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陵革命新闻出版概要

2007-12-07刘志勇

新闻爱好者 2007年24期
关键词:茶陵县茶陵报刊

刘志勇

茶陵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在井冈山的斗争及后来的革命事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27年11月28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在茶陵成立,茶陵还有“湘赣革命根据地模范县”之美誉。在人民武装、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新闻出版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自1921年到1949年,先后创办了10种报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刊物有《自治周刊》、《农运周刊》、《开明日报》等。这些报刊的出版发行,推动了茶陵老区革命事业的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茶陵革命出版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并有迹可寻的珍贵报刊有如下6种。

《雅言》:1921年创刊,三日刊,石印。刘澹、周庭藩等在他们创办“茶陵私立甲种师范讲习所”的同时,编辑出版了《雅言》,这是民国年代茶陵办得最早的一家民办报纸,主要宣扬维新自治。报社由刘澹任社长,周庭藩、肖光国先后担任主笔。

直到1924年“私立汇文中学”创办后,两个学校形成门户之见,经常在报刊上展开争辩,针锋相对。1926年,县长王化桂应陈应炳等的要求,以阻挠进步为由,将刘澹、肖光国逮捕入狱,《雅言》停刊。

《自治周刊》:尹任、陈应炳等在创办了“私立汇文中学”后于1924年创办该刊,由陈应炳任社长,王友德(王友德:茶陵人,中共党员,另任进步报纸《洣声》编辑,1927年南昌起义中牺牲)任主笔。陈应炳是当年茶陵农运领导者之一,王友德是当年茶陵工会的负责人。《自治周刊》是以宣传工农运动为宗旨,他们以办报为阵地,大力宣传工农运动,与《雅言》形成对立,是“国民党左派”(尹任、陈应炳等均属国民党左派)对抗“甲师派”的重要工具,先后共有4期问世。

1927年,“马日事变”后,汇文中学的进步人士遭通缉,陈应炳流亡南洋,尹任也远走他乡,《自治周刊》随之而终。

《农运周刊》:1927年2月下旬,茶陵县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目的是迅速培养本县的农运干部,以推动茶陵农民运动深入发展。同年5月2日,创办《茶陵农运讲习所周刊》(即《农运周刊》),刊定为石印,周刊,每周日出版,由罗养真负责,谭调元参与排版。其宗旨是“灌输农友知识,领导农友革命”,唤起农民的觉悟,宣传农民运动。《农运周刊》第一期刊登了《总理遗著》、《发刊词》,刊登农运消息,这些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后因形势突变,仅有4期问世,其中第一期现存于茶陵县革命纪念馆。

《茶陵实话》:1932年1月创刊,是中共茶陵县委机关报,油印,4开4版。因处革命战争环境,未能定期出刊。现仅存第三期,1932年4月24日出版,存于湖南省博物馆,共登有3篇文章,分别是潘祖浩的《肃清目前党内几点不正确的倾向》、曾毅之的《切实执行新的工作方式的建立》和段苏权的《建立党与团正确的关系》。

《茶陵列宁青年》:1932年5月13日创刊,16开,油印,是共青团(少共)茶陵县委团报。少共茶陵县委重视对团员青年及少年进行政治训练和文化知识的灌输,1932年开办团训班(列宁青年学校),并编印《茶陵列宁青年》,指导团的工作,向广大青少年宣传革命理论,报道好人好事,交流工作经验。据创刊号《<茶陵列宁青年>的任务》一文宣告,它的任务是:“执行团领导方式的转变,传达国际和四中全会及省委的正确路线,接受党的政治领导和执行党的中心工作,发动团内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帮助执行新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收集团内外的斗争和实际工作的经验,很具体浅显地给下级团部一切工作的指示,而成为团的工作及青年群众工作的领导者,成为扩大团在青年群众中影响的有力宣传者和青年群众的组织者。”

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茶陵列宁青年》只有两期问世,第二期是1932年5月26日出版。第一期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馆,第二期已逸。

《开明日报》:1939年8月13日在茶陵创刊,由当时湖南政界名流刘岳厚任社长,中共地下党员黎澍任总编辑。报社社址设在米江书院附近刘家祠。《开明日报》坚持抗日、民主、进步的宗旨,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以及其他各爱国民主力量的抗日主张,热情讴歌抗日英雄事迹,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暴行及其反动本质,强烈呼吁全国人民团结战斗,一致对外,所发表的文章及言论,都有进步意义。

因为茶陵交通不便,发行困难,1939年冬,《开明日报》迁往衡阳,继续出版。1941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为控制舆论、排斥异己,由中央宣传部以“言论荒谬”的借口勒令停刊。

除以上6种报刊以外,茶陵还出版了4种革命刊物,分别是进步革命报刊《洣声》、《光明周刊》、《红报》和《茶陵红军》,这几种报刊已逸,概莫能详之。

另外,1928年创刊的《茶陵民报》宣传“三民主义”也具有一定的革命精神,1932年也曾因为针砭时弊,揭发茶陵县长佘屿克扣“挨户团”的军饷遭查封。但《茶陵民报》总体上仍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机关报,是国民党的喉舌,以宣传国民党的政策、法令为主,破坏和阻挠进步革命思想,有极大的局限性。

还有一些书籍的出版、各式各樣的墙报等对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宣传革命思想、指导革命事业也起过积极辅助作用,如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自编出版的《我们的责任》、《新三字经》等,通俗易懂,内容丰富;1929年中共茶陵县执行委员会印制的《共产党组织根本原则》等。

除此之外,湘赣省和中央苏区的报刊,如《湘赣红旗》、《红色湘赣》、《列宁青年》等对茶陵宣传工作的开展也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茶陵现代革命新闻出版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一、报刊是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团体宣传各种革命主张、扩大影响、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也是与落后、反动报刊展开舆论斗争的阵地,正如列宁指出:办报的目的是使报纸成为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

1921年的《雅言》主要是宣扬维新自治,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后的《自治周刊》、《农运周刊》则宣传工农运动;《茶陵实话》和《茶陵列宁青年》都是向人民群众宣传正确的革命思想,纠正错误观念,号召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革命斗争服务;《开明日报》创刊,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中日战争也早已白炽化,该刊则主要是宣传抗日,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对外。

二、内容方面都能紧密配合当时的形势,为当时的革命斗争服务,反映和引导当时的革命舆论。

《农运周刊》第一期便刊登了《总理遗著》和一系列农运消息,指导人民群众认清革命形势,更好地开展农民运动。《开明日报》创刊于抗日战争白炽化的年代,积极宣传抗日、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抗日是其核心内容。

《茶陵实话》中的3篇文章均是当时我党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肃清目前党内几点不正确的倾向》主要是针对反动派的反攻,部分党员出现了种种错误倾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予严肃批评和正确指导;《切实执行新的工作方式的建立》则主要针对当时新的工作方式建立不到位、形式主义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最后一篇《建立党与团正确的关系》则主要是针对当时党团关系混乱的局面提出的规范性指导思想,维护党团的紧密关系,又保持相对独立性。这些适时的文章,对搞好党的建设、团结革命队伍、更好地发动群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对我们今天党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各种革命刊物宣传主题的不断变化,也反映了我国革命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三、从报刊的形式上来看,除《开明日报》使用了木刻画以外,其他报刊基本上是属文字内容,排版也是较生硬,编排形式与书籍并没有什么区别,简单排列内容,版面没能成为报刊的一种独立性工作。一方面使报刊缺乏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在茶陵山区,以不识字的农民占绝大多数,纯文字内容给广大农民造成了阅读障碍,同时,绝大部分报刊发行量仅在300份以下,这都影响了报刊传播的速度和新闻宣传功能的发挥。

《开明日报》使用了木刻画,形式新颖,编排形式多样化。《开明日报》在茶陵时,由木刻家李桦和木刻家温涛合作,出过副刊《抗战木刻》和《诗与木刻》,共9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年底,他们合刻了两幅《抗战门神》,每幅4开纸大小,由黎澍题字,红黑套色精印,随报附送,除夕前,几千份“抗战门神”散布湘东、赣西各地。1940年元旦,茶陵街上店铺,家家都在门上贴有象征军民合作的“抗战门神”木刻画,为当年的春节增添了浓厚的抗战气氛。从形式到内容,为茶陵当时其他报刊所不能及,很受读者欢迎。

画报作为报刊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生动形象,含义深刻,便于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农民阅读理解,在江西苏区很受群众欢迎,但在茶陵县的报刊编辑中没能得到及时的推广和运用。

四、绝大部分报刊没有固定的办报经费,且受反动当局的种种限制,生存境遇堪忧,出版时间不长。

大部分社会团体或党派筹到一些经费便开始出版,经费用完,报刊难以维系,一般半年至一年便自动停刊了,《农运周刊》只出了4期,《茶陵列宁青年》仅出了2期。

所处时代、办报的宗旨和经营的理念等原因,报纸内容均没有广告,没有后续资金来源,加上发行不力,也是导致办报经费紧张,常常青黄不接而不能长期出版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报刊难以长期出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报刊的种种限制和摧残。省会长沙早在1919年7月14日创刊的《湘江评论》,由毛泽东主席主编,当第五期未及发行就全被查扣。1930年12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正式颁布了《出版法》,对报纸、杂志、书籍及其他出版物的限制无不涉及,对有关于党议或党务事项更是控制甚严;1931年10月,国民党政府又颁布了《出版法施行细则》25条;1932年11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又有《宣传品审查标准》的公布,在这个《审查标准》中,规定凡是宣传共产主义,便被认为是“反动”;凡批评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要求抗日者,便被认为是“危害中华民国”;凡对国民党政府有些微不满的,便被认为替共产党张目,一律严予禁止,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再加上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印刷统制、纸张统制、邮运统制、阅读统制,在这些种种规定的限制下,即使经费充足,进步刊物也难以顺利出版,宣传抗日的进步刊物《开明日报》在坚持了两年之后便遭查封。

另外,报社设备简陋,印刷及通信器材全无,也没有专业性的编辑人员,纸张是薄型土纸,用石印只能单面印刷,出版日期一般是三日刊,有的是五日刊、周刊、旬刊,甚至是不定期出版。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报刊的发行量和影响的范围。

茶陵的革命新闻出版事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报刊唤醒广大民众,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民族救亡运动中;传播了革命理念,培养了一批革命志士,推动了茶陵革命事业乃至全国的革命事业不断深入发展。

(注:本文的写作得益于茶陵县档案史志局提供的一系列资料,特别感谢该局彭东明局长和谭旭光副局长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湖南省茶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茶陵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

2.胡涤非:《茶陵人民革命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3.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新闻出版志·出版》,湖南出版社,1991年。

4.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新闻出版志·报业》,湖南出版社,1993年。

5.胡昭镕:《湖南革命出版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中共茶陵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茶陵党史丛书》第三辑,内部发行,1991年。

7.茶陵文史委員会文史学习委员会:《茶陵文史》第一辑,内部发行,1986年。

8.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9.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年。

10.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

11.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丙编),中华书局,1956年。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茶陵县茶陵报刊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
百强报刊
陈罗英:茶陵唯一完成长征的女红军
茶陵又有一条高速公路即将动工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人工影响天气在茶陵县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最美“茶陵牛”
最美“茶陵牛”
茶陵县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效应模型研究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