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十大假新闻”
2007-12-07马丽玮
马丽玮
新闻报道应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应遵守的共同准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变革和调整,由利益诉求带来的新闻失实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近些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些新闻记者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而假新闻的出现则正是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缺失的突出表现。自2001年起,上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评选出中国十大假新闻,这些“上榜新闻”所涉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科技、娱乐等多方领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由于这一评选活动而引起的一波又一波新闻官司或扬言要打的官司也早已不成”新闻”。本文将透过历年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来分析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提高报纸发行量,开始刊登有炒作价值的新闻。这些新闻多是“争奇猎怪”之作,而正是这样的一些新闻,“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从传播学角度看,受众并不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报纸上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吸收。假新闻是报纸向读者献媚的产物,其出现反映了一些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出于利益追求对某些受众潜在的低级趣味需求的盲目迎合。2006年《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中,有将近一半是关于娱乐、奇闻怪事之类的软新闻,如《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标题中的“抄袭”、“五胞胎”、“儿童残肢”等关键词正迎合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这也使得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迅速飙升,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令人“咋舌”、“离奇”的假新闻也往往得到其他媒体的纷纷转载,以讹传讹,越编越没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效应。
另一方面,新闻报道屡屡失实的原因与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与业务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密不可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有些记者对一些事件道听途说,不去很好地核实,缺乏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踏实作风;有的还捕风捉影、添枝加叶,夸大事实真相,缺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求真求实的态度。如某报刊登的关于《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的失实报道,其症结就在于记者在采访时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认真核实细节情况,而是道听途说,主觀臆测,看到残肢等,就联想到肢体被煮熟,并对事件进行定性,推断是一起杀人碎尸案,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再如《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这一假新闻,就是作者完全听信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未能进一步作认真细致的核实便匆匆见诸报端,酿成大错。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媒介日趋规模化、集团化,规模日益扩充。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由于新闻行业门槛降低,许多没有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非新闻专业人员也加入到记者的行列,形成了新闻从业者业务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闻失实。譬如《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这一虚假新闻,根据生物学常识,往西瓜里注水或注射红药水不可能使西瓜的颜色变得更鲜艳,相反还会造成西瓜很快腐烂并带有异味,反而不利于销售。但就因为记者缺乏这种基本常识的储备,从而导致一条假新闻的出笼,给瓜农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而像《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这类社会新闻则太容易造假。无非是任意取个名字,再胡乱编造出一个耸人听闻而且读者都感兴趣的故事。经证实,这则报道是由一名研究生根据一女生在无意闲聊中透露出其父一直喜欢吻她,给她带来烦恼,从而进行添油加醋,捏造而成的。这些传说、小道消息在经过新闻传播各把关人时往往畅行无阻。据悉,在编发假新闻《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时,编辑尽管也想到了核对,但不是向当事人、第三方求证,而是向作者求证,这种流程不合审核规范。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还会严重损害媒体公信力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如同品牌反映企业的文化,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折射出媒体的存在价值。当今我国种种新闻失实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传媒的真实性和公信力,令人堪忧。诚然,杜绝虚假新闻,既要依赖新闻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行业从业规范的约束,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即新闻法规。我国快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在呼唤一部专门的新闻立法、呼唤一部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来惩处假新闻的制造者,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近来炒得沸沸扬扬的“纸馅包子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新闻造假者”訾某由于恶意制造虚假新闻、欺骗受众受到了法律的惩治,尽管大众对于这一判决莫衷一是,相信这一事件将给新闻造假者敲响警钟,也将为我国新闻事业呼吁立法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借鉴。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编校:杨彩霞