表述出来。
著名记者柯天曾说:“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只可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为了保证整个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记者必须注重提问的技巧。
首先,提问要具体。郭沫若早在1938年就曾对访问他的记者说过:“要随便一点,最重要的是不要把问题提得太大。”像郭老这样的人物,都提出这样的要求,更何况一般的采访对象呢?任何事件都是复杂的,都有形成、发展、结束的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采访对象就会摸不着边际,不知从何说起。如“最近怎么样”、“忙不忙”等,面对这些不具体、不实在的问题,采访者的回答往往也是简单笼统的。因此,记者在提问时就应该将一个大的、总的问题破开,化成若干个具体问题,一个一个细细地问清楚。
2002年,新疆石河子市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而这一荣誉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在采写《石河子——新疆兵团的绿色明珠》时,首先确定了采访对象,即几个为石河子城市建设立下功勋的人物。其次,针对不同人物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比如在采访师景岳老人时,因为当年他是设计科科长,于是我问他“石河子当时的设计是按什么意图规划的”、“当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等,这些都是当年设计和施工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这勾起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他兴奋地拿出地图给我指点着、讲解着,不仅让我得到了采访所需要的素材,更让我对石河子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采访第一代园林工人王效英时,因为她是具体的实施者,石河子的许多树种都是由她亲自引来的,因此我的提问更具体。比如“当时作为一名女孩子,为什么选择园林这一行”、“新疆的气候不如内地,怎样让内地的树木在新疆扎根”、“什么事情让你最难以忘怀”。由于整个采访到位,写起来就比较顺手,作品也得到了专家和听众的好评。
其次,要问得精彩、精练。既要提到点子上,又要问得准。要根据采访的目的,提炼出若干个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采访专家、学者时,更应有深度,这样才能激发对方的谈兴,启发对方思考一些问题,使对方有思考的空间,答得才有深度。我在采写《八棉纺出天然彩色棉纱》时,要采访这个集团的总工程师李永新,他是纺织行业的专家,如何让他多说,并且说出有新意的东西,我就先让他讲种植彩棉的情况,当他兴致正浓时,我问道“用彩棉纺纱与普通棉纺纱有什么区别”,随后我又紧接着问“用彩棉纺出的纱有市场前景吗”,这一下调动起了李总的谈兴,然后说出了这项成果的意义,“这个新产品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产业升级”,这又使这篇文章得到了升华。
此外,提问要捕捉典型事件。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典型事件而总是泛泛而谈,听起来往往是平淡无味。所以,在提问中要善于抓住有代表性的事例,步步深入。我在采访常年义务照顾三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的缪新丽时,老人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们买了一车煤,车到的时候已经是下班时间了,院子里已没什么人了。而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足45公斤的小缪硬是凭蚂蚁搬家的毅力,干了六七个小时,一个人把这车煤全部搬进了院子。这不仅使听众对缪新丽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更使文章增色不少。
另外,做记者还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即兴提问。事态往往是发展变化的,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有时可能会在被采访者的回答中发现更好的新闻线索。在采访雷锋生前战友郑恩庭时,他说,在新时期更应该学雷锋精神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这是一个新的提法,我马上追问为什么。于是,他谈了自己的想法,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听众强烈的反响,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正是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所要学习的吗?
综上所述,一次成功的有深度的采访,记者不仅要提问得巧妙,更要灵活提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到最理想的材料,才能写出有内涵有深度的文章。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市广播电视报社)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